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蒙古灭大理之战:忽必烈仅3个月即荡平大理,段氏皇族反而感激!

大理国可算是中国古代各边疆政权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个了,这当然要拜武侠大师金庸先生所赐,那“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的传奇曾经不知让多少或年老年少的“金粉”为之痴迷。可惜,历史中的大理国可没那么威风,其太祖段思平在云南建立大理国后,一直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关注于内政,在当时世界上不显山不露水的。>>大理国历代皇帝无论宋朝同不同意,都奉宋皇为宗主,对内往往被权臣制约,可说“南帝”做得都不怎么舒服。待传到十二代上德帝段廉义时,出现权臣杨贞义之乱,上德帝被 ... 。而另一权臣高智濂又起兵 ... 杨贞义,扶立上德帝之侄段寿辉为帝,是为上明帝。按说高家也算是霍光一类的人物,可忠臣没做多久,高智濂之子高升泰便废掉上明帝的儿子保定帝段正明(这就是《天龙八部》里段誉的伯父了,可惜没有小说里那么厉害)自立为王,并改国号为“大中”。>可能真是天佑大理,高升泰只当了一年“大中王”便一命呜呼。临死前也感到自己悖主篡位于心有愧,于是恢复大理国,立保定帝之弟段正淳(段誉的父亲,也是很窝囊的)为帝,高家则做了“中国公”,掌握实权。从段正淳起,大理国便被称为“后理国”。>>到忽必烈准备兵威相加的时候,后理国主已经传到了第八代段兴智,依然是傀儡,真正的当家人是高升泰的后人第十四代“中国公”高祥。君臣二人都没什么才能,国家衰弱不振,内忧有丽江的麽些蛮割据和建昌府段氏自立府主不听调遣,外患则有云南西部和缅甸腊戍一带的金齿诸国逐步蚕食国土。本来已经应接不暇,蒙古大军又压境而来。>蒙哥汗为了这次南征下了大投资,让名将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统领西路军,诸王抄合、也只烈统领东路军,忽必烈自领中路军并担任总指挥。三路大军共十万之众,浩浩荡荡南下大理。而忽必烈也将自己金莲川幕府中的核心人物姚枢、赵秉忠、张文谦、廉希宪等人带在身边参赞军务。>>既然那要打云南,就要路过四川,可四川此时还是南宋国土,要是硬闯就成了伐宋而不是灭大理了。于是三路大军只好取道吐蕃。吐蕃在吐蕃帝国灭亡后,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1235年,窝阔台汗次子阔端第一次用兵吐蕃,吐蕃各地大小领主在萨迦派教主萨迦班智达的斡旋下,相继归附。但还有零星领主没有臣服,忽必烈这次借道,搂草打兔子,顺便将一些桀骜不驯者征服,没等进入大理国境,先和吐蕃人打了几仗,算是热身。>1253年10月,忽必烈的中路军和兀良合台的西路军进入大理国境,来到金沙江畔。史载忽必烈驻马江边,看着滔滔江水,凝神良久,直到随从提醒才回过神来。也许是感到此番出征路途艰险,现在到达目的地,很有感触;也许看到江水奔流而感到年华易老,应尽快有所作为吧。若是忽必烈精通汉语,懂得作诗,想必会有感怀之作留下的。>>大理国主段兴智听闻蒙古军 ... 到,便想投降,这也怨不得他没骨气,虽然大理国表面上姓“段”,可自己和祖先都是权臣的傀儡,国家早就不是自己的了,何必冒险打仗呢?可“中国公”高祥却坚决主战,理由正好相反,虽然自己不是皇帝,却是“太上皇”,大理国是自己的家业,怎能拱手让人?>高祥是实权派,他要抵抗,段智兴无力反对,只能跟从。可蒙古军的战斗力超强,大理军虽然在金沙江周边诸多城寨中英勇抵抗,却无法阻挡蒙古军前进的马蹄。十二月,忽必烈的中路军抵达大理国都大理城下,而兀良合台西路军也在攻破龙首关之后在城下与忽必烈汇合。>>到了这个地步,要么投降,要么凭借倚点苍山靠洱海的大理城防负隅顽抗。可高祥却选择了最为愚蠢的方式,在斩 ... 了忽必烈派来招降的三个使者后,挟持着段兴智与自己的弟弟高和率军出城决战。这样的作为可算是自寻死路,一战下来,大理军几乎全军覆没,高祥、高和兄弟与段兴智逃走,忽必烈趁机发动攻城,原本固若金汤的大理城一夜之间就被蒙古军占领。>在搜索典册图籍过程中,三个使者的尸体被发现,忽必烈勃然大怒,想要屠城。张文谦、姚枢、刘秉忠等人急忙劝谏:“ ... 使拒命者,其国主耳,非民之罪。” 忽必烈对他们一向言听计从,于是下令不许军队进城抢掠,大理国三百年的文明精华才算得以保存。>>国都拿下了,可国主和权臣还没有抓获。这时,东路军也赶到了,于是忽必烈派大将也古率军追击大理国君臣,在姚州(今云南姚安)将高祥、高和兄弟斩 ... ,段兴智逃到陪都善閳(今云南昆明)。主宰大理国一百多年的高氏灭亡,大理国也就没有了主要抵抗力量。1254年春,忽必烈留兀良合台继续追击段兴智和征讨不愿臣服的部落,并任命刘时中为宣抚使治理民政,自己率主力北返。是年秋,兀良合台攻陷善閳俘虏段兴智,并将之送回漠北草原面见蒙哥汗。蒙哥汗表现的很大度,不但没有 ... 他,还赐给金符让他回云南帮助招抚其他部落。段兴智回国后全力帮助蒙古军平定云南各地,蒙哥汗大喜,赐他“摩诃罗嵯”称号(此为梵语,意思是“大王”),并让他管理云南各族。段氏近两百年被权臣架空,倒是在亡国之后有了实权,其太祖段思平要是地下有知,是该欣慰还是该苦笑?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蒙古灭大理之战:忽必烈仅3个月即荡平大理,段氏皇族反而感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佛说轮轮王五道罪福报应经

