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文名: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外文名:Ulysses Simpson Grant

国 籍:美国

民 族:美利坚民族

出生地:美国俄亥俄州波恩特普里山特

出生日期:1822年4月27日

逝世日期:1885年7月23日

职 业:军事家,政治家

毕业院校:西点军校

信 仰:基督新教

主要成就:作为联邦军总司令战胜南部联盟军

   胜利结束南北战争

   美国第十八任总统

代表作品:《格兰特回忆录》

政 党:共和党

性 别:男

绰 号:常胜将军

原 名:海勒姆·尤里西斯·格兰特

小 名:勒斯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常胜将军

  1843年毕业于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参加过美墨战争。在1854年退役。内战爆发后,在伊利诺伊州加利纳协助招募和训练部队。后任志愿军团长、旅长,在西部战场作战。1862年2月率部攻占南部盟军据守的亨利堡和多纳尔森堡,威名大震,擢升为少将。同年4月在复洛会战中重创南军。

  1863年4—7月指挥田纳西军团采取迂回包围战术,进攻南军密西西比河畔最重要的堡垒维克斯堡,经过艰苦的外围作战和攻坚战,迫使守军投降,俘3.1万人。11月率部击败围攻查塔努加之敌。1864年3月任联邦军总司令,领陆军中将衔。随后,与W.T.谢尔曼共同制定东西战场协同作战,分割歼敌的作战计划。 5月率主力在弗吉尼亚与 R.E.李统率的南军主力决战,并命令谢尔曼进军佐治亚。 给南军以沉重打击。1865年4月2日率部攻占南部同盟“首都”里士满,迫使南军于4月9日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他具有政治胆识,认识到废除奴隶制和武装黑人的重要性;善于把握战争全局,作战指挥坚决果断;强调不惜代价主动进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破坏敌人战争潜力、为取得内战的胜利做出卓越贡献。

  1866年4月晋陆军上将。1867年8月—1868年1月任代理陆军部长。1869—1877年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政绩平平。著有《U.S.格兰特的个人回忆录》。

  超级射手

  格兰特的祖先是英国人,全家已迁移到俄亥俄州普莱曾特角从事制革业。母亲汉娜·辛普森是位农场主的女儿,1822年4月27日,格兰特出生在这个小村镇上。父亲以希腊神话《奥德塞》中大英雄奥德修斯的名字,给他取名为海勒姆·尤里西斯·格兰特。第二年全家又迁居到该州的乔治敦镇,格兰特在这个地方度过了他的童年。

  少年时期,格兰特显示出爱劳动和承担家务的才能。拖运木材,开垦和耕种土地,把农产品运回家里或到市场去卖等农家活,他都能干。据说,他7岁时会使用牲口,8岁就会做生意。有一次格兰特的父亲让他去买一匹马,临走时告诉他,可以出价20美元,最高可付25美元。到了市场,格兰特就如实地把父亲的话告诉了卖主。最后,他真的用25美元买回了一匹马。回到家里,性情粗暴的父亲并没有为多花了钱而批评他,而是教给了儿子如何讨价还价的道理。

  格兰特从小就喜欢马。他在养马、驯马中学会了骑马,而且善骑烈马。这是当时的同龄人无法和他相比的。不过,他在学校里却是个成绩平平的学生。格兰特长大后觉得自己的全名不大顺口。于是就把教名与中间名倒过来,改为尤里西斯·海勒姆·格兰特。当时,俄亥俄州村镇的儿童成年后,一般都跟随父辈务农或学手艺,但格兰特不喜欢他父亲干的那行制革业。格兰特怕见动物的血,要他吃半生不熟的牛排就会恶心;老格兰特虽然性精粗暴,却很钟爱子女,于是恳请当地的一位联邦议员托马斯·哈默把他的儿子保送到西点军校去学习。格兰特并不爱好戎马生涯,但不想再次违抗父命,便勉强同意了。那位议员过去是格兰特母亲的老友。但问题是这个议员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把海勒姆这个名字忘得一干二净。于是他按照西方的取名习惯,自作主张地把格兰特母亲婚前的姓辛普森加了进去。因此,当1839年夏天格兰特到西点军校报到时。发现自己的全名己变成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按当时军校的规定,姓名是不能随便改动的,格兰特怕引起麻烦,未作更正。这是美国历史上出现“第一个两度易名的总统”的由来。

