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黄维的身份是什么 ... 高级将领黄维简介

黄维(1904年-1989年),字悟我,出生于江西贵溪一农户家庭。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缅甸反攻等,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勋。在淞沪会战号称“血肉磨坊”的罗店战役中表现神勇。曾任十二兵团司令长官,俗称“黄维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1975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赦,后任全国政协 ... 致力于军史研究。1989年3月20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人物生平>黄埔军校>1904年2月28日黄维出生于江西贵溪盛源乡农家,父早逝。黄维早年毕业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后因经济拮据他考入鹅湖师范,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回乡任小学教员。>1924年,因在学校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与当地乡绅交恶而被迫弃职离乡。经方志敏安排,找到 ... 江西地下省委负责人赵醒依,由他做为介绍人进入黄埔军校一期,和陈赓等成为同班同学。>毕业后,黄维在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和与直系军阀孙传芳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所以他也很快得到提拔。>1927年随着国共之间的分裂,黄埔一期的学生也走向不同人生道路,黄维与宋希濂、杜聿明、郑洞国等人仍然追随“校长蒋介石”,而陈赓、徐向前却选择了 ... 。>1929年,到 ... 军事 ... 会参谋本部主办的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学习。三年后毕业仍回到第十一师,得到当时任第十八军军长的陈诚的厚爱和信任,被提升为第三十一旅旅长。>>1932年,黄维在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后,回到第11师,当时任第18军军长的陈诚对他非常赏识。黄维由此也被视为陈诚“土木系”的一位重要将领,34岁那年,黄维担任了18军军长。>1933年3月,参加了蒋介石发动的对中央红军的第四次“围剿”。失败后,奉令开往崇仁,担任防守任务,并升为第十一师副师长。5月,蒋介石又直接组织指挥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7月,第十八军编制装备改革,黄维就任第十一师师长,到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受训期满,率部在黎川附近的樟树、横村地区与红军作战。>1934年10月,红军突围 ... 后,他率第十一师留在韶关、大庚岭一带,担任“清剿”任务。>1935年7月,第十八军各师进入浙江境内,担负"肃清"在浙西南地区红军的任务。>抗战时期>1937年,奉命赴德国深造,原定一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被提前召回国。>1937年,9月下旬,黄维接任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师长职,率部抵抗。淞沪抗战时的罗店之战是黄维的成名之战。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生生守了一个星期,打到最后黄手下的三个团长,一人战死二人重伤,师部除一个电报员,连文书、炊事员都拿枪上去了,战后整编,活着的人连一个团凑不上。 当时,国府的宣传机构曾大肆宣传黄师长的忠勇可嘉。不过事后,也有不少人说当时黄的指挥死板僵硬,“书呆子黄维”的名声就此落下。淞沪会战后,他奉令率部转到皖南山区。>>1938年,升调第十八军军长,在赴江西途中受蒋介石召见。召见时蒋介石送他一张照片留念,并将黄维的号“悟我”改为“培我”。武汉会战。他将第十一师、第六十七师部署在九江至南昌的南浔路德安地区一带。9月1日,日军第九师团一部乘第三十集团军部署未定,突破阵地,沿瑞德公路窜扰南浔路之马回岭。黄维率第十八军协同其他部队对其逐次截击、堵击,在马回岭与日军展开激战,使日军迂回德安的企图彻底破产。>1939年,日军攻占越南后,在滇越边境集结兵力,企图进攻云南,严重威胁我国西南各省。黄维继任第五十四军军长(第54军属于中央军精锐劲旅,装备优良,下辖三个师,第14师阙汉骞部、第50师杨文瑔部、第198师王育瑛部),由昆明赶赴滇越边境驻防,率第五十四军抗击日军入侵。第五十四军隶属于第九集团军,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与黄维有矛盾。不久,蒋介石调黄维任军事 ... 会中将高参。黄维遂由昆明偕妻子儿女回到故乡江西贵溪。>1944年,日军侵入贵州,直接威胁着当时的陪都重庆。 ... ... 为扩大兵源,号召知识青年从军入伍。蒋介石将“军事 ... 会督训处”改组为“知识青年从军青年军编练总监部”,总部设在重庆,由黄维任副总监。黄维主持工作一年多,培训学员达五六千人之多。日本投降后,青年军分编为三个军。>解放战争>1946年6月,黄维被委任为第三十一军军长,并奉命率部赴台湾省。部队到福建集中后,又改调浙江余杭和绍兴地区,实施预备军官训练。但因广大青年不愿打内战,所以这次征集青年军的工作远没有第一次那样顺利。>1947年春,黄维被调到国防部联勤总部任副总司令。秋天,又到武汉筹备创办新制军官学校,任校长。这个学校是根据美国顾问团的建议而成立的,准备仿照美国西点军校的体制建校,培养 ... 陆海空三军军官。>>1948年11月6日, ... 发起淮海战役。徐州“剿总”司令刘峙严令黄维兵团快速向徐州集中。黄维遂率第十二兵团于8日由驻马店出发,经蒙城、宿县向徐州靠拢。一周后,到达阜阳。20日上午到达浍河以南地区,发现 ... 已经沿浍河占领阵地,黄兵团再前进已不容易。遂将兵团司令部进驻南坪集。此时, ... 乘虚占领蒙城,切断了第十二兵团的退路。25日, ... 在双堆集地区将运动中的黄维兵团四面包围。>1948年12月15日,第十二兵团除副司令胡琏等人逃脱外,整个兵团彻底覆灭。>改造生涯>黄维被俘后,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他刚到功德林时一身患有五种结核。经医护人员四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症得到了根治。>1975年12月,黄维获得特赦。随即被安排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 ... 会工作,任文史专员,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很关心家乡的建设事业,几次回家乡探亲。>>1983年,他出席了第六届全国政协会议,被选为常务 ...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他专门撰写回忆文章,表达了对当年同甘共苦,如今还在台湾省的老同学的怀念之情。他在给老同事的信中写道:“祈求祖国统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统一早日实现,我当亲赴台湾省和你们把酒言欢。”>1985年秋,黄维回到家乡贵溪。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黄维的身份是什么 ... 高级将领黄维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 连续作战19天,攻占20座城池歼灭马家军1万余人

