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戰赤壁,周瑜首功;取荊州,呂蒙之謀。

魯肅(字子敬),於今人而言,在東吳,在三國,存在感不強。倒是借荊州這種“髒事”歸在了他頭上。

以致在一些影視劇中,魯肅被刻畫成了八面玲瓏的和事老,或者收受關羽賄賂的小人形象。

孫權評論魯肅有“二快”和“二短”。

二快,是指與孫權籌劃帝王之業和赤壁之戰前力排眾議主戰;二短,則是勸孫權借荊州給劉備和不能驅除關羽。

“借荊州”真的是魯肅的汙點嗎?我看未必,這反而可看作是魯肅的一大亮點。

首先,荊州是劉備從孫權手裡借來的嗎?

《三國志》中《先主傳》和《吳主傳》都沒有說“借荊州”的事。

東吳一方,《魯肅傳》提到:“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又載,魯肅責關羽曰:“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呂蒙傳》孫權稱:“子敬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又《程普傳》:“權分荊州與劉備,普還領江夏太守。”

裴注引《漢晉春秋》:“肅勸權宜以荊州借備。”又引《吳書》魯肅謂關羽曰:“主上矜湣豫州之身,無有處所,不愛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蔭。”《江表傳》:“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後從權借荊州數郡。”

特別是吳人書寫的《江表傳》,對吳國美化最多,“借荊州”一事也出自此書。但學者早已考證過,荊州一共八郡,周瑜分南岸地給劉備,只是一小塊扎營之地,非江南四郡,後又“借荊州數郡”之語,皆傳聞之妄,不足據也。

蜀漢一方,《先主傳》則記載了劉備征服荊州四郡:“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諸葛亮傳》又載:“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而《魯肅傳》中,裴注引《吳書》關羽答魯肅曰:“烏林之役,左將軍(劉備)身在行間,寢不脫介,戮力破魏,豈得徒勞,無一塊壤。”

蜀漢一方認為,荊州是劉備辛勞征服的,根本不是從孫權處借來的。

趙翼認為,“借荊州之說出自吳人事後之論,而非當日情事也。”荊州本非孫氏所有,一直是劉表的地盤,劉備則依附與劉表,如何從孫權手裡借荊州?赤壁之戰後,劉備表劉琦(劉表長子)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孫權對這些事都未嘗有異議,因為荊州本就是劉琦的地盤。

劉備南征四郡,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皆降。劉琦死後,群下又推舉劉備為荊州牧(見《先主傳》)。劉備即遣諸葛亮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收其租賦,也算實際佔有(見《諸葛亮傳》)。又以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見《關羽傳》);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在南郡(見《張飛傳》);趙雲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見《趙雲傳》)。

如此看來,荊州本非孫權所有,只是在赤壁之戰前借給了劉備一塊立足之地,赤壁之戰中孫劉聯盟共拒曹操,東吳輸出最多,覺得應該享受戰後瓜分荊州的成果。

劉備也懂這個道理,所以赤壁之戰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也是為了讓孫權不要染指荊州,睜隻眼閉隻眼,就把荊州讓與他劉備去收拾。這裡“求都督荊州”並非向孫權“借荊州”。

孫權要借給劉備一塊立足之地,那是聯盟的必然。東吳在赤壁之戰中出力最多,那也是理所當然,因為曹操南向,劉表兒子劉琮已望風歸降,壓力正在東吳身上。東吳朝野驚懼,差點就跪地乞降了。

剛剛大敗曹操,孫權還是擔心曹操卷土重來。對抗北方強敵,東吳還得有賴於劉備。所以,孫權不惜“嫁妹固好”,當然也對劉備奪荊州不做抗議。

如此,劉備南征荊州四郡,才能毫無競爭壓力。而後又被推薦為荊州牧,成了荊州實際佔有者。

從孫權處“借”?不存在。只是因為聯盟的關係,孫權默認了劉備對荊州的佔有權,但所有權歸誰,當時就沒理清,所以才有後來那麽多故事。

其次,荊州應不應該“借”?值不值得奪取?

