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7明朝时期之“曹石之变”曹石之变是指明英宗南宫复辟后,石亨、曹吉祥因迎复有功而受到宠信,权势日重。石、曹二人相互勾结,图谋叛乱的事件。最后,石亨坐狱瘐死,曹吉祥被磔刑于市。明英宗复辟后,非常倚重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三个人。特别是徐有贞,很快又被升为兵部尚书,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并赐号“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食禄一千一百石,世袭锦衣指挥使。大权在手,徐有贞肆无忌惮,中外倾目,但有皇帝信任,谁也奈何不了他。得志之后,徐有贞有意与武将石和太监曹吉祥拉开距离。他还常在明英宗面前诉说二人在外的贪横之事,石亨、曹吉祥知道风声,大加怨恨,日夜聚议,密谋构陷徐有贞。明英宗常与徐友贞二人君臣密议政事,屏除旁人。但身为司礼太监的曹吉祥有眼线,偷听了不少这君臣二人的“悄悄话”。一日,曹吉祥问明英宗某事因由,英宗大惊,急问你从何得知,曹公公答言,乃徐尚书讲给我听。自此,英宗皇帝开始疏远徐有贞。不久,石亨、曹吉祥二人向明英宗泣诉,说徐有贞以内阁的力量想倾陷他们两个“忠臣”。英宗皇帝很讨厌徐有贞“泄密”,把他外放为广东参政。

石亨等人恨极徐有贞,派人投匿名信,诬称徐“指斥乘舆”,流放途中说皇帝坏话。明英宗恼怒,下诏把徐有贞发配到云南一带为民。一直到石亨等人事败,徐才获召还,但未获重新使用,释归老家无锡。他天天手持铁鞭起舞,想效廉颇复用,终不能重新被召入朝。灰心之余,放浪山水之间,又活了十几年才病死,算是善终。除去了共同的“敌人”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又开始狗咬狗,相互争权倾轧。石亨美男子,生有异状,方面伟躯,美髯及膝,如果脸色再红些,活脱脱一个关羽再生。其侄石彪也美须髯,与石亨一样形状魁梧。石亨袭其父职,为宽河卫中下级军校,特善骑射,能用大刀,每战辄摧破奋前,实为一刀一枪挣得的功名。自从拥立英宗皇帝复辟后,石亨得首功,进爵“忠国公”,其家族男性成员冒功入锦衣卫为官者多达五十多人,四千多与他有旧的部曲和熟人皆冒领“夺门”之功而得官,势振中外。英宗皇帝对他眷顾特异,言无不从。一时之间,势焰熏天。石亨武人一个,不知盈满,成日干预政事,有时为手下人向皇帝要官遭拒,悻悻然见于颜色。特别让明英宗动疑的是,石亨常常不待宣召而入宫,出来进去前呼后拥,耀武扬威。

时间一久,明英宗当然不能容忍,便问阁臣李贤如何应付。李贤答:“圣上应该独断!”明英宗顿悟。他马上下诏给各门,武臣非宣诏不得入见。从此,石亨很少再有面见明英宗的机会。其间,明英宗还不太忍心对石亨下手,就问阁臣李贤,“石亨有夺门之功,我怎么处理他呢?”李贤回禀:“天位本来就是陛下您的,称‘迎驾’则可,如何称‘夺门’,‘夺’则不顺,何‘夺’之有?彼时,万一石亨等人谋泄,不知陛下有多么危险!如果当时石亨等人不为贪功行仓猝之事,郕王(景帝)死后,大臣们仍会奉您平安复位。”于是,受英宗谕指,锦衣卫指挥捕逯杲上奏石亨阴谋不轨,下诏狱拷问。很快就被活活打死在监狱中,其侄石彪也很快被人以谋反罪处决。石亨一死,“夺门”三功臣只剩曹吉祥一人了,这位公公不喜反忧,很有岌岌可危之感。这位曹公公乃滦州人,一直是王振的亲信,在英宗初年数次出外当监军,畜养了不少壮士在家。明景帝时,他又负责监京营军,故而与石亨友善,并配合石亨迎英宗复辟。

