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 ”中1070万吨钢指标是如何出炉的?

  “高指标”、“浮夸风”,是“ ... ”运动的一个特征,然而,这并非是 ... 一人之过。

  “ ... ”运动中出现各项“高指标”,貌似都是 ... 的责任。细查他在杭州会议、南宁会议、成都会议中的讲话,他批评过“反冒进”,说过“赶超”,说过“要鼓干劲”,但并没有要求提出过高指标或类似的话语。实事求是地说,对于超级产量的诸“卫星”,他不是始作俑者,但在南下视察中发现了,质疑过,而没有制止。而那些遥不可及的“高指标”(主要是1958、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和二五计划指标),则不是他本人提出来的。后来在庐山会议中, ... 也曾说过,钢铁产量翻番是他提出来的,错误应当由他负责。这大概是与他最直接和有关系的“高指标”吧。

  然而,就是这个钢铁“高指标”,细查它是如何提出来的整个过程,却可以看出 ... 的“无辜”——不过是他勇于承担责任而已。

  在全国各地到处是一片火热的情绪氛围下,1958年8月17日至30日,中央 ... 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主要讨论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以及当前工业、农业、农村工作和商业工作、教育工作和加强民兵工作等问题。为此, ... 列了一个大提纲,要讨论的17个问题包括:(1)明年、五年经济计划问题,(2)今年铁、钢、铜、铝问题,(3)明年农业问题,(4)明年水利问题,(5)合作化问题,(6)今年商业收购和分配问题(包括今年粮食处理),(7)教育问题,(8)干部参加劳动问题,(9)劳动制度问题,(10)570万人去边疆问题,(11)技术保密问题,(12)国际形势问题,(13)今冬、明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14)协作问题,(15)深耕问题,(16)肥料问题,(17)民兵问题。

  这次会议由中央 ... ...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以及 ... 各有关部门和党组负责人参加。由于各地日渐狂热的情绪,使得会议出现极为乐观的情绪。结果,会议对1958年的经济形势作了不切实际的估计,确定了一批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要求1958年钢产量翻一番,达到1070吨。

  对钢指标,在会议的第一天, ... 在谈到会议要解决的17个问题时,说:“钢由五七年的530万吨翻一翻,达到1100万吨,有完不成的危险,中心问题是搞铁。现在都打了 ... ,发动了,可是还要抓紧些,要回 ... ,要保证。”但在会议后期,对各项“指标”都已定调。眼看会议就要结束,把握全局的 ... 却对这个高指标不放心了。

  他又把几个省市的负责人和冶金工业部负责人找到小会议室,一起开会。冶金工业部 ... 王鹤寿、副 ... 刘彬和办公厅主任袁宝华和各钢铁大省、市许多负责人都参加了这个“小会”①。

  在会上, ... 详细地询问钢铁产量1070吨这个数字到底可靠不可靠。由于不放心,他采取的方式是一个人一个人地问。他首先问上海市副市长马天水:“行不行?”

  马天水说:“可以。”

  接着,他问安徽鞍山 ... 赵敏:“行不行?”

  赵敏说:“可以。”

   ... 又问武汉 ... ,也说行。他又问太原 ... (他那里有个太原钢铁厂):“行不行?”

  太原 ... 姓麻,说:“可以。”

   ... 开玩笑说:“你姓麻,隋朝大将有个麻叔谋,与你有什么关系?”

  麻书记回答后, ... 言归正传,一个一个地询问主要钢铁基地包括重庆、北京、天津、唐山、马鞍山的相关负责人,大家都说行。问到冶金部副 ... 刘彬时, ... 说:“你这个模样我好像见到过。”

  刘彬告诉说:“我是刘英的弟弟。”

  刘英是张闻天的妻子,是 ... 的老熟人。 ... 说:“怪不得眼熟,你管什么?”

  刘彬说:“我管生产,我是冶金部副 ... 。”

  “就看你拿主意啦。” ... 说。

  刘彬回答说:“可以,我们都作了计算啦。”

data-filtered="filtered" 袁宝华

  袁宝华在冶金工业部具体分管主要管建设和计划,对这样过高的指标自然心中有数,用他后来的回忆说,此时的心情是“心里打鼓”。他估计 ... 也会问到他,只得作些准备。随后, ... 果然问到他:“你做什么呢?”

  “我先在东北工业部,后来去苏联谈判,回来在钢铁局。”袁回答。

   ... 说:“你是经常接触基层的,你说究竟有没有把握?”

