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色如翠玉吉州绿北宋时期的江西境内,不但景德镇湖田窑烧制的玲珑剔透、质地如玉的影青釉瓷器深受赞誉,而且吉州永和窑烧制的剪纸帖花、褐彩画花、刀笔刻花等黑釉窑变瓷器也名扬遐尔。其中因烧制工艺难度大,产量稀少的吉州绿釉器至今仍未被古陶瓷研究者和收藏鉴赏者所全面认识。现将本人收藏多年的一件吉州窑绿釉印花碗的基本特征描述如下,供同好者鉴赏和探讨。
色如翠玉吉州绿
北宋时期的江西境内,不但景德镇湖田窑烧制的玲珑剔透、质地如玉的影青釉瓷器深受赞誉,而且吉州永和窑烧制的剪纸帖花、褐彩画花、刀笔刻花等黑釉窑变瓷器也名扬遐尔。其中因烧制工艺难度大,产量稀少的吉州绿釉器至今仍未被古陶瓷研究者和收藏鉴赏者所全面认识。现将本人收藏多年的一件吉州窑绿釉印花碗的基本特征描述如下,供同好者鉴赏和探讨。
此碗(如图)口径19.3厘米,高7.3厘米,足高1.5厘米,足径5.8厘米。从其造型上看,浅弧腹,阔口撇沿,圈足较高,也正是因为底足稍高,才避免了口腹宽广所形成的低矮之感。不但视之美观,而且使用时端放方便;从釉水上看,碗内外满施绿釉,开极其细碎密集的小纹片,若不借助放大镜,肉眼不易看清。釉面质感莹亮柔润,纯净细腻如翠玉一般;从纹饰上看,碗内釉下印有四朵盛开的缠枝牡丹,花朵肥硕,花头或朝上或朝下,间隔对应,花叶穿插其中。整体画面给人以密不透风却又密而不乱的感觉。印纹清晰凸起,立体感强。凸起部位釉薄见胎,几乎成白色,凹入部位因积釉而成深绿色,两者相比,有浓有淡,有明有暗,色差鲜明,层次丰富。印纹线条婉转圆润,流畅灵动,仿佛能见出和谐的节奏韵律。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碗内底中心积釉厚重,浓绿似墨,可以明显看出积釉处成斜坡状,一侧高(厚)一侧低(薄),这是依山而建的斜坡式龙窑所烧碗内心常见的特有现象,也是鉴定古代龙窑所烧碗类器物真伪时要查验的细节特征之一。碗外壁无纹饰,仅在腹的中上部刻划阴线弦纹一周,阴线内积釉而成墨绿色,很是醒目;从胎质及底足工艺上看,所见胎土细腻致密,烧结度很高,色泽呈浅淡的土黄色。圈足整体看上去显得高而细,足墙外侧垂直,内侧自上而上向外斜着挖削,成外撇状。
南宋 吉州窑绿釉印花高足碗
综观这件吉州窑绿釉碗的上述基本特征,不难看出同时期著名的定窑装饰艺术手法对吉州窑的影响。定窑印花纹饰精细严谨,以华丽繁缛取胜。然而层次布局过分追求整齐对称,所以显得机械刻板。吉州窑的印花纹饰从技法到表现形式都明显地与定窑印花一脉相承(如图),由此可见吉州窑的制瓷艺人非常善于借鉴吸收同时代各著名窑口的优秀装饰艺术手法,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形成并丰富了自己装饰艺术技法,拓展了产品的类别。唯其如此,方使得我们今天这些后来人能透过此碗,不但能欣赏吉州窑绿釉印花艺术的璀璨,而且也能感受到它所折射着的定窑印花艺术的辉煌与魅力。
南宋 吉州窑绿釉印花高足碗(侧面)
南宋 吉州窑绿釉印花高足碗(侧面)
南宋 吉州窑绿釉印花高足碗(里内)
南宋 吉州窑绿釉印花高足碗(底足)
南宋 吉州窑绿釉印花高足碗(足)
北宋 定窑白釉印牡丹花大碗
北宋 定窑白釉印牡丹花大碗(侧面)
北宋 定窑白釉印牡丹花大碗(底足)
北宋 定窑白釉印牡丹花大碗(胎)
北宋 定窑白釉印牡丹花大碗(细部)
北宋 定窑白釉印牡丹花大碗(细部)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