  格兰特身材矮小结实,个性温和娴静,甚至还带点少女的羞怯。但一跨上马背,那种矫捷勇猛的气概顿时与他日常的表现判若两人。他的高超骑术为他在西点军校博得了“超级骑手”的称号。不过这位“超级骑手”并不喜欢跳舞之类的文娱活动,据说他在四年军校生活中,从来没有参加过当时遐迩闻名的西点舞会。除了骑马之外,他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在自传中说,他之所以愿意进这所军事院校,只是为了有机会多读点书,将来好从事教学工作。但是,他的学习成绩平平,1843年毕业时,在全班39人中名列第二十一。由于当时骑兵部队没有军官缺额,这位骑手被分配到第四步兵团当了一名少尉军官。

  霉运连连

  第四步兵团驻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格兰特在那里认识了西点军校一个同班同学的妹妹朱莉娅·博格斯·登特。朱莉娅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法官,他对女儿与一名薪饷微薄的低级军官相爱颇不以为然。但朱莉娅对格兰特忠贞不二,五年后终成眷属。

  1846年,美国对墨西哥发动侵略战争,第四步兵团奉命南下作战。格兰特本人并不赞成这场战争,认为这是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但他在扎卡里·泰勒将军(后来出任第十二届总统)的指挥下,作战还是努力的。泰勒将军不大注意繁文缛节,对部下比较随和,这些作风对格兰特颇有影响。1847年格兰待所属的团拨归温菲尔德·斯科特将军指挥。斯科特也是美国历史上的名将之一,格兰特在他麾下,一直战斗到1848年战争结束,在此期间,格兰特已由少尉晋升到中尉。这场战争丰富了格兰特的作战经验,而且使他熟悉了许多南方将领,对他以后在南北战争中指挥作战很有好处。

  格兰特随部队回国后,于1848年8月22日在圣路易斯与朱莉娅结婚。婚后朱莉娅随军生活。1852年夏天,格兰特的部队调防到加利福尼亚。由于当时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横贯大陆的交通不便,部队得乘船绕道巴拿马到加利福尼亚。当时朱莉娅怀着第二个孩子,故未同行,带着刚满两岁的大儿子回圣路易斯娘家居住。

  格兰特的部队到达西海岸后,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州和俄勒冈州驻防。1853年8月格兰特晋升为上尉。他远离妻儿,军营生活又很单调乏味,于是不免像当时的大多数低级军官那样沉溺于杯中物,而顶头上司布坎南上校对军官要求又很严。格兰特终于因酗酒而受到了训斥。于是他决定辞职。有的历史书说是布坎南上校要他辞职的,否则他就要受军法审判。

  格兰特辞去军职后于1854年8月回到圣路易斯与家人团聚,此后四年他靠岳父所给的80英亩土地务农为生。在此期间,朱莉娅又生了一女一子。低微的农场收入与沉重的家庭负担迫使格兰特不得不另谋职业。1858年冬天他弃农来到圣路易斯市内,与人合资经营房地产,但很不成功。1860年5月他举家迁到伊利诺伊州加利纳,在他父兄经营的皮鞋厂内当雇员。这一阶段是格兰特最不得志的时期。但不久就时来运转了。

  战争英雄

  19世纪50年代后期的美国酝酿着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南北分裂的局面正在形成。1860年,主张解放黑奴的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为总统,南方各州纷纷退出联邦组成“南部同盟”,并于1861年4月向北方发动战争。至此,美利坚合众国完全分裂,南北战争开始。

