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历史智慧:社会秩序的真相,不得不面对的冰冷残酷

我们在前面一系列文章中,详细介绍了晋国四卿之间相互博弈斗争的故事。今天做个整体的回顾,探讨一下,身在局中应该持有怎样的博弈策略。 第一阶段,智氏强大,智伯野心膨胀,想要代晋自立。采用谋士絺疵的计谋,假托与越国争霸,借晋侯之名,分别向三家征地百里充作 ... 。在这一计谋下,韩氏,魏氏先后割让了土地。赵氏不肯割让。于是智伯以赵氏不奉君命为理由,邀请韩氏,魏氏,约定灭赵共分其地,三家共同出兵讨伐赵氏。见文章历史智慧:做局高手这样玩,让吃亏的人有苦说不出 第二阶段,智伯率领三家兵马,攻打赵氏,赵氏退守晋阳,战局僵持。智伯引晋水灌晋阳城,晋阳城快被淹没,赵襄子派谋士张孟谈进行策反活动。张孟谈与韩虎讲述了韩魏二家跟智伯合作的风险以及跟赵氏合作的利益。韩虎心动,与魏驹商议,魏驹也有意与赵氏合作。只是事关重大,未下决心。见文章历史智慧:关键对话这样进行,套路简单,功效强大 第三阶段,智伯种种嚣张,自大的表现。触动了韩魏二人紧绷的神经,促使二人下了最终决定:联合赵氏,反攻智伯。智伯在三家联合反攻下,没有准备,战败被 ... ,宗族被灭。见文章历史智慧:处世不够成熟?血泪教训帮你成长 在每一个阶段中,其实都充满了四大家族的博弈过程,实力不同,所处位置不同,采用不同的博弈思维和具体策略。 第一阶段中,智伯高举与越国争霸的大旗,假传晋侯命令,让三家各自献出百里土地以资 ... 。智伯当时实力最强,他的博弈思维是:持续扩张,削弱对手。这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弈思维,晋国地盘就这么大,智伯想要的土地资源,全部都要取自其他三家,自己要想赢,其他三家必须要输。但是他具体的行为,却包装成正和博弈,即引进第三方作为对手:与越国争霸,提升晋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作为晋国的卿士,也会获得红利。不得不说,智伯这一手玩的漂亮,本质是零和博弈,想要侵占别人的土地,却将意图包装成正和博弈,让其他三家有苦难言。 韩赵魏三家处于弱势。智伯提出了游戏规则,其他三家对智伯的伎俩心知肚明,但是无法说破,三家会怎么玩?三家之间也存在博弈啊。 韩氏认为,智伯这样明火执仗的抢地,三家之中,必定会有一家不能忍受,公然与智伯对抗。这样,自己就能置身事外,虽然暂时失去 百里土地,但有可能坐收渔翁之利,有机会收获比百里土地更大的利益。韩氏的博弈思维,有点像囚徒困境:多方面临损失,总有一方会承受不住损失,比的是看谁首先承受不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对智伯来说,是乐于看到的。如果三家都有这样的思维模式,智伯就能白白得到三百里土地。所以韩式的博弈策略,看似自己风险小,但总体而言,风险很大,这是变相的绥靖政策。 魏氏认为,智伯这样贪婪的侵占别人的土地,会助长他骄傲的气焰,会引发他人的恐惧和愤怒。当他骄傲到极点而其他各方因为愤怒到极点联合起来对抗智伯时,智伯会失败。