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初中的时候,当时读《水浒》读《射雕》什么的,刚开始读的时候,看那些大侠去吃饭,“啪”掏出五两碎银子或者二两碎银子,我第一反应:有钱。咱们的反应,一说到银子,就是钱。后来就觉得不太对,怎么哪个大侠去吃饭,他都能掏出几两银子来?这个银子在古代到底值不值钱?后来我查过一些资料以后才知道,古代大侠是真有钱啊!

  在唐朝的时候,当时有记载的是贞观年间1两银子,能买200斗米。这个200斗米,算到今天差不多是2360斤,就按照3块钱一斤,那个时候还真值七千多块钱。那看来,如果那个时候大侠摸出3两银子来,是真挺值钱的。当然这银子也贬值,到了开元年间,1两银子可能也就值3500块钱左右了。就是1两银子只能买一斗米。

  我另一个很感兴趣的朝代就是宋朝。1两银子的购买能力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1600—3200块钱这个范围。其实弄明白这个事,就解决了我一个小疑问。当时看《射雕》的时候,为啥这个黄蓉和郭靖一见面,黄蓉就看上了郭靖了呢?你说郭靖呆呆傻傻的也不会说话,武功也不好。而黄蓉,千金大小姐,对郭靖一见钟情,这个怎么也解释不通。后来很多人说傻人有傻福或者是人傻运气好之类的等等。

  后来搞明白这个银子值钱这个事情之后,这个事情就想通了。黄蓉和郭靖吃的头一次 饭,郭靖同志买单,花了20两银子。这个20两银子,按照刚刚的算法,至少也要三四万块钱。这个什么概念?我在大众点评查了一下,现在能查到的现在最贵的饭馆,人均消费7000块。那黄蓉和郭靖那顿饭,人均消费得2万块左右。我估计顶级三星米其林也到不了这个价。所以我好像就明白黄蓉为什对郭靖一见钟情了。

  在《红楼梦》里,贾府的一餐螃蟹花了24两银子时,刘姥姥感慨道,可以够小户人家一年的生活开销了。从这里可以看到,银子在清朝的时候,购买力就变低了,但是还是能够达到一两银子值人民币200-300元。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银子的购买力在唐朝的时候最高,清朝的时候最低。但是总的来说,银子的购买力还是很值钱的。

  这个问题回答不少,但是靠谱的不多,对于大部分的回答者而言,仿佛白银价格是固定的,其实历朝历代根本不一样。

  汉代银价

  以汉代官方银价为例:

  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银一流千。(《汉书·食货志》)

  这是说,朱提银的成色好,8汉两为1流,价值汉五铢钱1580枚,其他的银子8汉两,价值1000汉五铢钱。

  西汉1斤,从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重量可知,一枚等于一斤,称量为247克到250克左右,汉代一斤为十六两,则1两=15.43克或15.625克。

  朱提银1两=197.5五铢钱,它银1两=125五铢钱。

  需要注意的是,汉代一直到唐和北宋,白银一直不是流通货币,只是一种贵金属,这种贵金属的官定价格,实际上与实际流通计价的铜钱的“购买力”是直接挂钩的,而铜钱的铸造流通量,哪怕在一个王朝的几百年内,也是不同的。

  所以,除了用米价进行约略折算,没有任何可以贯穿2000年的一般等价物,而历史记载的米价又和货币量、地区、丰欠、消费人口直接相关,最多就是个大致判断。

  比如,

  汉文帝时,粟至十余钱。(《史记·律书》)

  今张掖以东,粟石百余,刍藁粟数十……本始中,金城湟中,谷斛八钱。(《汉书·赵充国传》,宣帝时事)

  元康四年,比岁丰,谷石五钱。(《汉书·宣帝纪》,宣帝时事)

  永光二年,是时岁比不登,京师谷石二百余,边郡四百,关东五百。(《汉书·冯奉世传》,元帝时事)

  需要注意的是,汉文帝时行三铢钱,汉武帝后才行五铢钱,而五铢钱铸造了一百多年才280亿枚,在宣帝、元帝时代,五铢钱的货币供应量实在不多,边地谷价便宜,很大成分上来自于“钱荒”,即“钱贵物轻”。

  如果按照宣帝时面临羌人战争时的标准,张掖以东的粟价,则1两它银也不过买1石粟罢了。

  汉制,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120斤,则汉代一石粟相当于今天30千克,也就是60市斤小米,三解到京东上搜了一下,最便宜的小米1市斤(500克)价格是6.8元。

  也就是说,汉代1石粟=408元人民币,当然,这是精小米,古人算一般称量为原粮,还要削掉一定比例,此处先忽略了。

  大体上,可知,西汉1两白银=408元人民币,1克白银约为25.5元人民币。

  同样的算法,以宣帝丰收时粮价为准。

  则1两银=125钱=25汉石=1500市斤小米,则为10200元人民币,1克白银约为661元人民币。

  要注意的是,上述价格等于差了25倍,这种数据的差距,在相关记载中毫不少见。

  唐、五代银价

  唐代用银的记载和考古发现的银饼、银铤不少,不过主要是皇室赏赐和折算“轻货”(体积小、价值高,利于长途运输的货品)顶租庸调,使用时也往往是以重量计量,也因此成为一种财富储备。