  格兰特原来是支持民主党的。格兰特的父母都是很激进的废奴主义者,然而他的妻子却是拥有黑奴的奴隶主。当朱莉娅嫁给格兰特,从自己的娘家带来四个黑奴作为嫁妆。直到1863年的《废奴宣言》的发布,这四个黑奴始终是格兰特家“财产”的一部分。在1859年3月12日,格兰特在给他父亲的信中很坦白地说:“朱莉娅无法好好地生活,如果没有了这些黑奴。”而在1858至1859年,格兰特自己也买了一个30多岁的黑奴威廉·琼斯。这种情况也导致了他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与不和。1856年11月的总统选举中,他曾投票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詹姆斯·布坎南。他在自传中说:“我很清楚,如果一位共和党人在1856年的大选中当选为总统,那就意味着南方蓄奴州将脱离联邦,并进行叛乱活动。”

  但在南北战争爆发后,希望丈夫成名的朱莉娅感觉到,格兰特并不适合经商和做生意,还是应该让他回到曾经为他带来光荣的军队中去。于是,她不厌其烦地劝说格兰特再次从军。最后,格兰特同意了。1861年4月,格兰特自愿帮助州 ... 做征集志愿兵的工作。当时有人推举他担任志愿兵连的连长,他婉言谢绝了。因为他这次从军,胸怀大志,不甘小就。后来,州长见他在征集工作中很有组织能力,便让他到一个不很好管理的营去当营长。他终于接受了。到任后,他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纪律性,很快把这个营整治得有条不紊。6月,格兰特被叶特州长任命为伊利诺伊州志愿军第21 团的上校指挥官,不久又把这个团整治一新,奉命开赴了前线。1861年9月,格兰特被破格提升为志愿军陆军准将,司令部设在伊利诺伊州的开罗

  次年1月27日林肯总统发布向南军发起总攻的命令,格兰特率领17000大军在炮舰配合下,沿着田纳西河挺进。2月6日攻下田纳西河上的亨利要塞,几天后又包围了孔伯兰河上的唐纳尔逊要塞。当时该要塞内的守军兵力雄厚,因此,作战极其艰难。格兰特率领其部下冒着敌人的炮火连续不停地发起猛攻,南军招架不住,要求停火,派出代表来谈判投降。格兰特断然要求立刻无条件投降。2月16日,敌人被迫接受,14000多名南军当了战俘。唐纳尔逊战役是联邦军队在内战中的第一次大捷,格兰特从此获得了“要敌人无条件投降的将军”的称号。

  此时的北军在东部战场的情况却很不乐观,在李对抗下,北军陷入了苦战。所以当林肯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兴奋当即提拔格兰特为少将。

  格兰特被任命开始组建田纳西方面军,同时结识了他的老乡–威廉·特库赛·谢尔曼,谢尔曼此时成为了他手下的师长。 到了四月,格兰特迎来了西部战场上最血腥的战斗。田纳西方面军在夏伊洛(Shiloh)迎来了他们的头一次战役。战役第一天,北军显然无法适应南军的迅猛打击,匆促迎战结果自然是大败而归。而日后,谢尔曼的部队赶到了战场。谢尔曼当南军迅速向先前溃退的北军追击的时候,出其不意地从斜里杀出猛击了对方的侧翼。南军遭到了这一出其不意的打击,顿时乱作一团,败退中的格兰特又趁势大杀回马枪,反败为胜将南军彻底击溃。这和东部战场的困境同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之后格兰特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维克斯堡的围攻作战,这和葛底斯堡战役一并成为了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也是他一生最为重要的一次战斗。

  围攻部署七月,格兰特首先任命谢尔曼为菲斯军官区总司令,负责对南军的坚强据点维克斯堡发动进攻。但是由于兵力严重不足,谢尔曼的攻击并不成功,战局陷入僵持。

  维克斯堡小城位于密西西比河中游,大河在此处变得很狭窄,所以地理很重要。控制了维克斯堡就等于控制了整条密西西比河的交通控制权。在战前这里就是整条河上的交通运输的中转站和中心,其战略价值极大。

