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勤读书,要孝悌;

  王阳明在私塾读书的时候,就对自己的老师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一般人眼中,读书是人获取知识的最关键途径。但在王阳明看来,我们心中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是验证、呼唤我们良知所已有的知识。由此可知,王阳明让人勤读书,和其他「要你勤读书」的古人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曾问王阳明:「读书却记不住,如何是好?」

  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而孝悌,《论语》中称「其为人之本与」。王阳明一上来就说了人生的两件大事,孝悌和读书。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读书则是发明本心,修身而成为圣贤的途径。

  学谦恭,循礼仪;

  谦恭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它不因学问博雅而骄傲自大,也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相反,谦恭者学问愈深愈能虚心谨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礼待人。

  谦恭和礼仪,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内在的谦恭,化作外在的礼仪。假如只有外在的谦恭而没有内在的谦恭,这就是虚伪。

  现在人的毛病,大多只因一个傲字。千罪百恶,都从傲上来。「傲」的反义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治「傲」的药。做人不但容貌举止要表现出谦虚恭谨,内心也必须保持恭敬、节制、礼让,要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对,真正能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节饮食,戒游戏;

  《论语》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黄帝内经》上也说「饮食有节」,这是古人对于饮食的态度。

  至于戒游戏,则主要是立志。游戏一类令人玩物丧志。王阳明曾说,「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如果一个人沉迷于游戏嘻乐,日子长了,志气都消磨尽了,最终也难成事业。

  毋说谎,毋贪利;

  说谎则不诚实,就是自欺欺人。《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一个自欺欺人的人是无法真正做到慎独、无法正心诚意修身的。

  而贪图小利,则容易昏了头脑,被人利用。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金粪的石牛送给蜀侯。蜀侯中计,下令民工开山填谷,铺筑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让大军跟在运送石牛的队伍后灭了蜀国。人们嘲笑蜀侯是贪小利而失大利。

  崇祯十四年王阳明六世孙王贻杰进京入朝,后统管江西都指挥使司,去世后才发现其竟然囊无积蓄,最后靠官场挚友的资助才得以回乡归葬。一个朝廷的二品官阶,清廉至此,着实让人肃然起敬。

  毋任情,毋斗气;

  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增广贤文》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这正是告诉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

  斗气,意气用事。赌气。意为对别人有意见或闹情绪。只要一赌起气来,人类常会慢慢脱离「理性动物」的范围,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赌气」轶事:明代有个才子解缙,小时候住在一个做官人家曹尚书的对面。曹尚书家中有个漂亮的竹园。解缙年纪小小,很爱吟诗作对,每天看着茂密的竹林,十分畅快,写了一副对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很多人看了,称赞他是个天才,曹尚书知道了很不高兴,心想,竹林明明是我家的,怎么可以借给他当题材呢?于是故意教仆人把竹林砍短,愈想愈不开心,又全部砍去,给这神童难看。没想到,解缙又在对联上加了四个字,变成: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无端毁了自家竹林,又让解缙证明了他的才华,全然是损人不利己,可见人在气头上,什么不理性的事都做得出来。赌气,可能只是因为小小的事情,却因为一时气不过,做出你死我活的决定。

  毋责人,但自治。

  东汉时期,有个清官叫杨震。他在荆州做官的时候发现了才华横溢的王密,就推举他做了昌邑县令,当扬震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时,王密为答谢杨震以前对自己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10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好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虽然你不说我不说就每人知道了,但心知道了就整个世界知道了啊。

  杨震说话的重点并非在责备王密上,而是在其自治方面。「自治」心知道了,整个世界就都知道了。如果我们自律自治能达到这种境界,还会担心自己德行有亏吗?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那些盛气凌人,看不起别人的人,都是没有修养的目光短浅者。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不会因为别人的地位低,或没有才干而看不起别人;其次,他们看不起别人,无非是因为别人不如他,但是未必别人以后也不如他,所以说,这是目光短浅。

  一个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处、远处,即便处在比别人优胜的环境中,也会谦卑自牧,清静自守,绝不会盛气凌人。

  能容人,是大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王旦是宋代的宰相。一天,宋真宗向王旦「告密」说:「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意思是,你虽然总说寇准好,寇准却专门说你坏。王旦听后,也不生气,笑着说:「按道理应当这样啊。我任宰相时间久,处理的政事多,缺失也必然多。寇准对您从不隐瞒,可见他忠诚直率,这也是我最敬重他的地方。」

