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00句行持语录

100句行持语录1、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体作务都是随喜作的,扫地也阿弥陀佛,煮莱也阿弥陀佛,念念阿弥陀佛,事事随喜不挂碍,心则渐入西方境。2、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强就自己的看法,只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听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 ... 。3、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专一,而且能忍辱吃亏的人。4、我们工作,不要说你现在寺里为佛做事,或为师父做,而是为消自己的业障做。我这里没有什么可学的。只是扫扫地,做些苦行。但是扫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会扫,要能高高兴兴地扫,否则,扫地扫得起烦恼,无明业障反而缠上来。5、娑婆世界是我们客居的地方,一切皆幻化不实,如戏梦一场,到头总是空,不要贪恋娑婆世界的一切,放下万缘,念佛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才是我们究竟归依处,是我们的故乡。6、一心念佛,吃苦修苦行,修行不要在形式上装饰我相。7、我们现在虽然出家,但是仍带有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劫数。怨亲债主,这些都会来讨,我们要念佛,靠念佛的力量,一关一关地打破。8、参我们对一切的境界不起分别,不起烦恼,得无烦恼心、无挂碍心,是心参。9、不要嫌别人这点不好,那点不好,不是别人不好,是自己的无明业感在作祟,没有智慧,不能越过。10、别人没有行的,做不到的,我们一定要行得到、做得到。否则,批判别人,自己岂不也与他人同一类?11、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与你又何干?只要审察自己有无过失,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12、念佛是最简便的,不像持咒还须费脑筋,无论做什么事,心内默念佛号,有念像没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13、只有那些不开化、不明理的人,才会把不实在、没有的事情拿来起妄想烦恼,这也是一种妄念愚痴14、别人的行为好,我们心里不起欢喜贪着心,行为不好,也不起憎恶心,要好好按耐这个心,不起烦恼,别人不好,别人的习气,那是别人的事,如果我们拿来起烦恼,那就是自己的愚痴。这样,不论事情是好是坏,能保持这个心不动,便是忍辱。能够冲破这一关,以后无论什么事就比较不会起烦恼,这点切要好好学,好好磨炼,如此业障自然消除,身体自然也好起来。15、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恶人它也照,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总要平等慈悲,若是与人计较,则自身也是半斤八两。16、你看看过去祖师们的书,那些祖师并没有走,他们还在对我们说法。17、在俗家,我们是享受惯了,受骄纵惯了,什么事情都受不得委屈,总是固执自己的意思,刚愎自用,受不住约束,而今出家了,便是要把在俗家及无始以来,所带的这种习气种子换成佛种子。而培养种子并不是简单的事,要用我们的信、愿、行的力量慢慢改过,拔除习气种子,让佛的种子逐渐地发芽茁壮。18、我们不论到什么地方,只要抱着愿意吃苦的心态,愿意忍一切辱,吃一切亏,不畏艰苦,则照样会进步19、我们修苦行是在藉各种事境,磨炼我们不起无明烦恼,洗除习气,锻炼做人做事的各种能耐,并不是要做什么劳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对一切顺逆境的分别,就是在修苦行。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开发智慧20、妄想多的人,须要做一些杂务事,将念头有个寄托,否则妄念纷飞,要他念佛也念不下去,只有善根利的人,可以静静地念佛念下去,一面工作,一面念佛,会渐渐地不觉得在工作,而且自然会生起平等心。21、寺庙是个十方道场,十方人聚集一处,一个人一个样子,我们要自己去应付这个环境,不可能环境来适合我们的意思,在家里甚至父母都不可能完全顺己意,何况十方人?处处要能忍,能顺承,心才会安。22、自以为是,从文字般若上去学佛,而不躬行的人,终为文字所缚,心不得解脱。