荊州“借”不“借”,值不值得東吳奪取,這事關魯肅的榮辱問題。

1、先看孫劉兩家的大戰略

諸葛亮、周瑜、魯肅和呂蒙,各有所異,但也有相同,求同存異,孫劉才能結盟。

諸葛亮的設想是先接受現實,謀取荊、益,三足鼎立,然後再圖統一北方,匡扶漢室。

《諸葛亮傳》“隆中對”:“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 ... ,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又:“若跨有荊、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周瑜的計劃是取西蜀、並張魯、和馬超、守長江、圖北方。短則劃江而治,長則兼並天下。

《周瑜傳》:“乞與奮威(孫瑜)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不說取西蜀並張魯是否能實現,只可惜周瑜準備行軍時英年早逝,然後此計不了了之。

魯肅的計劃是與劉備共拒曹操,保守江東,然後見機行事。

《魯肅傳》:“(魯)肅竊料之,漢室不可複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指孫權)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

呂蒙的意見則是:北方不可爭奪,劉備不可結盟,不如奪取荊州,佔有長江。

《呂蒙傳》:“何憂於(曹)操,何賴於(關)羽……不如取羽,全據長江。”

清代學者王懋竑評論道:“大抵吳之諸臣,周瑜雄略似孫伯符,有並吞中原之志,而不專於自守;魯肅明於大勢,欲合吳、蜀以拒操,為三分之計;至呂蒙則一以譎詭為自利計,而不顧其後,雖有攻戰之材,非瑜、肅比也。”

2、荊州對蜀漢很重要!

“隆中對”表明劉備和諸葛亮早有心“跨有荊、益”,得荊、益二州,處心積慮,但同時對東吳則是“不可圖”,采取的是結盟孫權,毫無圖謀之心。並非呂蒙所說,“(關)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

蜀漢有了荊州,再結盟孫吳,才能毫無東顧地率兵由益州出秦川,同時,“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才能讓曹魏面臨真正的雙線作戰壓力。而蜀漢失荊州後,與孫吳東西響應北伐,則做不到如此合作無間。

可見,荊州,在劉備和諸葛亮心中戰略地位非常高。而魯肅主張“借”荊州,聯孫劉。

放眼東吳,周瑜有取蜀劃江圖北之意,但共拒曹操,這一點他和魯肅、諸葛亮意見一致。呂蒙則一心謀取荊州,保守長江之利,自覺不仰仗劉備聯軍也可獨拒曹操。只有魯肅和諸葛亮的戰略最現實,也最接近。

以至於有人說“隆中對”三分天下的計劃是諸葛亮抄襲了魯肅。

裴松之注《三國志》時就覺得《蜀書》和《吳書》記載矛盾,“劉備與(孫)權並力,共拒中國,皆(魯)肅之本謀。(魯肅)又語諸葛亮曰‘我子瑜(諸葛瑾)友也’,則亮已亟聞肅言矣。而《蜀書·亮傳》曰‘亮以連橫之略說權,權乃大喜’,如似此計始出於亮。”

其實不然,英雄所見略同。“孫劉聯盟、共拒曹魏”的大計,諸葛亮和魯肅都可以想到,此外,還有周瑜也想到了。赤壁之戰前,是戰是和,東吳朝野意見分歧很大, 孫權就是聽了主戰的魯肅和周瑜的意見,又參考前來遊說的諸葛亮也持此說,才下定決心與曹操一戰。

戰後,劉備求都督荊州,又是“惟(魯)肅勸(孫)權借之,共拒曹公”。“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劉)備,方作書,落筆於地。”這也說明,以遠見卓識著稱的曹操,最擔心的正是孫劉結盟。

清代學者李安溪評說:“子敬勸借玄德地,此策亦未為短。蓋荊州新附,其勢宜然。若兩雄相爭,北敵之利。”

