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秦墓出土竹简,竟是失传的商朝《归藏易》!学者:黄帝不是传说

黄帝陵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黄帝,姓姬名轩辕,是上古时代黄朝的开创者。大约4500年前,黄帝部落先后打败炎帝、蚩尤部落,成为了华夏民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因此被后世尊称为黄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第一位有正史记载的帝王,自古无疑。 然而近年来,随着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很多人怀疑夏朝的存在,更怀疑黄帝的存在。那么,黄帝是否真的存在过呢?先人比我们更有发言权!请看看先秦时代人们的说法吧。 最近从网上看到一段文字:「 ”《诗经》中只提到过大禹,是商人和周人的祖先;而到了《论语》中,就有了尧舜;到了战国,才有五帝之说;邹衍之后,黄帝成了华夏共祖;而比黄帝更早的伏羲神农,要到汉代才流行起来,至于 ... 开天辟地,是魏晋才有的记载。” 此论似曾相识,似乎是民国时期某位疑古论学者的言论。初看似乎确有道理。 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只能说,这位大师读的书实在不能算多。随便举几个战国之前的先秦文献例子,就能批其谬误。 孔子和弟子 孔子时代人们眼中的黄帝 我们先来说说《诗经》中只有大禹的事。 众所周知,《诗经》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孔丘整理而成的西周以来华夏各国流行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其中的《商颂》是商亡后宋国人追述自己的先祖留下的颂歌,属于西周早期作品。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生于鲁国陬邑。 「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史记 孔子世家》 也就是说,孔子本为殷商后裔,是商纣王的同姓。 《诗经》描写的时代,如果从西周建立(约前1046年)开始算起,距离黄帝时代也有1500年之久了。西周时期的《诗经》里没有歌颂黄帝的诗歌极为正常。那么,孔子曾经有过关于黄帝的论述吗? 孔子 还真有! 「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周易 系辞传》 「 ”黄帝以云纪官,故为云师而云名。”《孔子家语 辩物》 《周易 系辞传》是孔子和弟子归纳总结的易经《十翼》之一,看来孔子是认定黄帝存在的。我们再来看看《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是不是孔子时期的文献,历史上一直存在一定争议。但近年来,在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了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现今流行的《孔子家语》极为相近。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与《儒家者言》文字类似的简牍! 地下文物的证据可证,西汉时期这本书就存在了。可见《孔子家语》确实是孔子门人所著,时代当早于孟子所在的时代。它所记叙的确为孔子言论。 有此二证,2500年前的孔子,是认定黄帝之存在的! 孔子 除了孔子,同时期的史官左丘明,也在《左传》中纪录了黄帝。 「 ”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左传 昭公十七年》 在我们已经驳斥了「 ”《诗经》中没有黄帝,所以黄帝不存在”的谬论后,是否还能找到早于孔子或《诗经》的证据呢? 比孔子更早时期的大家还有管仲,又称管子。管子也曾经多次提到黄帝。 管仲和《逸周书》中黄帝的模样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春秋早期齐国相国,伟大的政治家,后世尊称他为管子。 「 ”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黄帝作立五行以正天时。”《管子五行》 「 ”黄帝问于伯高曰:「 ”吾欲陶天下而以为一家,为之有道乎?”《管子地数》 「 ”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管子桓公问》 管仲 我们从《管子》行文的语气和言辞来看,《管子》一书的语言不再如同西周早期文献一般佶屈聱牙,其年代明显晚于西周时期。