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今日,廿四节气中的大暑来临,此时意味着天气「”湿热交蒸”到达顶点。俗话说「”小暑连大暑,热得无处躲”,在我国很多地区,这段时间常会出现38-40℃左右的高温天气。面对高温闷热的严峻「”烤”验,大家尤其要相应地调整作息,方有助于消暑养生和安度盛夏。饮食增咸减甘,益气养阴,不宜进补大暑暑毒外蒸,饮食宜增咸减甘,注重清淡营养。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不需勉强进食。做菜时可适当放些姜、葱、蒜、醋,开胃又...

今日,廿四节气中的大暑来临,此时意味着天气「 ”湿热交蒸”到达顶点。俗话说「 ”小暑连大暑,热得无处躲”,在我国很多地区,这段时间常会出现38-40℃左右的高温天气。面对高温闷热的严峻「 ”烤”验,大家尤其要相应地调整作息,方有助于消暑养生和安度盛夏。 饮食增咸减甘,益气养阴,不宜进补 大暑暑毒外蒸,饮食宜增咸减甘,注重清淡营养。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不需勉强进食。做菜时可适当放些姜、葱、蒜、醋,开胃又 ... 菌。尽量食用温和软嫩的食物,避免过度进食生冷、冰冻瓜果及辛辣油腻之品。天气炎热,可多喝绿豆汤、温开水、酸梅汤等,水果则以西瓜为好,有清热祛暑、利尿消肿的功效。 除此之外,酷暑时节出汗较多,易耗气伤阴,所以三伏天人们常感「 ”无病三分虚”,因此更需注意夏养。 所谓夏养,应以益气养阴为主,不宜过多进补,尤其是性温、热、燥的补品,如人参、鹿茸、当归等。食疗可选择补气健脾、消暑生津的食材,如绿豆、薏米、黄瓜、苦瓜、冬瓜、莲藕、冬菇、紫菜、鸭肉、鲫鱼、西瓜、桂圆、桃子、黄皮、芦根、白茅根等,都推荐多吃。三伏天里喝茶养生,重在饮温避凉,应以温性的红茶、黑茶、乌龙茶为主。 运动当悠然为乐,防中暑也须防阴暑 由于大暑气候炎热,中青年朋友此时运动不宜过度,最好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步走、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且最好在凉爽的清晨或傍晚,于开阔的公园、河边、林荫道旁进行。运动时避免大汗淋漓,最好带上饮用水,适时补充水分。 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量不可过大,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最好选择散步、静气功为宜。气温较高的中午时分避免外出,而居室温度亦不可太低。白天只要微感困乏,即可小睡片刻。除此之外,可以有意地选择一些文体活动放松身心,如下棋、练书法、绘画等。 闷热高温天气,要尽量少出门活动,尤其要避开每天的10时至16时太阳热辣、气温居高的时段出门,避免中暑。有些人在出汗后喜欢马上用凉水冲澡,还有些人则爱喝大量冷饮降温,更有甚者,干脆在地上铺上凉席就躺下纳凉。这些不经意的行为,很可能会导致阴暑。阴暑也是中暑的一种,表现为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其致病原因不单是暑邪,而兼有湿寒入侵,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容易诱发。所以,消暑别太贪凉,谨防阴暑。 护肤防晒不可少,冬病夏治正当时 酷暑中,紫外线强烈,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到娇嫩的皮肤,因此做好防晒工作尤为重要。外出应做好多重保护,选择合适的防晒霜,并撑上遮阳伞。防晒霜的使用也有讲究,最好根据需要选择防晒指数,并在出门前10-30分钟内涂抹。眼周的皮肤比较脆弱,一副好的太阳镜不仅可以扮靓,更可以保护眼周不被阳光晒出细纹和斑点。另外,一些蔬果也有助于抵抗阳光的辐射,例如西红柿、土豆、胡萝卜等,可以适当多吃。 传统中医药理论中的「 ”冬病夏治”疗法根据「 ”春夏养阳”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正气,从而增加抗病能力。冬病夏治将阳气虚弱的冬天好发之疾,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进行治疗调理,以减轻冬季发作时的症状,从而促进其康复,但并非包治百病。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者。但阴虚火旺、皮肤病患者、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不宜进行此类治疗。用药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疱现象。 (杭州市中医院特诊区主任-沈小芬)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 ”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养生防晒系数健康养生大暑阴暑防暑降温中医呼吸道疾病冬病夏治健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