23、念佛,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无其他杂思想,便能预知时至。24、世俗人得富贵的,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德来的,今生享受福报,若没有无常的磨难,种种的挫折来 ... ,便会沉迷下去,不知醒悟,如果不知再以福布施,种来世人天的因,等福消寿尽,便会堕落,反而是福中藏祸。钱是无生命的东西,人则是万物之灵。所以,我们要会利用钱,不要被钱所利用。有钱要会布施,脑中才会清爽息念,才会消业障。否则,整天为钱烦恼,一直绞业障,这就是被钱利用了。25、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26、看经书仅是寻一入道门户,而念佛才是切实了生死之行。27、什么事都要学习放下,不要执着,不要样样记挂在心。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紧的事,不必去理会别人在演什么戏。否则,自己跟着起烦恼,一起堕到三恶道去。28、我们得了这个人身,是要来修行的,是要过人身劫的,看看能不能籍这个人身来了生死,成佛作祖,不要再依这人身,再造贪嗔痴的业,贪好吃、贪美服、贪享受。贪子女儿孙福,在六根尘中做梦,不知回头修行,那么这番人身过去,四生之中就有我们的份。畜生道中,牛、马、猪、狗等是我们人去做的,饿鬼道也是我们去投的,乃至地狱道、化生类、湿生类,一切都是我们这个心去造成的。十法界中,一切都是依我们这人身所造的各种业去形成的。所以说,我们是在过人身劫,由这人身可修行成佛作祖,亦可造业堕四生轮回。我们现在出家了,就该依着佛法,找到一条修行的途径,看能不能由此超出生死轮回,脱离娑婆苦。29、现在你既然晓得学佛、拜佛,也会供佛、供法、供僧,这也是过去有种善根,学佛了更应知道来拥护佛法。居士在家学佛,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这是免不了的,但是我们要知所节度,食但饱腹,衣足御寒,一切能过得去就好,把所余的钱财拿来供佛、供法、供僧。做功德,做个护法,这才是在家居士所应做的本分事。30、在家居士想要修得如何,那是不可能的事,还是舍下一切,一心念佛,求带业往生,不要再堕娑婆,才是最稳当的。我们出家人,有的为了度众生,发愿还要再来这娑婆世界,但这个愿,也要本身达到菩萨的境界才有把握,否则一来很容易就迷失掉,又被牵入轮回中,这是很危险的。31、现在人学佛,自度尚未成,自身还是一团泥沼,就想度自己的亲眷,结果,度人未成,反被人度去。学佛人自度无暇,还去牵绊挂碍亲眷,这样子,世俗念头不易转过来,想要修成了生死,就很为难了。32、你看看这个世界,大家都沉在迷梦中,追逐名利,你争我夺,你好,我要比你更好,你强,我要比你更强,每个人都在比赛,看看谁的梦做得最大。结果,这些名、这些利,生不带来,死亦带不去,只是徒然多造一些新的恶业,而此番再堕下去,人身也就难得了33、学佛要有像观音、普贤、地藏等菩萨的誓愿力,做一些人家不要做的事,吃一些人家不愿吃的苦,这样,才有道可修,那些成佛、做菩萨的,往往都是那些让人家看为笨笨的人在成就的。34、别人来与你谈论是非,我们唯唯诺诺就好,不去参与,则对方自退,且自己亦不被度走,别人走错路,自己不要跟上去。35、看经讲法,如果自己不实修,还是他人的东西,等于在数他人的家宝,仍然不能脱出生死牢。36、万法归一宗,到最后还是要念阿弥陀佛。念佛修苦行,才能究竟了生死。37、以前的祖师总是安守卑下,不惹人注意,越是默默无名,越是少攀缘,越是好用功,若是心多攀缘,则意根散乱,心多骄满则易失败。道业若不成就,也枉费我们来出家。38、如果我们真为修行,龙天护法自然拥护,自然身心无所畏惧,外物亦不能伤害我们。真正有修行的人,心无种种心,众生皆乐见,人人皆有缘。39、心若至诚,则念佛时,不但有异香华光的瑞相,即使在山中,以三根草为香柱,也会发出香味来,佛菩萨是遍满虚空的,不只在寺内,心至诚,就与佛相应。40、一切法门中,以专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41、既然知道进佛门,听了佛法,便当多念佛、拜佛、布施,将来才有个好去处。学佛人念佛,便是要在纷纷扰扰的六根尘中,寻出一条超越生死轮回的路,佛念得越多,善根增加,正念增长,才不会随妄念业障流转,才有办法了生死。42、要成佛道并非单纯念佛而已。念佛可增加佛根种子,善根利的人,将来还会有因缘入佛门修行,修行人念佛,本身还须受种种的病难与劫厄,以消宿世来的业报,所以,修行人都要吃苦,受种种的劫报,方能成就佛道。释迦佛不是一世便修成的,他也是经多少的阿僧祗劫,受了多少的苦厄,才修成道的。43、念佛才能了生死。对于耳闻、眼见、鼻嗅、舌味、身触、意念等,不去分别挂碍,则能得到解脱,这才是修行的意思。44、离俗出家,若不能舍掉俗缘,仍挂碍家里的人与事,则仍是不能超出三界。