袁枚說,“孔明之謀蜀也,先結孫權而後攻魏;魯肅之謀吳也,先結劉備而後攻魏。”諸葛亮和魯肅,才是真正的知己。

建安二十二年,主和孫劉、共拒曹魏的魯肅去世,“諸葛亮亦為發哀。”痛失知己,諸葛亮大概也預感到,孫劉聯盟將要出現裂縫。

3、東吳奪荊州損人不利己

魯肅去世,一心謀取荊州的呂蒙上位。

他認為劉備關羽並非善茬,遲早伐吳,如今局勢也無需依賴劉備,於是向孫權建議取荊州、據長江。

其實,劉備得荊益二州時尚未有吞並東吳的野心,即便關羽失荊州後舉兵伐吳更不可能吞食東吳,那只不過是揚武揚威、表明一下復仇的態度和強硬的姿態罷了。

呂蒙奪荊州,對一城一地而言,他確實成功了,而且立下擒關羽的不朽功名。

但對於戰略大勢而言,於吳國卻並沒有什麽好處,反而破壞了聯合北伐的大計,也使吳國險遭滅頂之災,還使孫權有乞服稱臣之辱,被後世嘲笑。

孫權說,呂蒙“圖取關羽,勝於子敬”,又說魯肅不能驅除關羽,還說大話“羽不足忌”。其實,魯肅並非不能奪得荊州,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袁枚說,“當日之深於為吳而得計者,莫如(魯)肅,淺於為吳而失計者,莫如呂蒙、陸遜。”

荊州本非孫吳的基本盤,沒有荊州,也不損東吳根基,得了荊州,從今天看來,在後來歷史中對東吳又有何益處?得了荊州,東吳還能吞滅西蜀獨拒曹魏不成?得了荊州,以後還是要依賴蜀漢,和親固好,共拒曹魏。

吳蜀爭此區區數郡,而便宜曹丕,稱帝中原,孫權俯首稱臣,誠如《出師表》所痛言,“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跎,曹丕稱帝”。

附錄:後世學者如何評價呂蒙取荊州?

袁枚:

“孔明之謀蜀也,先結孫權而後攻魏;魯肅之謀吳也,先結劉備而後攻魏。……惟孫權見不及此,然後襲取荊州,通和於魏,而從此稱臣質子,無虛日矣。惟昭烈見不及此,然後因荊州之故,而白帝稱兵,一敗嘔血矣。”

“以區區之吳,乃欲外絕蜀援,孤軍當操,不已悖乎!力不能當操,勢不得不稱臣;既稱臣,勢不得不納貢而受封爵;心有所不甘,又不得不詭詞阿諛,而陰為反覆。……權以江東兩世之王業,至於俯首都亭,群臣流涕,此皆伯符父子之所傷心於地下,而魯肅之所逆料者也。得十荊州,足償其辱否?”

“蜀修關羽之怨伐吳,吳求救於魏,劉曄勸襲之,賴魏主不從以免出兵。後魏偽助討備,仍欲襲之,賴陸遜收兵以免。及至鍾會伐蜀,吳不力救,遂至兩亡。”

王懋竑:

“又使權得荊州後而曹操不死,則當先主伐吳時,操必以大軍蹙吳,魏攻其外,蜀攻其內,江東成敗之機,殆未可料。……世皆以圖取荊州為呂蒙之功,而不知其幾敗江東之業。”

“權自得南郡,請降於魏,屈辱已甚,使不圖南郡而與蜀交好,其屈辱豈至於此?其後權卒絕魏,而與蜀交好者,終其身,蓋亦有鑒於此也。”

李安溪:

“緣此遂令仲謀稱臣子桓,責質征朝,幾至狼狽。向非先主君臣大義素明,難得屈意和魏者,則白帝之戌不撤,東西之好不修,權之折而入於魏不久矣。(呂)蒙徼幸之策,亦殆矣哉,安可以成敗論人,而謂魯子敬之見真短於(呂)蒙乎!”

韓慕廬:

“如子敬意,豈欲劃長江而守之哉?無一刻忘操也。呂蒙所窺者小,不恤遠患,而甘近利,開吳、蜀之兵端,成曹氏之篡奪,而權亦稱臣屈膝,歲歲被兵。嗟乎!貪功召蒙,誤國不細矣。”

魯肅:諸葛亮在東吳的知己 借荊州是汙點還是亮點?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孩子掉进厕所

    周公解梦梦见孩子掉进厕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孩子掉进厕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亲哥哥

    周公解梦梦见亲哥哥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亲哥哥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在时装店购物

    周公解梦梦见在时装店购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在时装店购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厌恶

    周公解梦梦见厌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厌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房子里有草

    周公解梦梦见房子里有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房子里有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火烧小男孩

    周公解梦梦见火烧小男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火烧小男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红旗

    周公解梦梦见红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红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墓地守夜

    周公解梦梦见墓地守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墓地守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妈妈用枪打我

    周公解梦梦见妈妈用枪打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妈妈用枪打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拍照

    周公解梦梦见拍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拍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随机推荐

  1. 一百多年前英国欺负中国人, ... 战争让中国蒙受了怎样的耻辱?