为了感谢这位公公,明英宗把他升为“司礼太监”,即太监第一人,总督三大营,权大势大,宫内无人可比。其义子曹钦还被进封为伯爵,侄子曹铉等人皆受封都督官衔。由于明廷下令自今起章奏不可用“夺门”二字,从大原则上就否定了“夺门之功”。石亨被逮治,曹吉祥越来越如坐针毡。于是渐蓄异谋,想弑掉明英宗。干这种惊天“大事”,干这种惊天“大事”,没有军人帮助万万不行。曹吉祥开始天天在自己大宅院张宴,请在京军营及锦衣卫等各级中高级军官饮酒作乐,大散金钱谷帛,任由这些人取用。这些因曹公公保荐而飞黄腾达的军官们也怕曹势败自己也受牵累,皆愿尽力效死。曹公公的干儿子曹钦问门客冯益:“自古有宦官子弟当皇帝的吗?”冯益答:“您老曹家魏武帝曹操就是啊!”曹钦闻言大喜,更坚定了谋反的决心。天顺五年秋,曹吉祥因对家人施私刑致死,被言官弹劾。明英宗正愁抓不住曹公公把柄,命令锦衣卫指挥逯杲去按察,降敕遍谕群臣。曹钦闻讯大惊:“先前降敕,石亨将军被捕,今天又来这一套,是想灭我们曹家啊!”于是,诸人谋议,准备在七月庚子日动手。

曹钦提外兵入大内,曹吉祥本人以禁兵接应。定谋后,曹钦召诸位参加起事将校在晚间饮宴。半道,入伙的一个军官马亮害怕事败被诛三族,悄悄溜出,向值宿朝房的怀定侯孙镗与恭顺侯吴谨告发此事。吴谨赶紧让孙镗从长安右门的门缝内塞进急报帖子,报告曹家谋反一事。明英宗大惊,立刻派人在大内逮捕了大太监曹吉祥,并下敕皇城及京城九门皆严闭不开。曹钦发觉马觉逃走,知道消息泄露,连夜带人驰往锦衣卫指挥逯杲家,杀掉逯杲,并把阁臣李贤砍伤于东朝房,拎着逯杲鲜血淋漓的首级对李贤说:“就是这个逯杲要惹我啊!”曹钦从西长安门杀至东长安门,中途正遇向外跑的恭顺侯吴谨,一刀就削掉对方的脑袋,奔驰至东长安门。由于贼兵纵火烧门,东长安门塌毁。门内守卫禁卫军忙搬取一大堆柴薪放在门口,风借火势,大火使得贼兵反而仍旧闯不进来。天快亮时,孙镗手下的西征军杀至,曹钦手下贼兵渐渐不支,又多心虚,渐渐奔散。孙镗勒兵追击,杀掉曹吉祥侄子曹铉等人。曹钦勇猛,率十余人杀出一条血路,想从安定门逸出,但大门紧闭,门卒众多,他只得掉转马头逃奔家中。孙镗等人率军追杀,曹钦指挥数百家丁仆从关门拒战,终于不敌。诸军大呼杀入。曹钦见大势已去,投井自杀。明廷下令,族灭曹家及其姻家,尽屠参与政变的党羽,并把大太监曹吉祥当众碎剐。只有出首告变的马亮好命,得授都督一职。至此,“夺门之变”三大“功臣”,一贬二死。

明朝“曹石之变”是怎么一回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新年祝福语_2018送给朋友新年祝福语_新年祝福

    2018送给朋友新年祝福语1.新年又到祝福也到。一祝新年财源滚,二祝新年好运到,三祝新年更幸福。新春佳节,快乐时光,相守幸福,拥有健康!