  “冶金工业的生产,从矿山、冶炼、轧制到机修、运输等等有十个环节,我们树了十面红旗(先进单位),只要十面红旗能站得住,他们的经验能够推广,我看有希望。”

  袁宝华讲了“十面红旗”, ... 很注意听了,他虽然“心里打鼓”,但也没直接说出行不行,这样的“提醒”自然不能算是提醒。接着, ... 问到了钢铁“大总管”——冶金部 ... 王鹤寿。王鹤寿说:“主席只要下了决心,我们可以动员全国的力量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认为,实现这个目标是可以的。”

  此时已是8月,到年底只有五个月时间。有疑问的没疑问的,都赞成这个目标。最后, ... 问到了 ... 副 ... 兼国家经济 ... 会主任 ... 。 ... 的回答是:“主席,我建议把‘1070’登报,登报以后,大家都看得到了,义无反顾,就会努力奋斗。”

  “这是个好主意。” ... 说,“根据你们刚才讲的,不是1070吨,是1100多万吨,发表1070(上年是535吨,翻一番是1070吨),那我们兜里还装有几十万吨。”

   ... 于是交代会议秘书说:“马上通知胡乔木,明天见报。”

  这次会谈,足足有两个钟头。他提出了钢产量,不放心,所以专门开会再次进行研究,结果大家都说行,所以他也相信了,并按照 ... 的建议在报纸上发表。

  随后,他对副 ... 陈云说:“1070吨,看来还是可以的。”

  陈云却不放心,专门找王鹤寿和袁宝华去谈了一次。

  “究竟怎么样,你们算个细帐给我,毛主席那里不能算细帐,在我这里你们算个细帐。”陈云说。

  袁宝华把陈云要求的数字、现有的基础能生产多少、新建小高炉有多少、能生产多少,生产能力都打了折扣,再把原来炼钢设备能生产多少,新建小转炉能生产多少,按公认能力打了折扣算,时间还剩下5个月则按4个月算。算了细帐后,他的结论还是“行”,于是质疑的陈云也认为,这个数字是有希望的。

   ... 对这个数字似乎还是不放心,又找陈云谈话。陈云告诉他说:“我与冶金部的同志算了细帐,看起来是有希望的。”

  陈云为人谨慎,说话一向很慎重,此句“看起来是有希望的”其实就是“完全可能”。这样,1070吨钢铁指标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若干之后,袁宝华回忆此事说:“这一次毛主席的谈话给我的深刻印象是,他对于重大问题抓得很细,一个人一个人地问,在场的一个不落。实际上汇报假情况的责任在我们,分明不行,却拍着胸脯硬说行,后来 ... 在批评这几个 ... 时就讲这一条。1070有个背景,就是1957年莫斯科会议后,毛主席窝了些火,要超英赶美。那时说,你苏联比我们强大,你超过美国去,我们选的对象是超过英国。 ... 前,毛主席做了一系列解放思想的工作。他提倡敢想敢说敢干,同时又说要一切经过试验。毛主席讲了两条,不是一条。现在大家只说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干,忘了毛主席说的一切经过试验,是只讲一面。”

  这就是北戴河会议确定1070吨钢铁指标的真相。

  这个1070吨钢铁指标是不切实际的。而这个数字也不完全是 ... 在会议第一天提出来的。6月6日,冶金工业部 ... 王鹤寿在给 ... 的报告中说,我们找林铁商谈了华北区的钢铁建设问题,他们原来的计划较小,商谈结果,认为争取明年底达到生产能力800万吨是可能的,我们两方面都有信心争取完成这个指标。这两天我们在研究有色金属工业的规划,9日以后冶金部党组的同志分头到各区去,协同各省市采取措施。我们有极大信心完成和超过现在预定的指标。

data-filtered="filtered" ...

  6月17日, ... 就1958年国民经济形势和1959年的经济发展向中央 ... 写了专门汇报性报告。其中说,1959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除电力外,都将超过英国的生产水平。 ... 批发报告时,将题目改为“两年超过英国(向 ... 的报告)”。

  21日,冶金部党组关于产钢计划呈送给 ... 和 ... 报告。其中说,华东区提出争取明年华东区钢的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建议指标。根据这一指标,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又将进入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和华东区的同志研究了争取明年达到生产能力800万吨的措施,同时其他各大协作区也在最近分别召开冶金工业的规划会议,研究各大协作区明年及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指标。从各大协作区会议的情况看,明年钢的产量可以超过3000万吨,而1962年的生产水平则将可能达到八九千万吨以上。目前冶金部正用全力协同各区,共同组织设计、设备制造以及技术力量的培养等项工作。