既已离俗,一切得依出家人法门修六度,若不能忍辱,不能舍弃比较胜负的世俗习气,一切言语事务中怕吃亏,怕被人占便宜,起人我争执,仍是俗气未脱。45、在大丛林,当家、知客、库头有权统领,他们说的话,不论对或错、是或非,只有听从,没有第二句话。46、既已出家,当思解脱之道,以了生死,多念佛,种西方莲池的种子,切不可随他人的业障烦恼而转,否则,业障越绞越深,将来堕落得也越深。47、在厨房是在行普贤行愿的,以前,观音、文殊等诸大菩萨,都是从厨房中苦行出来的。在厨房要惜福,米泔莱叶不可轻损,不要说丢了可吃的食物没有因果,戒神、监斋菩萨可都把你记入帐里,将来还得做鸡、鸭、猪、狗来吃这些。48、如果我们自心安定,则自然没有事情,每天心定神足,心无所求,但随缘一天过一天,心里自然快乐、欢喜,这个就是西方境界。西方何处求?西方即在吾人的内心。反之,心若不安定,则常常会有事情发生,到哪里都不会安定。49、在胎、卵、湿、化四生中,我们每个都曾去做过,在别道中受完业报,投入父母胎中转为人身。所以,今天我们所得的这人身是从哪一道来的,我们不知道,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业障来,若不知归命佛、法、僧,持斋、戒 ... ,勤心念佛,此身受报尽,将转入何道,自己也懵然不知,带着新的罪业而去,如此一去,人身也就难保了。50、不要说这色身是我,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而这个心,却是要拿佛心出来应对一切。51、烦恼时,要一句佛号提起不断,这样念头才有个归处,烦恼才能对治,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则烦恼自然渐息,智慧清明,便能走出一条解脱路,免再堕入生死轮回,而我们这趟人生走一遭,才有个目的。52、诸位在家学佛,还是以念佛为根本。不要看念佛很简单,业感重的人,会念得索然无味,而起烦恼念不下去,所以,各位如果能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那也是不简单的事。53、事情来时,我们依当时的情况,斟酌情势,当面应对,但事境已过,便须放下,若再提起,论是论非,批评好坏,便是造口业,就是我们的过失。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不必把它带到我们心里来烦恼。54、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无恼,这样才行,若还执着我在进步,或做了多少功德,会起我慢贡高,还是很危险。55、不得二、三人交耳私语、结党、背后论人是非等,否则易让大家不安,造成闹众。56、西方在哪里?西方就在心头。佛号要念得清楚,念得集中,念佛要发愿生西方,离开苦尘,不要太爱惜这个肉体。57、念佛定来即是禅,故说要有禅有净土。念佛随缘,什么事情都在念佛中随缘,没有说我要念多少佛,我在念佛,我在作什么……,心心不离佛,行住坐卧,一举一动,都在念佛,哭也在念佛,脚踏一步也在念佛,念佛的力量集中可达三昧,念佛三昧不简单。每个人带种种业障来,不要再带新业而去。58、每个人都是带因果而来,带因果而去,我们的父母眷属都在四生中轮回,故我们要赶快修行,去度脱他们。59、受戒是受什么?是受忍辱,依忍辱修行是根本。依此去做,到哪里都能感化人,修忍辱即有德行,故人见生欢喜,亦可感化人。60、如果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气,故应福慧双修。每个人要把以前所带的业障消除掉,其 ... 是:拜佛、念佛、发心做常住工作、不计较,如计较则生烦恼,即造新业,如不计较,我们的福慧就会增加出来了。61、师父修到现在,一直有一种感觉,即修行万一走错路,很危险,唯有念佛最好。如果是走错路,人身难得,有很多人错误了。62、看你行持到哪种程度,跟你说一些话:临终时要无所挂碍才能去(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要度众生也是一个执着、一个挂碍。63、要放下这个臭皮囊,心是心,不管这个身子变成圆的或扁的,不要记惦着它。不要说得到什么,如果有所得,那就还不是。64、我们这里(指着心)没有东西,他们(指在家居士)这里有东西,现在大家是晚上作梦,白天也梦,像在演电影一样,跟晚上的梦相比,一生只是好像比较长而已。65、妄想来时不要怕,不理睬它就是,它是它,我还是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无自体,以后自然就少了。修行要吃得了苦,愈吃苦才愈有心得出来,我们人要学坏很容易,学好的很难。一个人如果吃太饱,头昏沉想睡,睡太多,以后变蛇。66、有时间就看点经书,看经是要了解,知道要怎么修,不是看了以后去讲说。有些人看经如社会人一样,心没有寄托,所以很多是愈念愈糟。