同样是同意割让土地,魏氏的思维和格局就要比韩氏高。魏氏明白,要想最终保全自身,势必要弱势的三家联合起来,对抗强势的智伯。三家联合,对抗智伯,这对三家来说,才是正和博弈:即通过三家的合作,能够消灭威胁三家的共同敌人,并能获取敌人的资源,实现共赢。只是魏氏认为联合的时机不够成熟,因为智伯还没有骄傲到疯狂,三家也没有愤怒到极点。所以魏氏也是割地,绥靖,妥协,坐视智伯强大。魏氏的策略也很危险,如果三家持续被削弱,到一定程度后,即使三家联合起来,也不一定能够对抗智伯。 赵氏直接拒绝了智伯的要求。赵氏站了出来,韩氏的博弈策略生效了,将祸水暂时性的引到赵氏头上。 所以在第一阶段的博弈中,智伯胜出。韩/魏妥协,献出了百里土地,但是可以和智伯一起攻打赵氏,有希望瓜分赵氏土目标上地,在短期目标上,也是博弈策略的小胜。赵氏成为众矢之的,是第一阶段的输家。 第二阶段,赵氏被逼到生死一线间。这个时候,才悟出取胜的博弈战略:必须策反韩魏,只有联合韩魏,才有胜出的机会。只是,韩魏两家所处局势毕竟和赵氏不同。韩魏两家当前没有感受到威胁,而且马上面临瓜分赵氏土地的利益。韩魏两家的倾向,决定胜利的天平倾向于智氏还是赵氏。在这个阶段,智氏和赵氏都应该极力笼络韩魏才是。赵氏表现出了最大的努力,智伯并没有做出巩固三家联盟的有效措施。 第三阶段,智伯面临即将取得的胜利,忽略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即使在谋士絺疵多次提出预警的情况下,仍然盲目自信,并且出言不逊,让韩魏感受到了极大的生存威胁。在这个阶段,智伯心态失衡,头脑里没有一丝博弈思维。痛失好局,功亏一篑。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几点: 第一,团体内部的博弈,本质上都是零和的。因为资源总体是有限的,自身要扩张,前提就是对手被削弱。处在团体头部的势力,都是对这一本质深信不疑,并且会坚持零和博弈。 第二,头部势力,想要兼并其他势力,虽然心中明白博弈的本质是一个零和的,但必须要包装出一种跳出团体高度,在更高格局上看来是正和博弈的计划。这样才能避免所有的弱势力量团结起来对抗自己,否则,自己会输掉零和博弈。 第三,弱势势力,也必须明白,这场游戏最终是零和的,但可以通过局部的联合,实现局部的共赢,即局部的正和博弈。弱势势力通过联合,共同消灭强势的对手,联合体之间是正和的,总体还是零和的。在消灭强势对手后,弱势力量会出现短暂的均势,均势局面维持时间或长或短,但总会有一方会脱颖而出,打破均势。领先的一方,仍旧会采取策略,进行下一轮的零和博弈。直至团体内部,实现统一。晋国末期的过程如此,战国七雄的结局也是如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也是如此。不同的是,你把这个团体定位为和,格局多大而已。 因此,社会竞争本质是零和的,正和只在局部,只是短期的,你同意吗?你可以高唱合作共赢,但是你心里,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一本质。