   ... 于次日批示:“小平阅。1962年,可产6,000万吨钢。”6月27日,他作了两个批示:(1)“此件发给各大协作区,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各中央 ... ,中央各部委,中央国家机关各党组, ... 会议各同志。”(2)“刘邓阅发。各省市用电报发去。 ... 会议,请克诚印发。”

  刘,指 ... 。邓,指 ... ,克诚,即黄克诚,时任 ... 中央 ... 秘书长。

  可见, ... 在北戴河会议第一天提出的钢指标是在冶金部多次认为华北区能达到800万吨,全国能达到3000万吨钢铁的数字上,且批示给中央和地方众多高级干部阅看后没有异议的情况下提出“翻一番”的。

  作为国家重大政策的决策人, ... 不可能把基层的任何情况亲躬弄清楚,只能根据各个部门提供的情况和其他负责人意见进行民主和集中来决策。这个数字,不是他摸脑壳想出来的,完全符合一般的决策程序。其他高指标的制定,也基本上是这个程序,是由各主管部门提出来的。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发现“高指标”出了问题后, ... 没有回避自己的领导责任。除在庐山会议上,他主动承担钢铁指标失误的责任外,还在党内通讯中提出,基层干部犯了浮夸、共产、平调这些错误,他本人要负责任,为此写出检讨书,要求发到全党。最后 ... 压下没有发。

  在西楼会议上, ... 说:“毛主席的威望不是他个人的,而是全党的,毛主席写了检讨,发出去有好的影响,也有副作用,以不发为好,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纠正。”

  但 ... 没有就此而心安理得。1961年在七千人大会上,他当着中央、省市、地委和县四级干部、7000多人承担责任,再次作了自我批评。有意思的是,尽管高指标的出炉很复杂,责任涉及许多干部,但在 ... 去世后否定“ ... ”时,有人把1070吨钢指标的责任全部推到 ... 一个人身上。作为当事人之一袁宝华后来站出来,中肯地说:

  “这一次毛主席的谈话给我的深刻印象是,他对于重大问题抓得很细,一个人一个人地问,在场的一个不拉。实际上汇报假情况的责任在我们,分明不行,却拍着胸脯硬说行,后来 ... 在批评这几个 ... 时就讲这一条。

  ……

   ... 前,毛主席做了一系列解放思想的工作。他提倡敢想敢说敢干,同时又说要一切经过试验。毛主席讲了两条,不是一条。现在大家只说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干,忘了毛主席说的一切经过试验,是只讲一面。

  1958年8月初毛主席去北戴河召开的这次座谈会,我印象非常深刻。后来冶金部的同志坐下来作检讨,我说,大跃讲问题,是我们在那里唬弄毛主席。农村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工业也是这样。鞍钢的党委书记就写了一首诗登在鞍山日报上:‘人有多大胆,钢有多大产,坐八百,看一千。’现在鞍钢生产八百万吨不成问题,但三十年前坐八百看一千,确实有些浪漫主义。”

data-filtered="filtered" 谷牧

  对此,前副 ... 谷牧有如此回忆——1959年“7月21日上午, ... 主持召开全体会议……周 ... 语重心长地讲了一段话,使我们的心灵深为震撼。他说:‘主席对大家的谈话,有时是启发性的,有时是征求意见性的。大家听到以后,不加思考,就以为件件都是主席的决定,就照样传达执行,这样一来,以后主席就不好随便给大家谈话了,那主席的日子还怎么过法?见了面只好今天天气哈哈哈,或者只有考虑成熟了,一开口就宣布命令。那党内还有什么民主呢?!这实际上等于封锁主席嘛!’接着,他又指出,去年的1070万吨钢,本来主席是提出来问问的,我们没有经过多少调查研究,全党就行动起来,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 ... 讲这番话的时候,神情很严肃,也显得很激动。”(谷牧:《回忆敬爱的周 ... 》)

  因此,把“ ... ”的责任归于 ... 一人身上,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


 “放卫星”新闻如何登上《人民日报》头条?

 1958年前后“三面红旗”出台内幕

 1958年的村庄大锅饭是什么样子的?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 ... ”中1070万吨钢指标是如何出炉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 ”中1070万吨钢指标是如何出炉的?