要把握时间不空过,可看经书、念佛、拜佛、 ... 、诵经等。67、受戒不是受那几个戒疤,是戒在心,知道错了要赶快忏悔,戒持清净就没有男女相。68、自己有烦恼要自己解脱,把师父开示的话,拿来应用来解。不是师父说一大堆,而是自己能够灵活应用拿来转。69、烦恼、生气时,不要执着追究烦恼是哪里来,若执着则心不开,不能安心办道。往前进,什么事都要看得破、放得下,还是把阿弥陀佛挂在嘴边,才是最要紧的。70、如遇高兴欢喜,则问是什么人在欢喜?如遇烦恼,则问是什么人在烦恼?71、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72、佛教中最怕是非,说是非的就是是非人,是造口业,所以不要说是非,修行就是这样修出来的。如果不出家修行,老后即像自己的父母,带着烦恼入轮回中。73、凡事要耐心做,念阿弥陀佛,这样慢慢修,心无烦恼,到后来也和阿弥陀佛差不多很自在。74、同修师兄弟间吩咐他人做事时,要依佛法,互相客气,不是用命令式,如父命子,或耍性子。75、出家要时时刻刻做事念佛,调这个心76、处事要谨慎小心,凡事皆有因果,能吃的东西给扔掉或放坏了,皆逃不了因果,因果丝毫不爽,谁也替不了谁。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77、这些业障如果不消,就都要挤在临终时出现。外表上看出家人好像吃三餐,做些事,其实出家就是要除这些贪、嗔、痴,及消我们的业障。例如:在擦椅子时,师父说再擦干净点,你们会想:已经擦得很好了,怎么还这样说?这种想法是俗人的见识,修行要直心,要说:‘好!好!我再擦好。’这也是在考验你们的心,所以,修行贵在直心。78、不要太爱惜这个假体,它终有一天会烂掉的,不要太纵容它。愈惜它,它愈坏,有了这个东西就会坏,不要被它利用了,我们要的是那个灵灵觉知,不生不灭的东西。79、比较率直,智慧易开。80、修到要去的时候,不挂碍任何一样,每一样都无挂碍,只灵灵觉觉的去81、每一法师都有其度众生的法门,不可随便毁谤批评,因而影响别人对佛法的信心。82、别人好的要赞成他,如不好的也赞成他,则自己的罪会加倍。83、天人看我们像黑毒虫,我们像厕所里的虫一样,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要接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但我们却贪恋这娑婆世界,认苦为乐,就如同厕所的虫,我们认为臭秽不堪,但虫却贪恋臭秽的地方,若把虫放在清水里,虫会死亡。84、不用多看书,只要多念佛,智慧一开,经藏自然在你心中。85、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即对任何事无挂碍,免得临命终时念头一起,就要继续轮回了。86、男女众要分清楚,即使活到一百岁亦如此,除非已开悟证果有定力,否则容易出毛病。87、人命无常,一口气不来,人生就完了,赶快勇猛精进,莫放逸,多念佛是当务之急。88、虚云老和尚一件衣服破了补,补了穿,胡子留了那么长,有一餐没一餐的,只为了了生脱死,勇猛精进,把身体都舍了。89、少吃、少睡,把精神用在修行上。90、这个臭皮囊是借给我们住的,但我们却往往为了它,造无量无边的恶业。91、若你将地扫干净,师长硬说你没扫干净,这时你若和他辩,这就是在家性情。若你能接受,说:‘好!好!我把它扫干净。’这就是修行。92、做什么事情才算是修苦行?就是一切都不计较,日常生活不起分别,就是修苦行。93、行住坐卧皆在念佛,定下心来念,便可觉悟到:我们的心一天到晚都在外头,没有观照自己的心是否在阿弥陀佛上,不能把心放在信徒或外面的境界上。94、以前寒山拾得看到人家办喜事,拍手大笑:‘你看他娶他祖母,吃他姑姨。’人家 ... 他们是疯和尚乱讲话。他叫一只猪过去世的名字,那只猪真的走过来,确实有轮回。95、学佛是师父开示一句,自己有所觉悟、体会,不是说得多,说多了那还在转。96、念佛有很多障碍、妄想,念一句都不简单。97、身为徒弟的人,若师父有再大的过失,我们也不能说,若我们听人家说他们师父怎么样……,其实真把这些话说出去,则他们的罪都归于我们,说四众过罪。98、修行要修无碍的,像鸟在做巢,‘笼鸡有食锅汤近,野鹤无粮天地宽。’他飞到哪里即到哪里,随处也就飞走,是最自在的一种鸟。修行要处处不挂碍,心才静,才会念佛,如如不动。99、听开示不是听得多不多,而是听得进,听不进,听得进也要会应用100、如果有一个人修得好,则其他人也会沾福(一人有福带满屋),则人人也会起勇猛心,向他学习,每个人都想修行,一起共修,大家互相勉励,否则起是非、嫉妒、愚痴,大家都不安定。恭请十方善信随喜转载、分享 功德无量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00句行持语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梦见毛线

