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来源:兰州晚报作者: 雒焕素在人们的印象中,许多佛寺都是依山傍水,占尽自然秀丽景色。但是武威鸠摩罗什寺却位于车水马龙的闹市中心——武威市北大街。这使得这座千年古刹骤然成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武威藏学研究会理事吴生华先生的一句偈语道破天机:“胸中若有山林气,何妨门前车马喧”。 武威鸠摩罗什寺之所以有名,缘于鸠摩罗什大师,这位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的伟大佛教思想传播者,一路从西域走来,驻留武威,掀开了中国佛学史上辉煌的一页。

外国僧人? 在甘肃武威,经常会听到文化圈和宗教界的人士说起鸠摩罗什大师。人们都说,鸠摩罗什是一位传奇人物,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对此,记者充满了好奇。但更让记者好奇的是,鸠摩罗什是一位外国高僧,鸠摩罗什的传记也被放在“外国译经家”的类别中。鸠摩罗什大师到底是中国僧人还是国外高僧,他为什么会来到中国并且长住武威? 《武威通志》有记载:“鸠摩罗什(344—413年),天竺(今印度)人。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命骁骑将军吕光远征龟兹,获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太元十年(385年)三月吕光自龟兹还师,迎鸠摩罗什俱东。同年九月吕光自领凉州刺史,鸠摩罗什留居凉州17年。” 《凉州文史资料》亦有记载:天竺高僧鸠摩罗什在凉州17年,广泛播洒大乘佛教的光芒种子。当时的长安史僧僧肇,曾千里迢迢来凉州,在鸠摩罗什门下受业。河西各地僧人慕名而来后凉,拜鸠摩罗什为师,求教大乘之佛法。西域和中原的高僧也慕鸠摩罗什之名,络绎不绝来到后凉,跟鸠摩罗什交流研习佛学,一时使得凉州佛法之名远播中外。 以上资料可知,鸠摩罗什是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     身世传奇 去年十月的一天,记者走进鸠摩罗什寺进行求证。 鸠摩罗什寺正是鸠摩罗什大师当年驻武弘法的地方,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寺院四面临街,东临北大街,西靠平等巷,南接王府街,北至西巷子,占地面积32.8亩。寺院最早建于后凉(公元386—400年),唐代、明代和清代都曾经进行大规模的修缮。目前,该寺院又一次正在修缮当中。 在现任住持理 ... 师的指引下,记者再一次领略了鸠摩罗什寺的全貌。鸠摩罗什寺原建筑建在自东向西的一条中轴线上。临街为三间木制牌楼,上书罗什匾额。过牌楼为小门,三开间,大起脊,四角飞檐。进小门为天王殿,两侧塑四大天王金身,正中塑韦驮菩萨和弥勒菩萨。韦驮菩萨手持宝剑,显降服群魔像。弥勒菩萨面向门外,笑口常开显欢喜。穿过天王殿就是大雄宝殿,共五间,塑三宝佛、十八罗汉。绕过大雄宝殿,后面就是鸠摩罗什塔。 理 ... 师讲,据《祐录》、《梁传》记载,鸠摩罗什祖籍天竺,世代国相。祖父达多倜傥不群,父鸠摩炎聪明有懿节,为避相位出家。龟兹王闻之甚敬慕,亲自出郊迎请为国师。其母耆婆为龟兹王妹,出身高贵、识悟明敏。据说一日耆婆出城见枯骨纵横遍野而有所悟,不顾丈夫阻扰矢志出家,终得受戒业禅法。时公元350年,罗什七岁,亦随母出家。当时龟兹流行的佛教多小乘学,鸠摩罗什随学的老师佛图舌弥是著名高僧,对阿含部经典研习甚深。然罗什“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二千言。诵毘昙既过,师授其义。即自通达,无幽不畅。” “三寸不烂之舌” 根据理 ... 师介绍,鸠摩罗什祖籍印度,出生在西域“龟兹”。魏晋之时,人们认为西域的“龟兹”当属“外国”。因此,鸠摩罗什一直被称为“外国僧人”。 