  维克斯堡繁忙的码头到了1863年年初,格兰特亲自率领部队开始对维克斯堡展开了围攻作战。他首先将打算援救维克斯堡的南军蒋斯顿的部队挡在了维克斯堡站区之外,集中力量将其打退。之后,再调回头开始展开围攻。他在维克斯堡外挖了两条围攻线:内对垒线和外对垒线。把维克斯堡围了个滴水不漏,大摆铁桶阵。

  到了1863年5月,格兰特的部队人数上升到了7.2万人,火炮248门;此时维克斯堡内南军仅为4.5万人。同时在密西西比河上,在格兰特的要求下,海军的大批铁甲舰也保卫断绝了维克斯堡的水上联系。就这样,格兰特把维克斯堡彻底地包围了。之后就实施粮食的禁运,力图困死守军,当然城中的市民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而面对南军司令彭贝尔顿让市民离开的维克斯堡的要求,同样遭到格兰特的一口拒绝,坚持南军必须无条件投降。

  北军的炮兵每天不分白天黑夜日日连续对维克斯堡进行无间断炮击,每天只因为炮兵吃饭和补给的要求停止炮击3小时,其余的21小时都是无休无止的猛烈炮击。就这样到了1863年7月4日,也就是美国独立日,同样也是东部葛底斯堡战役的后一天,南军在坚守了7个月,弹尽粮绝后终于向格兰特“无条件投降”。

  在维克斯堡战役中,和他的伟大胜利相比,格兰特的损失却并不显得很重大。他一共损失了9千人左右,而南军伤亡了1.2万人,另有3.5万人投降被俘,而城中至少3至4千名市民由于围困造成的饥饿和炮击而死亡。格兰特还是于1863年7月攻下了这个战略位置极为关键的城市。至此,北军彻底控制了密西西比河流域,进而开始威胁南方的后方地区。

  之后格兰特毫不松懈继续推进,在查塔努加突破了南军的防线,进抵了佐治亚州的边境,查塔努加在田纳西州境内,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和战略中心。联邦军队在市内被南军层层包围,不得脱身。1863年11月,格兰特率大军击溃了围攻的敌军,为翌年夏季联邦军队肃清东南残敌打下了基础。然而在格兰特刚刚取得了这一胜利后,之后詹姆斯·朗斯特带着他的田纳西方面军从北面长途近100英里突然对格兰特的获胜之师发动了奇袭,虽然只有2万人但是却让北军遭到了失败。这也成了格兰特在西部战场上唯一的一次失败。但是之后,格兰特还是依靠自己的兵力优势维持住了战线,稳定了战局。

  这时格兰特扬威全国。林肯总统代表全国人民向他致谢,国会授予他金质勋章。1864年3月,林肯改组联邦军队指挥机构,任命格兰特为联邦军队总司令,并提升他为陆军中将。当时美国军队中尚无上将军衔,中将为最高级军官。林肯大力提拔格兰特,是因为他认为格兰特比其他将领更具备指挥全军的才干、胆略和气魄。格兰特是联邦军队中认识到解放奴隶和武装黑人重要性的少数将领之一。他在1863年8月就向 ... 表示:“我由衷地支持武装黑人的工作。这个工作和解放黑人一样,是对于‘南部同盟’的最沉重的打击。”同时,他还比其他将领更深刻地认识到:北方最有利的条件是在人力物力上拥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而南方最有利的条件是在内线作战。

  格兰特就任联邦军队总司令后,对南军采取了“分而歼之”的战略原则,即:(1)切断南军的交通线,使之不能互相联系;(2)摧毁敌方的一切资源,使敌人后勤供应困难;(3)以优势兵力迅速打击敌人,使其无喘息和改编部队的时机; (4)在战斗中不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其兵力越来越少。此外,他还调整了作战部队的指挥系统,撤掉一些颟顸无能的人,重用一些智勇双全的将领,如谢尔曼、哈勒克等等。