    周公解梦梦见毛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毛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蛮云瘴雨】的意思是什么?【蛮云瘴雨】是什么意思?

    【蛮云瘴雨】的意思是什么?【蛮云瘴雨】是什么意思? 【蛮云瘴雨】的意思是:★「蛮云瘴雨」在《汉语大词典》第12169页 第8卷 1013蛮云瘴雨mán yún zhàng yǔ(蛮云瘴雨,蛮云瘴雨)同「蛮烟瘴雨」。 明·夏缁《夜过伏波营》诗:「蛮云瘴雨...

  3. 其应如响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íyìngrúxiǎng【解释】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出处】《子华子·晏子》:“如以匙勘钥也,如以玺印涂也,必以其类,其应如响。”【例子】王曰:‘寡人好世俗之乐。’孟子又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所谓其应如响,其实阳开而阴翕之也。宋·陈善《扪虱新话·辨孟子言悦乐鼓乐之异》【相关】百度“其应如响”

  4. 关于爱情的唯美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守一份承诺细诉著爱恋,步入你温暖的城池,人的一生有诸多的美好,而我情有独钟的是与你相濡以沫。

  5. 带有计字的成语

    包含有“计”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韬晦之计——韬:把才华隐藏起来;晦: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骄兵之计——故意向敌军示弱,以助长其骄傲情绪,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再也没有可施展的计谋了。心里突然有了计策。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计过自讼——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决不会发生意外。

  6. 梦见猫追我_周公解梦梦到猫追我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猫追我好不好

    梦见猫追我是什么意思梦见猫追我,野心在消磨!女人梦见猫追我,这两天对家庭内发生的事件有注意的必要。梦见人变成猫_周公解梦梦到人变成猫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人变成猫好不好历史新知关于"猫追我"的数理吉凶宜忌分析:梦见猫追我的梦境分析梦见猫追我的吉凶:可得平安荣华之幸运,及能受父祖余德或财力所荫益,达到成功与大发展,但其过程伏有许多艰难,最怕人格与地格若凶数,终归失败,若无凶数,则可免忧。

  7. 梦见大树断了

    周公解梦梦见大树断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树断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提出问题梦到提出问题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提出问题好不好

    做梦梦见提出问题好不好?梦见提出问题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提出问题的详细解说吧。如果在梦中提出问题,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表示怀疑。如果梦中有人向你提出问题,表示你明白自己拥有宝贵的知识,应该传授开去。梦见种枣树梦到种枣树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种枣树好不好梦中梦见提问,表明你心中期待事物有所结果。梦见自己向别人提问,预示著好运将降临到你的身边。

  9. 史嵩之墓 史嵩之与东钱湖

    史嵩之墓根据浙江省文物局安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12月开始对史嵩之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史嵩之墓由墓园和功德坟寺组成,目前墓园已经面目全非,寺庙遗址保留。过去误认为史嵩之是史浩之孙,圹志显示,史嵩之为史诏四世孙;史嵩之的祖父为史渐,是史浩的堂表兄弟;史嵩之的父亲为资政殿大学士史弥忠,史弥忠与史弥远是堂表亲的关系。

  10. 梦见莼菜 菁菜

    周公解梦梦见莼菜 菁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莼菜 菁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