    以夙生轻慢人故。以夙世不喜听受经法故。如来说此经已,五百比丘漏尽结解,七百比丘尼得须陀洹道,八百罗汉得菩萨道。

  2. 广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广”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广种薄收——薄:少。比喻实行的很广泛,但收效甚微。广厦万间——厦:大屋子。广土众民——土地广阔,人民众多。广开言路——言路:进言的道路。广结良缘——多做善事,以得到众人的赞赏。广见洽闻——洽:广博。广寒宫里的仙子——嫦娥。广夏细旃——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毡毯。广譬曲谕——指多方晓谕,委婉开导。广开才路——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3. 梦见光线

    周公解梦梦见光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光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僧格林沁将林凤祥救活后,为什么最后又死了?

    不过,面对林凤祥及其北伐军,僧格林沁狂不起来,所部蒙古骑兵屡次被击败。援军战败后,林凤祥的处境更加不妙,僧格林沁率大军将连镇团团包围,并挖掘运河,水淹连镇,妄想困死北伐军。很遗憾,叛徒施绍垣出卖了林凤祥,他告知清军林凤祥之位置,并充当引路人。林凤祥被俘虏时已奄奄一息,清军将他救活后才押解到北京,然后将其凌迟处死。

  5. 为何梁山好汉们都服宋江?专家:看看宋江如何收服李逵,就明白了

    有读者在读《水浒传》时,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宋江只不过一个小县城的小官吏,为什么有那么强大的号召力,以至于梁山好汉都愿意追随他?很多人因憎恨宋江接受招安,而忽视了宋江这个人。看看宋江是如何收复李逵,如同教科书一般。初次见面,宋江就能判断李逵和武松的不同,这种能力真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水浒传》中的宋江一直展现出“老实人”一面,这是最大的误解,我们都把宋江想简单了。能不让梁山好汉折服吗?

  6. 夏原吉简介 夏原吉后代 夏原吉的儿子

    夏原吉夏原吉出生湖南湘阴,是明朝初年名臣,他幼年丧父,于是致力于学问以赡养母亲,得明太祖朱元璋看中而开始走上仕途,后与蹇义并称于世,辅佐两朝帝王成就仁宣之治。夏原吉简介>夏原吉,字维喆,湖南省湘阴人,明初重臣。靖难之役后,明成祖即位,委以重任,与蹇义并称于世。明宣宗宣德五年卒,年六十五岁,赠太师,谥忠靖。>夏原吉后代夏原吉的儿子>夏瑄,夏原吉子,其先德兴人,后居湘阴,是明朝的一名官员。

  7. 形容光明的成语_猜成语网

    背暗投明——炳如日星——不愧不怍——昏镜重明——暧昧之情——明明白白——百星不如一月——波光粼粼——拨云见日——不见天日——不愧不作——丹青不渝——灯火辉煌——高山景行——光明磊落——鬼鬼祟祟——鬼头鬼脑——昏镜重磨——襟怀洒落——襟怀坦白——襟怀磊落——开云见日——明人不做暗事——明媒正娶——漆黑一团——弃暗投明——衾影无惭——如日方升——山明水秀——水秀山明——堂堂正正——阳关大道——行不由径

  8. 念佛的鹅(图文)

    大众念经时,鹅就乖乖地在一旁看和听;大众绕佛的时候,鹅也跟着绕佛,久久都没有改变这种情形,大众看了都欢喜它们。它们听到大众僧念佛的声音,就振动翅膀,高声鸣叫,看似很欢喜的样子。雌鹅的羽毛与身形都没有异样,大众以一个小木盒将雌鹅装殓起来,将它埋葬于寺外。

  9. 阎罗王!您抓错人了吧

    所以见到阎罗王,也不等阎罗王开口,便说:“我们是学佛人,平时念佛,我们应该到净土才对,怎么会到这里来?是不是抓错人了?”>阎罗王也相当尊重修行人,世间修行有成的修行人,阎罗王都知道。>等查完之后,阎罗王气定神闲的回答:“他们没有抓错人,你们的确要带到这里。”>阎罗王就把这个道场的修行人的成就,一一说给他们听。

  10. 后稷教民稼穑的过程

    后稷教民稼穑的过程  后稷教民稼穑的过程稼穑的意思就是种庄稼、收庄稼。后稷像相传在很久以前人们只能茹毛饮血,对于吃的都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现成的,并且在自然界中,可供人  后稷教民稼穑的过程  稼穑的意思就是种庄稼、收庄稼。  相传在很久以前人们只能茹毛饮血,对于吃的都是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