在鸠摩罗什寺,记者看到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罗什塔,它正是鸠摩罗什大师“三寸不烂之舌”的葬舌之处。 根据《武威通志》记载:“鸠摩罗什带领弟子八百余人,译经74部、384卷,被后世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译经,非常注重原经经义和风格的创新。鸠摩罗什曾说,天竺国很注重佛经的文辞,讲求声调格韵,以能入笙弦为上乘。如果翻译只求大意相近,失掉歌以吟咏的文藻,就像嚼饭喂人,不但无味,而且令人作呕。因此,经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在义、音两方面,都算得上尽善尽美,炉火纯青,既不拮屈聱牙,又保存了“西域趣语”的特征,千百年来为僧众所喜爱。鸠摩罗什大师曾发下宏愿:“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中国佛教史》记载,弘始十五年(413年),鸠摩罗什圆寂于长安大寺。依教焚尸时,“薪灭形碎,惟舌不坏”。武威人民为了纪念鸠摩罗什,建立“舌舍利塔”。 记者看到,正午时分,由于日光照射,藏经楼与罗什塔斜对,经楼门隙,塔成倒影。塔为空心,八角十二层,高32米,塔座八角,周长25米,高2米,全部条砖叠砌。塔基四周有砖砌花栏宇墙。塔底层比其他各层较高,门朝东开。塔最上层东设小龛,龛供佛像。塔顶形似葫芦宝瓶,每层都有平砖砌叠的腰檐,逐角角质翘起,风铃脆响,给人一种目眩意夺,心神清彻之感。 长住武威17年 鸠摩罗什在武威漫长的17年时间里,一面学习钻研汉语,大量接触佛学以外的汉文经史典籍,一面讲授佛经、宏法传教,为他以后从事大量的译经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学派和宗派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主持翻译或重译的经论中,《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和《大智度论》直接助长了中国大乘佛教般若学说的传播。《成实论》是成实宗的主要经典,《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三论宗的主要经典,《妙法莲华经》即《法华经》是天台宗的主要经典,《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主要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在禅法和戒律方面,《坐禅三昧经》是第一部大乘禅法经典,《十诵律》是第一部完备的汉译小乘戒律,《梵网经》是第一部大乘戒律,受鸠摩罗什影响由佛陀耶舍译的《四分律》,唐以后至今仍然是汉地通行的戒律。另外,《弥勒成佛经》和《弥勒下生经》是民间弥勒信仰的经典。 鸠摩罗什译经传教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佛学弟子,其门下弟子号称三千。优秀者有“什门四圣”(僧肇、道生、道融、道僧)、“什门八俊”和“什门十哲”。其弟子僧肇,在鸠摩罗什圆寂之后,亦精研佛法,并建立了自己的佛学思想,被后世人称为“中国玄学大师”。 就在记者追寻鸠摩罗什大师踪迹的过程中,今年二月的一天,突然接到罗什寺院住持理 ... 师的 ... ,随即又收到他传发的电子邮件。原来,经过多方求证和宗教界最新考察:龟兹在新疆境内,即新疆阿克苏库车。这里,正是当年丝绸之路西域古国龟兹所在地。汉代的西域都护府、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和龟兹都督府均建于此。因此证明,鸠摩罗什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时下,在新疆库车克孜尔石窟,就安放着鸠摩罗什铜像。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小国美女,争相为中国男人产子,国王:我们越来越像 ... 了