  他自己率领12万大军在东部开始和由李将军率领的北弗吉尼亚军团作战,他目标就是占领“叛军”的首都里士满。此时,格兰特更是放言,他要抽打罗伯特·李,打破李这个“南方的神话”。此时李的军团只剩下了6万人,但是他却是格兰特前所未有的对手。在1864年夏季的科尔德港战役中,南军利用内线防御的有利条件,曾重创格兰特的部队。但格兰特并不气馁,他说:“我……主张在这条战线上一直打到底,即使打上一个夏天也在所不惜。”格兰特非常清楚,即使是这样消耗下去,李也是万万不能和他玩下去的。当时北方 ... 中有些妒忌格兰特的人对他进行中伤,说他不爱惜士兵的生命,一味蛮干,并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屠夫格兰特”。有人甚至还在林肯面前说他嗜酒贻误军机。为此,林肯曾开玩笑地问格兰特喝的是什么酒,并要他把酒让其他将领也尝一尝。林肯对这员大将相当了解,坚信他能取胜,放手让他指挥作战。

  到了1865年,李终于在格兰特不屈不挠的压力下不得不由于放弃了里士满开始南撤,打算与约瑟夫·约翰斯顿的部队会合。终于,李和格兰特在阿托克马展开了最后的战斗,李的波托马克军团被全面合围,弹尽粮绝,决定投降。双方在互相尊重的气氛中签署了协议。格兰特下令向李提供了2.8万份口粮以供解散军队,李连说“太多了,太多了”,因为他此时手下只有九千饥寒交迫的士兵,这也标志着历时将近5年的残酷厮杀终于停止了。虽然格兰特之前对李从来没有表现过什么敬意,倒是总对李冷嘲热讽,然而在这次会面中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 他不但答应敌军在宣誓永不拿起武器反对合众国后可以获释回家,而且还接受李将军的请求,允许南军保留战马,因为当时正值春耕,南方需要马匹耕耘荒芜已久的土地。格兰特的宽宏大量,赢得了南北方人民的普遍赞扬。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内容来源于觐学网,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美国第18任总统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_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战绩_美国第18任总统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参与过哪些战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2. 猪八戒和宇文成都的兵器,竟是抗倭神器,还 ... 日本枪术发展?

    《说唐全传》当中,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所用的凤翅鎏金镋,可以说是古典小说戏曲中最负盛名的兵刃之一了。▲制造较为简陋的镋耙可以确定的是,抗倭战争确实对猪八戒的形象造成一些影响。在湘西南地区的舞龙会中,猪八戒形象使用镋耙而非九齿钉耙作为兵刃,可见抗倭战争留下的痕迹。

  3.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4.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5. 日文中佛印代表哪个国家?原来日本人在地图中这样称呼越南

    1942年日本制二战形势地图如果你经常研究古旧地图,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之前地图书给大家分享了一张日本1942年出版的二战态势地图,评论区就有网友问,为什么地图中会把越南标注为「”佛印”呢?图中的佛印要是你也有此疑问,或许你会先百度一下。百度百科上的佛印是这么解释的:佛印(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钦仰其道风,赠号"佛印禅师"。据说这位佛印禅师还是

  6. 心多向往自由,人就有多勇敢——斯巴达克起义给我们的启示

    克罗丢的部队围住了维苏威火山唯一的下山通道,打算困死起义军。这是斯巴达克扯起义旗以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挑战。斯巴达克决定率领起义军去西西里岛,点燃那里的革命烈火,解放更多的奴隶。于是斯巴达克的渡海计划泡汤了,他必须重新调整义军的行进方向。但没多久,他们就被克拉苏盯上了。好在这次偷袭被及时发现,而斯巴达克也离他们不远,迅速驰援缓解了危机。