    1842年,这个难忘的年份,这是中国签订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日子,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被打开了自己的国门,从一个自给自足的天国开始与国外进项接触。虽然从1842年开始,中国发生了不明显的变化,其实这种变化是一点点发生的。

  2. 梦见别人给我打 ... 梦到别人给我打 ... 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别人给我打 ... 好不好

    做梦梦见别人给我打...好不好?梦见别人给我打...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别人给我打...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别人给我打...,表示内心充满不安。梦见别人给我打...,就可能意味着你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与关注。梦见别人给我打...打不通,表示人际关系亮起红灯;拨错号码,代表小心工作上会出错。

  3. 梦见用水壶喝水

    周公解梦梦见用水壶喝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用水壶喝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高脚杯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秀气颀长的高脚杯,通常象征女性和女性气息、享乐主义等。梦见自己得到一只高脚杯,暗示你可能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能力,或物质实力。梦见自己用高脚杯喝酒,暗示你渴望尽情享受生活。梦见几只一模一样的高脚杯,你可能有不同的选择,或找到不同的方式享受不同的乐趣。梦见信号灯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5. 憨山大师——法堂炼磨

    大师刚开始习禅时,由于尚未得参究要领,故久无消息。大师行接足礼,并祈求见观世音、大势至菩萨。这一年冬天,慈恩寺禅堂启建道场,请无极大师讲《华严悬谈》,憨山大师在讲席期间受具足戒,并随众听讲。一闻此言,憨山大师似乎遥见冬积坚冰、夏飘飞雪的清凉山。憨山大师与海内大德五十三人前往参加。禅期满,大师坐禅堂,感觉仍未离禅坐,即便上街入闹市中,也不见有人,如入无人之境。

  6. 表示自己很累的说说 描写身心疲惫的句子 身心疲惫的说说

    表示自己很累的说说1.瘦子永远体会不了胖子站在秤上的忧伤,胖子永远理解不了瘦子轻易被推倒时的凄凉。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身心疲惫的说说1.许诺过曾经的誓言,你终究没能和我兑现。没有破碎的心,没有痛苦的眼泪。

  7. 孩子,我不欠你的!

    >>中国的父母太宠爱溺爱孩子了,只要自己有的,全都给了孩子。自己没有的,也总想要把世上最好的一切提供给孩子,甚至恨不得把下辈子的也帮他们准备好,却忽视了孩子自己的能力和选择。>很多父母不把孩子当人,而是等同小猫小狗一样的宠物。孩子有他们的自己的未来,靠自己寻找,靠自己创造。

  8. 【练覈】的意思是什么?【练覈】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练覈见「练核」。

  9.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汉子瓮声瓮气地说:“不买东西,卖东西。”汉子前脚一走,李掌柜立刻颠着小步把锡块拿回里屋。其实呀,这哪是什么锡块啊,这是一块碎银锭,大约有十两!与此同时,在河东岸,有个船家已经等候多时了。当夜,被绑在树上的李掌柜差点冻死,直到天亮,才被人发现。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不容易啊,谁让你在老街混呢!

  10. 纪信救主的故事的故事是怎么样的?纪信的结局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知道纪信是谁?彭城一战后,项羽依靠少数兵力战胜了刘邦,这让刘邦感到有些不安,后来在荥阳城危难之际,纪信假冒成刘邦,被项羽降服,但刘邦算是逃过一劫。纪信救主的故事也是十分有名,据说纪信的样貌和身材都与刘邦相似,所以才能骗过项羽。不过纪信最后的下场就很惨了,被项羽处以火刑。>项羽带领的3万楚军,在半日内以雷霆之势击溃56万之众的汉军,使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惨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