但此书与孔子的言论语气极为类似。 管仲作为春秋时代齐国的名相,其言行当记录在齐国史册。《管子》一书内容应该是可以信赖的。 由此可见,管仲生活的春秋早期,黄帝是社会公认的上古时代一位著名帝王。所以,管仲才用黄帝的故事为例来回答齐桓公的问题。 换句话说: 最迟到公元前685年前后(管仲为齐相国),春秋时代的诸侯和政治家们都认为黄帝是真实存在的。 管仲距今大约2700年,早于孔子大约200年。那么,我们还有更早时代认可黄帝的证据吗?请继续往下读,看看《逸周书》是怎么说的。 《逸周书》 《逸周书》又名《周书》,是孔子删书成《尚书》之遗篇。 在《逸周书 尝麦解》里,周朝第二位天子成王,于成王四年的初夏拜祭宗庙,品尝了收获的麦子。成王说了这么一段话: 很早的时候,天下有两位帝王,国家有了典章制度。当时的赤帝(炎帝)有两位卿士,一名少昊,一名蚩尤,负责管理天下四方。后来蚩尤叛乱驱逐炎帝,与炎帝战于涿鹿河这个地方。炎帝害怕战败,于是求救于黄帝,黄帝抓住了蚩尤,并把蚩尤 ... 死在冀州。 ”维四年孟夏。。。王若曰:「 ”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 ... 之于中冀。「 ”《逸周书.尝麦解》 黄帝 这段周代文献,说的和我们所知道的炎帝,黄帝,蚩尤,少昊关系不一样。 一般以为,炎帝和黄帝为兄弟,少昊乃黄帝之子玄嚣。黄帝先和炎帝大战于坂泉,后和蚩尤大战于涿鹿。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 ... 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史记 五帝本纪》 而这篇周代文献则说,蚩尤先驱逐炎帝,与炎帝战于涿鹿。炎帝求救于黄帝,黄帝擒 ... 蚩尤于冀州。 汉代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可能并未读过《逸周书》。《尝麦解》说的是周成王四年的事迹,当来自于西周史官的真实记载。可信度自然要高于《史记》。西周早期成王时,黄帝确实存在于文献中。 周成王四年,距离殷商灭亡不到十年,商末周初时期的人们,根本不怀疑黄帝的真实存在! 「 ”黄帝作井,始作灶,亨谷为粥,蒸谷为饭,燔肉为炙。”《逸周书佚文》 好了,文章到此,我想那位说「 ”《诗经》里只说到大禹,《论语》里才有了尧舜,邹衍之后才有了黄帝”的大师,应该无语了吧。再看看近年来的证据吧。 出土竹简文物中的黄帝与甲骨文中的黄尹 我们再来举一举最新发掘出土的先秦竹简上面记载的证据: 「 ”黄帝之师:女和、章人、保侗。《清华简.良臣》 「 ”黄帝问于大成曰:。。。大成之起死食鸟精之道。”《马王堆帛书十问》 马王堆帛书《十问》 ”黄啻与炎啻战,咸占之曰:「 ”果哉,而有吝!”《王家台秦简.归藏》 黄啻就是黄帝的古写法。那么,这里的《归藏》说的是什么呢? 懂点《易经》的朋友都知道一句话;「 ”夏有连山,殷有归藏”,意思是夏朝的《易》是《连山易》,商朝的《易》是《归藏易》。 到了商末,周文王由于被拘于羑里无事可干,于是演绎出《周易》。后来,「 ”连山易”和「 ”归藏易”就失传了,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以,这个湖北江陵王家台秦墓出土的《归藏》,应该就是殷商时代流行的那部《易》! 那么,”黄啻与炎啻战,咸占之曰:「 ”果哉,而有吝!”这句话,就是商代炎黄二帝就存在于文献中的实证了。 炎黄时代,文字尚未发明。所有的历史都靠口传。但早在周朝建立之前的商代,人们就在《归藏易》中明确了黄帝的存在。这应当说是相当可信的。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还有祭祀「 ”黄尹”,「 ”告于黄尹”的铭文多处,但由于目前对「 ”黄尹”是否就是黄帝存在争议,所以暂时不作为证据。 商代最著名的臣子名为伊挚,后世称为「 ”伊尹”,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 ”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但商朝历史上并无著名的「 ”黄尹”存在。 灭夏后,商汤封伊挚为尹。三家注《史记 殷本纪》皇甫谧注曰:"尹,正也,谓汤使之正天下。" 《尚书 君爽》则引周公语曰:"伊尹格于皇天"。可见在商代和周初,这个「 ”尹”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上天有关。 结合上古时代的王者被称为「 ”后”的证据(夏王称为夏后),真知堂推论:或许商时代,黄帝本就被称为黄尹。只是到了后来,才把更为尊贵的「 ”帝”一词用在黄帝身上。 「 ”帝”这个字在殷商时期的本意是什么呢?下一篇文章再为您揭晓。