    1949年7月28日,...第一野战军猛打猛追,终于在固关地区追上马家军骑兵14旅。一野第1军的主攻师和第7军20师前后合击,先外围后中央,占据两侧高地有利地形以火力猛射敌人。激战到下午,终于大部歼灭了青马骑兵14旅及248师1个骑兵团,缴获战马2000多匹。经19天作战,第一野战军歼灭二马军万余人,解放了陇东、陇南重镇平凉、天水及县城20座,割断了二马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继续进迫兰州、西宁、银川的有利态势。

  3.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4.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5.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6.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7.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8. 「说谍」突破伪满的‘钢铁国防线’的 ... 情报战线领导人钟子云

    1934年,上海...中央留守的机构组织遭到...特务机关破坏,满洲省委和哈尔滨特委与...中央失去了联系,加之东北业已沦陷,由上海经哈尔滨、满洲里去苏联的交通线中断。

  9. 曾暴打黄金荣的"民国公子"卢筱嘉,后来结局如何?

    1920年的某晚,彼时的上海滩法国巡捕房华人督查探长,「”通吃”江湖的上海滩大佬黄金荣,正在他为情人露兰春搭建的「”共舞台”里悠闲看戏。却不料突然一队士兵闹哄哄闯入,当场把黄金荣捆了塞车里,直接押到了淞沪护军使何丰林的公馆里。满头雾水的黄金荣,在何公馆地牢里活活关了两天,接着又被拉了出来。然后当着何丰林的面,一个暴怒的公子哥当场啪啪甩了黄金荣两个耳光,外加一声怒喝:「”这是老子还你的”。跺一脚上海

  10.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随机推荐

  1. 梦见二重奏_周公解梦梦到二重奏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二重奏好不好

    做梦梦见二重奏好不好?梦见二重奏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二重奏的详细解说吧。梦见买鞋子_周公解梦梦到买鞋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买鞋子好不好梦见聆听二重奏,对于恋人来说,预示平静安宁的生活。梦见听到二重唱,预示从远方亲友传来的坏消息。但郁闷不会太久,因为新的快乐将取而代之。

  2. 管道升的子女后人 如何评价管道升

    管道升管道升作为元代出色的女画家、书法家,她年少时就开始学习书法,天赋高又努力,与赵孟结婚后,两人相得益彰、珠联壁合。管道升与赵孟的子孙后代也人才辈出,三代中出了七个画家,其中外孙王蒙也是受了她的启蒙。管道升的子女后人>长子赵亮,至大四年病逝。>如何评价管道升>管道升相夫教子,传承书香画艺,栽培子孙后代,“赵氏一门”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个大画家。她无愧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伟大女性之一。

  3. 远征军血战同古

    没等后面的日军调头,埋伏在两侧的中国远征军前哨部队,各种火器齐声怒吼,三百多名鬼子全部被歼,这是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后,首战同古,拉开了激战的序幕。同古的这场血战已不可避免。>>残暴、疯狂的日本强盗在中国抗日远征军的英雄们面前,除了扔下一千多具尸体,却没能夺到同古一寸土地。

  4. 抟沙嚼蜡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tuánshājiáolà。

  5. 判若鸿沟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pànruòhónggōu【解释】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例子】从此之后,中国文坛新旧的界限,判若鸿沟。(鲁迅《伪自由书·后记》)【相关】百度“判若鸿沟”

  6. 杞天之虑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ǐtiānzhīlǜ【解释】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亦省作“杞虑”。【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杞天之虑”

  7. 【旅魂】的意思是什么?【旅魂】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旅魂lǚhún1.犹旅情。唐·黄滔《经安州感故郑郎中》诗之二:「旅魂频此归来否,千载云山属一游。」清·朱茂晖《哭谭礼部元孩》诗:「旅魂招未得,何处望乡关。」清·叶廷琯《鸥陂渔话石唯庵残稿》:「我亦亲恩矢报者,白云天远旅魂孤。」旅魂的拼音lǚhún旅魂是什么意思旅魂lǚhún1.犹旅情。

  8. 带有弹字的成语 | 历史新知网

    带有弹字的成语对牛弹琴、弹指之间、老调重弹、弹尽粮绝、枪林弹雨、弹无虚发、弹丸之地、糖衣炮弹、见弹求鹗、丈夫双泪不轻弹、古调不弹、跌弹斑鸠、冯驩弹铗、蕞尔弹丸、古调单弹、弹丸黑子、弹筋估两、男儿有泪不轻弹、弹剑作歌、硝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9. 三个糊涂虫

    >一天,阿凡提骑着驴进城。有三个小伙子坐在桥头上聊天,阿凡提按照习惯向他们施礼,并问了一声“萨拉姆”,就走过去了。吵着吵着三人打了起来。这时,又有一个老头走过来,劝他们还是去问问阿凡提。三个小伙子你追我赶地追上阿凡提,抢着问他到底是给谁施的礼。>“小伙子们,”阿凡提笑了笑说:“你们当中谁是没事干的糊涂虫,我就是给谁施的礼。”

  10. 著书立说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ùshūlìshuō【解释】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例子】【相关】百度“著书立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