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泾川,古称泾州,西汉时设立安定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突然,一名社员一铁锹挖下去,地面出现了一个大洞。判断的依据是洞口朝下看,隐约看到了一间石室,中间有个石函,而且洞壁四周还看到了壁画。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很快郭沫若知道了这一消息,他对石函进行了鉴定,证实就这就是佛教的绝世圣物,佛骨舍利。鉴于泾川地区佛教文化遗存丰富,目前对这里的保护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泾川,古称泾州,西汉时设立安定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记载,古代丝绸之路繁荣时,泾川是西出长安之后唯一一个佛教文化和多元文化交汇地,在古代佛教发展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比如历史上先后有14位帝王下诏或敕赐兴泾州佛事,使得这里留下了大量佛教文化遗存。
公元601年,崇佛的隋文帝下旨将佛祖舍利分发给全国30个州,并诏令各地修建舍利塔加以供奉,泾川赫然在列。当时泾川官员奉皇命修建了大兴国寺以及舍利塔、地宫,用于供奉佛祖舍利。到了武则天在位时,敕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川的大兴国寺改建为大云寺。
由于年代久远,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大云寺早已坍塌成为一片废墟。1964年,泾川县城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贾家庄生产队社员们,像往常一样在废墟上平整土地。突然,一名社员一铁锹挖下去,地面出现了一个大洞。
社员们闻讯,都赶了过来,大家七嘴八舌,认为洞口下面是一个古墓。判断的依据是洞口朝下看,隐约看到了一间石室,中间有个石函,而且洞壁四周还看到了壁画。
很快,社员发现“古墓”的消息层层上报,抢救性考古发掘立即进行。原来“古墓”是大云寺的地宫,考古人员从地宫发现了“舍利石函”,而在石函盖中央刻有“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字样。
除了石函外,考古人员还在地宫东侧发现一处佛像窖藏,里面出土了北朝、北魏、隋、唐佛像数十尊。当考古人员大开石函盖后,发现里面还有4层,依次是鎏金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其中琉璃瓶里装着舍利14粒,符合石函盖上的铭文。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很快郭沫若知道了这一消息,他对石函进行了鉴定,证实就这就是佛教的绝世圣物,佛骨舍利。一次性发现如此之多的佛骨舍利,这次大发现也顺理成章了成为了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此后,泾川还两次出土了舍利子,着实让人震撼。
鉴于泾川地区佛教文化遗存丰富,目前对这里的保护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专家更是表示,“一定要把泾川佛教展览馆尽快修建起来,重新让人们认识到泾川在佛教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如何继承挖掘泾川佛教文化》、《中国佛教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