  2. 情人节血淋淋的起源

    2月14日,各年龄段的情侣将以圣瓦伦丁的名义交换卡片、鲜花、糖果和更为奢华的礼物。圣瓦伦丁不是爱的情人或赞助人。情人节,事实上,起源于一个礼拜式的节日,庆祝三世纪或两个基督教殉道者被斩首。“圣瓦伦丁的早期起源”古代资料显示,有几个圣瓦伦丁死于2月14日。情人节殉道者这本书包含了2月14日少数“瓦伦蒂尼”的故事,“包括最早的三个死于三世纪。”

  3. 清朝最牛县令:打了雍正的贴身太监,反而因此升官

    清朝康熙年间,一名来自甘肃的学子,因为考试成绩优秀且有文采,被选入了翰林院。按照惯例,翰林院是培养未来高级官员的地方,只要能进得了翰林院,离做大官也就不远了。但这名叫孙诏成的进士,在翰林院一待就是十年。这也并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而是他太过耿直,拒绝和官员以及太监们搞好关系。

  4. 一空依傍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īkōngyībàng【解释】指在艺术、学术等方面独创而全不摹仿。【出处】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第十二章:“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之一。”【例子】毛主席的词,一面尽量利用词调的格律以保存词体的节奏美,同时又一空依傍,挥洒自如。赵朴初《古为今用的光辉典范》【相关】百度“一空依傍”

  5. 中国古代专注造反的白莲教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组织?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在元、明两代,白莲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前后持续了九年零四个月,最早参加者多为白莲教徒。白莲教作为一种宗教概念,包括的内容很广。白莲教信徒众多,主要来自社会下层。规模最大的一次当属嘉庆年间,即清代中叶爆发的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白莲教拥有的群众最多,影响最大。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6. 昆蟲在藝術的手法下竟然也能體現出如此美麗的一面

    現在,很多人看見昆蟲的之一映像就是不舒服,髒,覺得昆蟲很噁心,可是有一種精美的工藝是用昆蟲製作的哦!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手工藝藝術的一個美麗的技法哦!還記得一部古裝劇中那句頗爲戳人的臺詞,“朕本來想摸一摸你的頭髮,卻只摸到你冰涼華麗的珠翠。”滿頭珠翠是古代宮廷貴婦的標準裝束,也是權利和地位的象徵。然而,在點翠工藝流行之前,還有一種更早的“玉蟲”技藝,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宋朝張元幹《浣溪沙》:

  7. 【麟肝凤髓】的意思是什么?【麟肝凤髓】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麟肝凤髓」在《汉语大词典》第18103页第12卷1302★「麟肝凤髓」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麟肝凤髓língānfèngsuǐ麟之肝,凤之髓。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麟肝凤髓,不登于俎者,其唯蒋君乎!」清·何镛《乘龙佳话宾筵》:「真个鹿脯豹胎,麟肝凤髓,无一不陈。」词条推荐

  8. 天王地王

    某巨商游妓院,不到一年万贯荡尽,被逐出妓院。巨商要自缢而死,青楼女子恐人命牵累,让他住在妓院,每日分些酒食给他。不久,又有新客来妓院,青楼女子照送不误。>答:“5000贯。”>巨商笑着说:“我原有10000贯,到此用尽,称天王。你只有5000贯,若用尽时,只得做地王了。”

  9. 普劝放生

    因为放生是救命的行为,是慈悲心最具体的展现,功德至大。所以,普劝世人不仅戒...,更要放生,因为放别人的生就是放自己的生,救别人的命就等于救自己的命,放生一事利益无穷,功德不可思议!

  10. 布引丸运械事件:孙中山等帮助菲律宾革命家彭西运送枪械事件

    1899年初菲律宾发动反美独立战争,菲“革命...会”外交代表彭西赴日本寻求支持并购买枪械。孙慨诺并拟议亲率同志赴菲参加独立战争。彭西交孙30万元,以购械事全权相托。21日晚11时“布引丸”遇台风,在浙江宁波马鞍岛海面触礁沉没。是年秋冬间孙商请彭西,拟第二次购械,以日本当局阻挠运出,未果。至1900年1月孙被迫停止为菲运械。1901年1月孙往访彭西,交还由中村处索回的购械款5000余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