历史智慧:社会秩序的真相,不得不面对的冰冷残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历史智慧:社会秩序的真相,不得不面对的冰冷残酷

    韩氏认为,智伯这样明火执仗的抢地,三家之中,必定会有一家不能忍受,公然与智伯对抗。魏氏认为,智伯这样贪婪的侵占别人的土地,会助长他骄傲的气焰,会引发他人的恐惧和愤怒。赵氏成为众矢之的,是第一阶段的输家。赵氏表现出了最大的努力,智伯并没有做出巩固三家联盟的有效措施。第三阶段,智伯面临即将取得的胜利,忽略了可能存在的风险。

随机推荐

  1. 「 ”发朋友圈集赞,满20个再走”广州交警放大招!网友:这波操作亮了

    这回用的工具竟然是:朋!

  2. 梦见通缉令

    周公解梦梦见通缉令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通缉令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严光的生平_刘秀与严子陵_严光的学问_严光沽名钓誉_严光的评价_严光后人

    严光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后卒于家,享年八十岁,葬于富春山。严子陵这种不慕富贵,不图名利的思想品格,一直受到后世的称誉。刘秀思贤念旧,就下令按照严光的形貌在全国查访他。司徒侯霸与严光是老相识,派人送信给严光。严光不说话,将书简扔给送信的人。严光睡熟了把脚压在刘秀的肚子上。严光八十岁时,在家中去世。

  4. 食物禁忌大全:豆类

    豆腐忌小葱:豆腐含钙,小葱中含一定量草酸,二者共食,结合成草酸钙,不易吸收黄豆忌猪血:同食会消化不良黄豆与酸牛奶相克:黄豆所含的化学成分会影响酸牛奶中丰富的钙质的吸收黄豆与猪血相克:同食会消化不良毛豆与鱼相克:同食会把维生素B1破坏尽[美食杰]红豆与羊肚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豆浆与蜂蜜相克:豆浆中的蛋白质比牛奶高,两者冲对,产生变性沉淀,不能被人体吸收豆浆与鸡蛋相克:阻碍蛋白质的分解豆浆与药物相克:

  5. 【嗹马】的意思是什么?【嗹马】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嗹马」在《汉语大词典》第3866页第3卷460嗹马liánmǎ国名。清·余继畬《<瀛环志略>凡例》:「各国正名,如瑞国当作瑞典,嗹国当作嗹马。」嗹马的拼音liánmǎ嗹马是什么意思★「嗹马」在《汉语大词典》第3866页第3卷460嗹马liánmǎ国名。丹麦王国的旧译名。

  6. 拓跋宏为了迁都,都用了哪些办法?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拓跋宏为了迁都,用上了一个“绝招”让群臣们全都无法反对!拓跋宏在公元471年继位,年仅5岁,所以由他的祖母冯太后掌权。终于,在一个多月之后,拓跋宏的大军抵达了洛阳,而这一路的艰辛也让大臣和士兵们叫苦不迭,因为很多大臣都没走过这么长的路上,而且又是雨又是泥,一个个的都成了泥人。而拓跋宏听到劝谏之后,不由得内心暗喜,因为他的目的达到了。

  7. 怀念父亲

    怀念父亲感悟精选一:思念父亲今夜又无睡意,思念父亲的情绪久久挥之不去。怀念父亲明天就是您去世十年的祭日了,亲爱的父亲,您在天国还好吗?父亲对三个女儿要求十分严格,而对邻居却和蔼可亲。更让我不能忘怀的是父亲应对咱们家一次次人生失败后的无奈。应对父亲的一声长叹。

  8. 历史学家唐德刚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

    >唐德刚是胡适的门生,从事写作和杂志编辑工作,与顾维钧、张学良、李宗仁等历史中人交往颇多,成为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唐德刚先生所总结的诸多历史经验同人生哲学无异。唐德刚认为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抗日,使其避免了“身败名裂”。>唐德刚对原汁原味的历史材料十分感兴趣。唐德刚并没有将民间史学美化到不着边际的地步。唐德刚的历史见解对于我们校正“成见”,达致澄明有很大好处。

  9. 唐朝第一名将李靖,还为唐朝灭了4个国

    >>此后他就跟随了李唐,成为了大唐的人,...当时确实没有看错人,而他之后也为唐朝做了卓越的贡献,先后灭了4个国家。>他的一生功劳众多,被封为宰相,为唐朝做了很多重要贡献,在他晚年卧病在床时,...还曾亲自去看望过他,不久他就逝世了,享年79岁,因为功劳众多也被誉为唐朝第一名将。

  10. 橄榄园里的“金子”

    因为他们不知道金子藏在地下的哪块地方,三个人一致同意排成一行,一起从果园的这一头挖到那一头,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挖到金子,大家平分。他们从果园这里挖到那里,没有找到,又挖回来,果树周围全部挖遍了,没有找到那罐金子。卖完果子,三个儿子赚了整整一罐金子。他们从果园里得到这么多钱之后,突然明白了自己父亲所说的“果园里藏有金子,想要,你们就去挖”这句话的含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