  一次,中书省的文件送到枢密院,因为文件不合格式,寇准阅后,便报告了宋真宗,王旦因此受责。不出一个月,枢密院的文件送到中书省,也有不合格式的地方,秘书觉得正好以牙还牙,高兴地把它呈给王旦,王旦却让秘书把文件送还枢密院,让寇准修改后再送来,寇准想起自己的作法,不禁汗颜。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王阳明用的比喻非常贴切。他说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样,而人的行为就像果子一样,如果蒂不好,果子会受到影响;如果蒂坏了,果子也会尚未成熟就坠落,甚至烂掉。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良知就是「好心地」。王杨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家训:千年不灭的一盏心灯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随机推荐

  1. 梦见给人倒茶

    周公解梦梦见给人倒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给人倒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关于感冒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运动起来易受伤,行动不便罪受够。坐在这上班,晕晕沉沉的,听着外面偌大的雨点声,心情也是莫名的难受…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又在心里拼命的挣扎徘徊…陳禕,你要快点好起来哦,快去学校了,感冒真的蛮痛苦的!

  3. 我成了你的空壳,空壳中的宇宙,已经这样小

    这样的爱,是蚕,一点一点抽着丝,到最后,我成了你的空壳,空壳中的宇宙,已经这样小。

  4. 人生中最大的错误是不断纠结于自己会不会犯错-感人的情话

    有人看到别人失去了什么,感觉没什么,因为那不是自己,所以体会不到那种心情。一件事被所有人都认为是机会的时候,其实它已不是机会了。最好的,往往就是在你身边最久的。我深信那句话,人对自己才是最残忍的。每个人都是有选择爱情的权力,但同时也是有承担结果的义务。所以,爱上不爱自己的人,毕竟是比较少数的。

  5. 李瑁真能忍受奪妻之恨嗎?他是如何報復唐玄宗的?這一招實在是妙

    楊貴妃享受了唐玄宗十多年的後宮專寵之恩,兩人之間似乎有着較為深厚的感情基礎,在大多數人看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可歌可泣。但實際上楊貴妃與前夫李瑁的感情也是非常深厚的,兩人在一起將近五六年之久,生活也是相當的滋潤。然而後來楊貴妃成了唐玄宗的妃子,也就是李瑁的庶母。那么,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李瑁當真能忍受唐玄宗的奪妻之恨嗎?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在十多年後,李瑁瞅准機會,也擺了唐玄宗李隆基一道。接

  6. 梦见风筝、放风筝

    周公解梦梦见风筝、放风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风筝、放风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刘疆历史上第一个主动让出东宫之位的人,得到皇帝赞扬,受到封赏

    >刘疆自己的心里也是门清,他明白,自己现在没有母亲这个靠山,这个太子之位只会越来越困难,他必须特别的优秀,更加努力才能获得父王的认可,之后在对外战争时,刘疆献出了非常有用的计策,让皇帝大为赞赏。>果然刘疆这个太子让出去之后,他的父亲就更喜欢他了,阴皇后这边的人缘也接下来了,刘疆获得了不少的好处。

  8. 老顽童夏宝的前世今生

    夏宝姓夏,因说话做事看上去傻里傻气,我们这里称傻为“宝气”,所以大家都叫他“夏宝”。头一次见到夏宝,是在云洞寺大雄宝殿后院。旁边一位师兄似乎对他比较了解,接过话头说:“夏宝,前几年疯疯癫癫,差点送进精神病院,这两年皈依到师父门下,才好多了。”>说来真的很奇怪,夏宝虽然会演奏很多大家并不知名的曲子,但到现在他也不会识谱。

  9. "福州三大才女"之一:庐隐的生平简介

    ...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福州三大才女"。庐隐降生的当天,外祖母去世了,母亲因此认定她是一颗灾星,把她交给一个奶妈去喂养。婚后庐隐发现她理想的婚姻生活和婚后的生活实际完全相反。庐隐孩子,送郭梦良的灵柩回乡安葬。>1931年夏天,离开杭州到上海,由刘大杰介绍,庐隐进工部局女子中学,又开始了口耕生活。为了慰藉庐隐的在天之灵,李唯建将她的全部作品放进棺内,让她毕生心血的结晶永世伴着她。

  10. 金银岛

    >督税官和镇上的李甫西大夫,检查了船长留下的一切东西,发现我们无意中带出来的那个油布包中藏着一张一座海岛的地图。上面有一处写着:“藏金在此。”船员中有一个名叫西尔弗的人,他的左腿一直截到大腿根,左肩下拄着一根拐杖。原来,这些水手全是海盗冒充的,领头的竟是西尔弗。>这陆地就是藏宝的金银岛。但他已注定不能走远,西尔弗大喝一声,一手攀住一根树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