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一个政权的发展除了这些因素外,外交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蜀汉集团里,除了诸葛亮,还有哪些了不起的外交官呢?3诸葛亮诸葛亮作为蜀汉集团的外交官,应该说是很知名了,《三国演义》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成功说服孙权共同抵抗曹魏的南下。蜀汉政权的稳固,离不开文臣武将开阔疆土、治理国家的功劳,也离不开这些外交官的奔波与奉献,这些我们都不应该忽略。

乱世出英雄,在三国这段动荡的历史里,出现了很多英雄豪杰,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经典的故事。刘备所创办的蜀汉集团里, ... 上有五虎将为代表、内政上有蜀汉四相、计谋上有庞统、法正。一个政权的发展除了这些因素外,外交也是非常重要的。以蜀汉的国力,如若同时与曹魏,东吴交战,想必也难延续42年的国祚。那么,在蜀汉集团里,除了诸葛亮,还有哪些了不起的外交官呢?下面我们按照时序来进行逐一介绍。 蜀汉四相 1 孙干 公元200年,刘备离开曹操,前往投靠袁绍,派孙干前去结盟。孙干的游说是成功的,袁绍出城迎接了刘备。 2 糜竺 公元201年,刘备离开袁绍,前往投奔南边的刘表。派遣糜竺、孙干前去游说,结果也是成功的,刘表也同袁绍一般,在郊外迎接了刘备。 孙干、糜竺都是初期就跟随刘备的谋臣,同时期吕布也曾投奔过多个势力,但基本是到了哪里,哪里都讨厌他;而刘备也是碾转于多个势力之间,却大家都很接纳他。这和刘备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有关,但是也离不开这些外交官的周旋与游说,他们为刘备的投奔提前营造良好的环境。 3 诸葛亮 诸葛亮作为蜀汉集团的外交官,应该说是很知名了,《三国演义》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成功说服孙权共同抵抗曹魏的南下。他是孙刘联盟的缔造者,后续的55年里,可以说蜀汉在外交上,都是在贯彻落实连吴抗曹这一外交方针。 诸葛亮 4 马良 马谡的兄长,很有才华与名气,在诸葛亮后也层出使东吴,收到了吴主孙权的恭敬接待。 5 简雍 公元214年,刘备军将刘璋围困于成都,刘备派简雍前去游说刘璋投降。而后刘璋同简雍一同坐车出城投降。简雍可以说是刘备最早的谋士,比孙乾和糜竺还早就跟随了刘备,经常担任刘备的说客出使。 6 邓芝 公元223年,夷陵大战后,蜀汉元气大伤,刘备病逝,蜀汉与东吴关系十分紧张。对于这个时候的蜀汉,非常需要一个人前去出使东吴,与东吴修好,重建联盟关系。这个时候邓芝站了出来,前往出使东吴。此次出使,孙权没有立刻接见邓芝,在演义中甚至架起一口大锅来恐吓邓芝,但是邓芝不为所动,向孙权晓以利弊,最终说服和孙权,两国重归于好。孙权也非常欣赏邓芝为人正直、直率的品格,说下了"和合二国,唯有邓芝"的高度评价。 邓芝 7 费祎 公元225年,费祎出使东吴,重申盟约关系,东吴大臣有意刁难费祎,但费祎均能据理答辩。宴席期间,东吴群臣灌他酒。孙权趁费祎酒醉,想问他一些蜀汉的国事,费祎没有回答,但是都记了下来,在回去后将问题一一进行整理回答,孙权对费祎的所作所为也感到赞赏,料定费祎今后将成为蜀汉的重臣,甚至将自己的佩剑赠予费祎。 费祎 8 陈震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陈震受命前往恭贺,孙权升坛歃盟,发誓要和蜀汉二分天下,这以举措再次巩固了两国的盟友关系。 9 宗预 公元235年,诸葛亮病逝后,为了维持汉、吴联盟,出使东吴,稳定了联盟关系。宗预的耿直得到了孙权的认可和敬重。公元247年,宗预再次出使东吴,孙权拉着他的手,感伤的说,你一直奉命来交好两国,但是现在你我对已经老了,恐怕以后再也不能相见了。然后便赠送宗预一颗大珍珠道别。后来蜀汉董厥出使东吴,孙权患病不能亲自接见,但还仍会问宗预和董厥的比较,其上心程度可见一斑。 蜀汉政权的稳固,离不开文臣武将开阔疆土、治理国家的功劳,也离不开这些外交官的奔波与奉献,这些我们都不应该忽略。 文中所述皆为笔者个人见解,不到位之处,还望大家斧正。
本文标签:诸葛亮刘备孙权三国蜀汉五虎将历史费祎邓芝宗预赤壁之战东汉军师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