  7. 伤亡小只因技术好?为何美国天天在打仗伤亡率却一直非常低?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最擅长的操作就是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以此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尽管美国参与的战争频率始终居高不下,但美国的伤亡率却始终微乎其微。难道是美国大兵们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才降低的伤亡吗?在静夜史看来,美国之所以战争伤亡率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技术先进技术上的碾压优势,是美国在历次战争中伤亡较小的根本原因。

  8. 渡江战役,老人捐寿材造船,新婚夫妇送花被子,给炮艇做掩体

    1949年1月,我军百万雄师集结长江沿线,准备一举突破长江,向蒋军发起最后的突击。粟裕判断,整个渡江战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江阴突破长江,切断南京和上海的联系,才能彻底歼灭汤恩伯集团,为以后打上海和杭州减少城市的损失。要想在江阴突破,江阴对面的泰州市靖江县就是大军的集结地。革命的种子在靖江生根发芽,这里是我军充分信任的老区。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一战后,一条最像真理的谎言,欺骗世界20年

    『高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发生于1914年7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3000多万人的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抹不去的心灵创痛,它是典型的非正义战争。这些不见了的矛盾包括:第一大矛盾:老牌...国家英国与后起之秀德国之间的矛盾,俗称英德矛盾,这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矛盾。这一矛盾,无法调和,似乎只能用战争解决,所以,一战发生了。

随机推荐

  1. 甲午战争中“济远”舰首任管带:方伯谦简介

      方伯谦(1854。1。14——1894。9。24),字益堂,祖籍福建侯官,生于闽县(今福州市)。六岁入私塾读书,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第一期,入后学堂学习驾驶,十年(1871年)毕业后,与刘步蟾等同上“建威”练船实习,巡历南洋新加坡、槟榔屿,及渤海...

  2. 商甲宗廪辛简介 商甲宗在位期间多次西征无果

    廪辛死后,由其弟康丁继位。>个人简介>廪辛,姓子名先,商朝国王。商王祖甲子,祖甲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殷。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发兵多次征伐,还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是,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包括地位很高的旧臣、老臣以及商王的近侍之臣。主要是与商王关系密切的军职官员。

  3. 为何古代战争会出现「 ”北强南弱”,东晋与南宋就是最好的例子

    自古以来,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曾出现过数次南北割据:三国、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两宋等时期,每一次割据都对统一的国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长期以来,有关历史上我国古代北强南弱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从这些割据时期内挑选出两对较为典型的时期,尝试着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一种解读,通过认识历史来梳理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原因,以供参考。

  4. 淑人君子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ūrénjūnzǐ【解释】淑:温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贤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淑人君子”

  5. 关于友情的 ... 说说短语 好朋友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如果一定要你说,说好话。多个朋友是好事,即使不是很要好的,总比因为自己说话不慎重不思考而多一个敌人好得多。爱人是路,朋友是树。六、跟朋友装沉默,跟陌生人讲心里话。-感人的情话我是你的一半唯美古风文字图片-感人的情话温馨爱情句子在寂寞中绝望你想对Ta说出怎样的动人情话?

  6. 孕妇梦见把蛇打死了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把蛇打死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把蛇打死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捕影系风是什么意思?

    【拼音】bǔyǐngxìfēng【解释】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出处】《梁书·刘孝绰传》:“但雕朽污粪,徒成延奖;捕影系风,终无效答。”【例子】于是连兵十数年,国削民乏,渺然视太平之象,更若捕影系风。南唐·史虚白《钓矶立谈》【相关】百度“捕影系风”

  8. 梦见瓮

    周公解梦梦见瓮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瓮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祝福语_2018感恩节短信祝福语给客户

    我们需要感恩,感恩陪伴我们的人,感恩对我们有帮助的人,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8感恩节短信祝福语给客户”,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2018感恩节短信祝福语给客户11.大地赐五谷,丰衣足食;天空赐雨水,生命源泉;太阳赐热量,丛生万物;自然赐和谐,生活圆满。

  10. 梦见在墙上写字

    周公解梦梦见在墙上写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在墙上写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