秦墓出土竹简,竟是失传的商朝《归藏易》!学者:黄帝不是传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2.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3.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4.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5.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6. 战国七雄之魏国:高开低走的「 ”遗憾之国”

    战国时代开场时,如果要评选一个开局状态最好的国家,答案并不是老牌「”大佬”齐国,也不是传统「”非主流”楚国,而是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变法的国家,也是变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国初期可谓威风八面。那个时候,天下最强的军队不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秦军,而是魏国武卒。那么,如此强盛的魏国,最后怎么就没了呢?本文分魏家渊源、文武侯图强、夭折的统一梦三篇为你讲述令人唏嘘的魏国兴亡史。上篇魏

  7. 考古发现楚国并非「 ”芈”姓「 ”熊”氏,这可能来自秦王朝的丑化污蔑

    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7日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和姓氏组织代表共两百余人与会,共同倡导传承和保护中华姓氏文化,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这篇文字就来聊聊本人姓氏的来历。之前有次在某平台看到有人给拙作《先秦古国志》差评,理由居然是「”看作者的名字以为是日本人,买到书打开看作者简介才知道是江西人!被骗了。”这个理由实在有点……后来上度娘一查,才知道日本还真有这个姓氏。日本有个学者叫

  8. 这本书险些被秦始皇烧掉,从古墓盗出后发现,彻底颠覆了历史

    不过有一件事儿,无论是在史书中,还是被改编的电视剧中,都是毫无争议的;那就是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的史实!其实秦始皇的初衷是为了巩固权利、让天下人更好地服从于他。然而有一本书原本应该也被秦始皇烧掉才对,但他却在西晋时由一个盗墓贼从魏襄王的古墓中给找到了。

  9.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10.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随机推荐

  1. 摩诃目犍连

    简称目犍连,目连,历史上真有其人,出身于婆罗门,本来信外道,弟子百余人,后来听了释迦牟尼的讲学,为之折服,于是率领弟子投奔了草创时期的佛教,这对佛教是个莫大的支持。后来目犍连就成了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老头老年得子,取名目连。目连长大成人,老爹死了。双亲都没了,目连便出了家,后来成了如来十大弟子。成佛的目犍连一日闲逛,在天堂看到了父亲,但是没发现母亲。目连没有办法,捶胸顿足。

  2. 白云亲舍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áiyúnqīnshè【解释】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例子】【近义词】白云孤飞【相关】百度“白云亲舍”

  3. 作壁上观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uòbìshàngguān【解释】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例子】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鲁迅《两地书·七》)【近义词】袖手旁观,隔岸观火,坐观成败,冷眼旁观,坐视不救,置身事外【反义词】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相关】百度“作壁

  4. 超浪漫的婚礼背景音乐大全

    音乐是我们心灵寄托的一个地方,欢乐的时候可以用轻快的音乐来渲染所有的人,下面是超浪漫的婚礼背景音乐大全介绍,来看看吧!所以,如果婚礼上会播出新娘新娘温馨VCR的话,这首曲子是首选的背景音乐哦!作为你们婚礼的开头背景音乐一定也不赖哦!

  5. 国际不再恐同日:别怕,爱本是无罪!

    1993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为纪念这一行动,每年的5月17日,被定为“国际不再恐同日”。过尽千帆,皆不是吾心所爱;弱水三千,只有你知我冷暖。

  6. 旅顺口这个名字的由来,与胶东和辽东之间的一次航行有关

    大连市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古人渡海北上,大多从旅顺口登陆。而旅顺口这个地名,实际上也来源于胶东和辽东两地之间的一次航行(旅行)。

  7. 口、眼、身、心,生活家务中的禅法

    口、眼、身、心,生活家务中的禅法圣严法师一、身心合一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身心不可分离,身心一致。例如:1.在厨房中烧水、挑水、拣菜、切菜、洗菜,心就放在动作上,心中不起其它念头。慧眼开了,必然是烦恼和困扰的消除。唯有练习身心合一、心口一致,则心中的烦恼必然日减。

  8. 梦见旅游拍照

    周公解梦梦见旅游拍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旅游拍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独断独行是什么意思?

    【拼音】dúduàndúxíng【解释】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出处】【例子】你在他手下办事,只可以独断独行;倘若都要请教过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会成功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相关】百度“独断独行”

  10. 虽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虽”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虽覆能复——覆:翻倒;复:复原。虽然已经翻倒,但还能复原。后也指反复无常的手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