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书如命的郦道元 嗜书如命郦道元爱好读书,并以此闻名于世。郦道元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各种奇书,还立志要为西汉后期桑钦编写的地理书籍《水经》作注。经过多年辛苦,终于写成名垂青史的著作《水经注》。作为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的序言中对前代的著名地理著作进行了许多点评。郦道元坚决反对“虚构地理学”,他在《水经注》序言中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和工作...,那就是重视野外考察的重要性。
很多人知道他是文人,却不知道他还是酷吏,还带兵打仗 但是除了文人身份之外,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郦道元不仅仅是编注了《水经注》,在历史定位上,他还有其他特殊的身份。不过,虽然很多人称郦道元是酷吏,而且吏道元还被评为十大酷吏之一,但是史书上记载郦道元的时候,更多的只是单纯说他执政比较严格,而很少给出他属于酷吏的案例。
由出土文物谈到周公封邑徐永卫 由出土文物谈到周公封邑徐永卫周公旦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周初的著名政治家。笔者认为,周公封邑即周城周公城。专家初步判定此墓群为周公家族墓地。周公庙遗址出土西周甲骨中,H1:82卜甲上亦有“新邑”两字。“新邑”戈、“新邑”甲骨又出土于周公封邑内,“新邑”极可能是周公封邑。
杰出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出生 杨守敬湖北省宜都市陆城镇人,1839年6月2日,杨守敬生于宜都陆城一个商人家庭。杨守敬同治元年中举,同治四年考取景山宫学教习,1874年考取国史馆誊录。1915年1月9日,杨无疾而终,逝于北京,终年76岁。杨守敬逝世后,民国...派专车护送灵柩回宜都,归葬宜都龙窝。网络配图杨守敬是学坛公认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
水经注 《水经注》,中国北魏时期地理著作,散文作品。《水经注》是在《水经》基础上扩充成书。郦道元以《水经》为纲,作了20倍于原书的补充和发展,实际上已另成专著。全书共40卷,约30万字,所记水道1389条。十六国春秋《水经注》一书集中国6世纪以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为历史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等方面的重要文献。《水经注》的研究历来受到重视,在清代已成为一门专门学问。
郦道元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 御史中尉李彪认为道元执法公正严厉,自太傅掾引进为书侍御史。景明年间,郦道元被下放为冀州镇东府长史。等到寇祖礼回来并派遣戍边士兵七十名送郦道元回京时,两人都因为犯事被罢官。>郦道元执政平素严厉,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皇亲元微诬陷叔父元渊,郦道元力陈事实真相,元渊得以昭雪。道元死前怒目呵斥贼人,大声斥责而死亡。>郦道元对地理学的贡献和历史功绩,是值得人们尊崇的。
北魏 史称北魏、拓跋魏、元魏、后魏。北魏前期的统治仍带浓厚的奴隶制色彩,民族压迫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激起各族反抗。北魏雕塑艺术,集中表现在当时的石窟寺中。改革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实行均田制和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政策。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者力求限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使鲜卑贵族进一步封建化,并与汉族地主紧密结合,更有效地共同统治各族人民。
胡适 胡适还认为“天人感应”是汉代儒教的根本教义,而这是受墨子“天志”的影响。新文化运动1917年,当时胡适还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写作,石破天惊,引起很大反响。诗人余光中认为“胡适等人在新诗方面的重要性也大半是历史的,不是美学的”。哲学研究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方面,是较早引入西方...以来研究中国学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