    汉朝自建国以来,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日渐强大。到了武帝时期,汉家男儿倾巢出赛,将匈奴...得胆战心惊。漠北之战一举歼灭匈奴主力,致使漠南无王庭。这一战不仅仅改变了汉朝和匈奴的命运,也改变了诸多西域小国的命运。西域三十六国之中,有一个国家叫龟兹。

随机推荐

  1. 宝宝名字不宜用笔画太多的字–宝宝起名

    康熙字典收字就多达4万余字。另外汉字还有笔画繁简、肥瘦、虚实之分,而且真正的常用字也只有3000多个,生僻字较多。一个名字由两个或三个字最多四个字组成,用作起名的字要注意与姓氏用字的形体上的和谐、平稳。几个原则是我们要强调的:在起名的时候,姓名中每个字笔划要相对均等;各种形体的字最好有些变化;用字要注意姓与名用字的平稳,看上去才显得整体和谐、协调。另外下面的问题尤其值得引起重视:不宜用笔画太多的字。

  2. 梦见火星

    周公解梦梦见火星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火星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驸马走私牟利,公主跪求饶命,结果还是被赐死了

    朱长安是马皇后跟朱元璋所生,属于嫡出,正因此朱元璋对她宠爱有加,亲自为她挑选了一位名叫欧阳伦的佳婿。>求情失败之后,安庆公主情急之下居然拿来了马皇后的灵牌,又跪下求情,这一下把朱元璋搞得有些恼火,但是毕竟是亲生女儿,若是儿子还能打打,女儿真是不舍得下手。

  4. 周公解梦之梦见桑椹意味着什么 – 周公解梦

    下面就让小编带您走进周公解梦之梦见桑椹意味着什么。梦见吃桑椹,预示让人感到痛苦和失望的事情。传统周公解梦里孕妇梦见自己吃桑椹,暗示你将会生下贵子。梦见桑树茂者,年必稔,事无钝;梦见桑树稀者,生息少,事反好。梦见桑树若枯,主诸事吉。利若梦桑,忧失耗。姻若梦桑,婚不了。《梦林玄解》梦桑。桑音同丧,病人梦之,殊可为虑。《断梦秘书》梦身蹲桑底。《梦林玄解》桑生屋上,主有忧。

  5. 消失的拉面馆

    ★消失的拉面馆这个故事是我从一位姓王的老司机哪里听来的。老王的这张,还吱嘎作响。靠近老王的墙上,挂着一张破旧的日立,上面的年份是:1985年。刚吃过的店就这样消失了,老王想着心里有点凉意。老王头皮发麻了,肯定就在这附近的,一间屋子怎么就平地消失了呢?对了,这不是一周前吃饭的那家拉面馆吗?从那以后,老王就再也没有在路边的拉面馆吃过拉面,他说,看到那拉面,就感到恶心和kb。。。。

  6. 由出生年份看你性格与情感

    出生尾数3的女生,性格直爽、可爱又极具开创力。出生尾数7的女生很文静,总是很小心的样子,身上散发著无与伦比的女人的气息。出生尾数8的女生,落落大方,惹人喜爱,一般都非常多情,也最容易为情所困。出生尾数9的女生,与生俱来就带着财气,她们性情固然温顺,但心底却有着非常多抱负和理想。

  7. 独斗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三大军阀的民国传奇

    独斗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三大军阀的民国传奇  有这么一个人,以一己之力,以手中的如椽巨笔,独斗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三大军阀,直至献出了生命,演绎了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民国传奇。他,就是邵飘萍。  邵飘萍生于1886,浙江东阳人,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

  8. 对经书亵渎不敬 会迅速折耗福报

    所以对经书亵渎不敬,就会迅速消耗福报,后果极为严重。应对正法的句义与经书发起恭敬,如同对待法宝一般。所以佛经中的字字句句,都饱含了世尊无量劫来求法苦行所付出的心血,因此我们如果对经书轻慢、不恭敬,就会造下深重罪业。如今的经书正是佛陀化现的文字相,是如来的法身舍利,极为尊贵,所以若以经书作抵押、买卖,或者将它放在不干净、不安稳的地方,或者跨越等,决定不合情理,而且会造下轻慢法宝的弥天重罪。

  9. 智打五更鼓

    东晋时,北府兵将领刘裕的部下檀祇,是一个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人。檀祇从睡楚中惊醒,出门正要部署抵抗,被一箭射中了大腿。可是檀祇神色不变,镇定自若地对左右的人说:“贼兵是趁着天黑才摸进来的,想要打我们个措手不及,只要去敲响五更鼓,贼兵一听,害怕天亮,肯定要跑。”果然,敌兵一听五更鼓响,以为是天要亮了,于是四散奔逃。檀祇的部队乘势追击,...死一百多人。

  10. 蜗牛听音乐打一成语 | 历史新知网

    蜗牛听音乐打一成语根据谜面分析一下,蜗牛也可以看做牛,所以谜底成语就是对牛弹琴。1只蜗牛2个问号3个音乐符号组成成语应该是对牛弹琴试试蜗牛四个字成语搜索《蜗牛的成语》找到的。蜗行牛步[wōxíngniúbù]——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蛮触之争》不知道算不算。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