    “...”运动中出现各项“高指标”,貌似都是...的责任。而那些遥不可及的“高指标”,则不是他本人提出来的。但在会议后期,对各项“指标”都已定调。在会上,...详细地询问钢铁产量1070吨这个数字到底可靠不可靠。随后,他对副...陈云说:“1070吨,看来还是可以的。”这就是北戴河会议确定1070吨钢铁指标的真相。

随机推荐

  1. 梦见自己的衣服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的衣服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的衣服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病例分享:反复医治未果近二十年的「 ”心脏病”竟是耳朵在作祟

    #清风计划##我的养生日记#图片来自网络近二十年的漫漫就医路李大叔是一位62岁的体型较胖的老年男性。自40岁左右时就开始反复出现心慌胸闷伴头晕的感觉。

  3. 梦见书架梦到书架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书架好不好

    做梦梦见书架好不好?梦中的书架,象征才能与机遇,表示对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的追求。梦见天宫图梦到天宫图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天宫图好不好梦见书太多,书架上已经放不下,暗示丈夫对妻子有些不满,或你有才华得不到施展。梦见书架上没有书,或是乱七八糟的,表示你的高雅生活梦会被某事破坏,有可能是经济的问题。梦见从书架上取书,或是把书放入书架,有可能象征你想向对方提出性要求。

  4. 全家八人 先后出家

    全家八人先后出家兴慈,名悟云,号观月,亦号瞻风子。其祖父及父辈以下,全家八人,先后出家。慈四岁,母出家为尼,名常光。姐年八岁,亦出家,礼母为师,名勉持。慈幼时,由母抚养,长于庵中。十四岁,从父出家。并为便利沪人子弟攻读,筹设兴慈中学,导世愍物,无微不至。淡泊为怀,卓然自立。为沪地佛门所罕见。一九五○年春,略示衰象,关于华顶、法藏寺两寺未尽事宜,咐嘱其徒慧开负责完成。

  5. 带有蒙字的成语

    包含有“蒙”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铺眉蒙眼——装模作样。蒙在鼓里——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蒙混过关——用欺骗的手段逃避询问或审查。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蒙茸,蓬乱的样子。鸿蒙初辟——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指启发蒙昧,解除束缚。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6. 明朝是怎样使蒙古分裂成为鞑靼和瓦剌两个部分的?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后,来自北方蒙前人的威胁便一向存在,从早期的北元到后来的鞑靼与瓦剌两部,他们对明朝都是极具威胁的存在,甚至明朝还曾差点亡于瓦剌人之手,那么这里便显现了一个问题,曾经的元朝廷在被徐达赶出元多半回到草原上后事实履历了什么才会盘据成“鞑靼”与“瓦剌”?关于这个问题,人人接下来看。我们先来大体回首一下元朝廷是怎么退回草原的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统一江南的朱元璋录用徐达为征虏上将军

  7. 战争有多残酷?客死异国70年的「 ”战士”被找到,变成白骨缠满树枝

    经过法医鉴定,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一具当地人的尸体。这确实是一名澳大利亚公民的尸体,他很有可能是二战时期一名澳洲的伞兵飞行员。而这名被发现的飞行员也应征入伍,并参加了当时的新几内亚战役。在还原了事情的真相之后,新几内亚当地部门和澳大利亚...共同合作,让这位死在异国他乡70年的战士,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之后,德国通过统计战死人数和投降俘虏,发现自己竟然失踪了130万人。

  8.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伴随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新课程理念全面推行。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学科,逐步走出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取得一定成效。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入扎实的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呢?下面,谨结合本人的教学...

  9. 领带清洗 ... -怎样清洗领带-领带如何清洗

    混纺和合成纤维领带可以用水洗。为了防止领带变形,洗涤前可先在领带里放一层同样形状的硬纸,然后喷上水,用蘸有洗涤剂的刷子轻轻刷去污垢,再全面快速刷洗一番,然后用清水冲洗即可。如此,领带即不会变形,又平整如新了。若水洗后的领带万一走了形,可将领带后面的缝线拆开,把领带的面料和衬布熨烫平整,然后按原样缝好即可。

  10. 历史上第一本风水经书是什么

    历史上第一本风水经书是什么《黄帝宅经》是讲阴宅阳宅的经典吗《青囊经》传说是历史上第一本风水经书,它原名为《青囊中书》,据说此书成于春秋战国末期,先是在道士间流传。《青囊经》共分三卷,上卷叙述的是河图、洛书方位与阴阳二气融合而化成天地之学,称之为“化始”;中卷讲述的是天地间形气与方位配合而成一体的动力,称之为“化机”;下卷说明的是,天地间形气方位与各种法则配合后的影响力,称之为“化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