  黄金一斤为饼,百饼为簉,至有百簉。银五倍之。(《南史·武陵王纪传》)

  这种熔金为饼的储藏财富,这是汉晋南朝以来的传统,只是考古所见的唐代银饼要小得多,最大的约为唐代50两,小的也有10两规制的,可见并没有形成固定形状的银币,仍为“轻货”用。

  至于具体的与商品挂钩的银价,则记载更少,只能以唐之后五代十国的后蜀为例了:

  伪蜀广政中,凡银一两,直钱千七百。(《续资治通鉴长编》)

  此时的后蜀也通行的是唐代开元通宝钱的规制,粮价如下:

  孟昶广政十三年,是时蜀中久安,赋役俱省,米斗三钱。(张唐英《蜀檮杌》)

  10斗1石,则蜀国1石米为30钱,五代一斤合596.82克,一两合37.30克。

  1700钱可换56.67唐石=6800唐斤大米=8116.752市斤大米

  京东袋装大米500g最便宜的是4.8元,则总数为38960.41元人民币。

  即唐代、五代十国时1两白银约等于38960.41元人民币,1克白银约为1044.51元人民币。

  北宋、南宋银价

  咸平中,银两八百,金两五千。(《续资治通鉴长编》)

  (景德四年)诏河东路所辞戍兵白金每两直以一千为限。(同上)

  (熙宁八年)蜀州。银每两官折二贯三百文足,市价一贯六百文,九年,银每两官折二贯二百文足,市价一贯四百文。

  (政和六年)官中支钱此曹,每两请官价钱一贯四百文足。

  这是从北宋真宗朝到北宋徽宗朝选取的几个数据,基本上,银价在不断上涨,当然,北宋的货币投放量也不断增加,仍面临“钱荒”。

  看看米价:

  景德四年,诸路丰稔,淮、蔡间麦斗十钱,粳米斛二百。

  熙宁七年,以上等粳米每石为千……中等粳米斗为钱八十五文,零粜与贫民。

  政和五年,白米市价为百二十。

  真宗朝,1两银子只够买米4——5斛,最多716.18市斤,*4.8元/市斤=3437.664元人民币,1克白银=92.1625元。

  神宗朝,1两银子只够买中等粳米2.7石,386.73市斤,*4.8元/市斤=1856.304元人民币,1克白银=49.7668元。

  徽宗朝,1两银子够买白米1.16石,139.2宋斤,166市斤,4.8元/市斤=796.8元人民币,1克白银=21.3619元。

  南宋的折银价相对稳定,绍定元年(1228年)前,银1两折钱多为三贯三百文。

  德祐元年(1275年),银每两一十四贯二百八十五文,银每两价钱七贯三百六十文。

  再看米价:

  嘉定十六年(1223年),和籴米石,每石计官会三贯七百五十文。

  德祐元年,麦每石三贯七百三十。

  也就是说,南宋宁宗、理宗时代,银1两,折米1石左右(以纸币会子计价,实际上,白银比纸币吃香),也就是说,1两银子够买米1石,143.23市斤,*4.8元/市斤=687.504元人民币,1克白银=18.43元。

  南宋末年,银1两,折麦3.8297石,548.55市斤,京东的小麦粉是3.7元/市斤,即2029.64元,1克白银=54.4142元。

  明清之后的计算不少,此处就不赘述了,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严格的学术意义上,纯属扯淡!纯属扯淡!纯属扯淡!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虽然三解已经尽量寻找时间贴近的对应物价数据,但是仍没有考虑上述几个时代粮食计量单位的“石”和重量计量单位的“石”的具体区别(因为太麻烦了),只是简单计数,同时,没有计量铜币、纸币币值的具体不同,在操作上并不严谨。

  当然,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来说,已经够用了。

  因为,在古代社会,哪怕一个年份,相隔不远的不同地区,由于人口结构、水旱灾害,甚至行政特色,都会带来诸多的不同,在今天我们看起来应该大致均平的物价,在古代社会可能隔着一道山就天差地别,更重要的是,由于物流流通的发达程度,以及货币投放量的不同,也会产生看似匪夷所思的结果,哪怕是离我们更近一些的明清社会,一样如此。

  所以,本质上讲,这种古今对比,毫无意义。

  对于普通人最有意义的就是,千万不要把武侠小说和清宫戏里看来的随手二两银子当做古代生活的常态,还有什么汉朝、唐朝甩出一把银票来,这都属于编剧无知,我们不能跟着犯蠢。

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多少人民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被遗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爱的侠士之地是如何迟暮的?

    -这是自驾地理的第291篇原创主文-公元207年,刘备为复兴汉室求天下之大计,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孔明感激刘皇叔的三顾之恩,全面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局势,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这就是名扬天下的《隆中对》。

  2. 明朝白银货币化:中国传统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在和世界各国的贸易不断发展过程中,白银最终成为了中国的主流货币。明朝时期是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关键时期,和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密不可分。白银货币化反映了中国和世界市场的接轨开始,也反映了中国商品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元朝纸币明朝初期,为了改变元末货币混乱的局面,于是统一使用铜钱。

  3. 王莽真是个"穿越人"?

    如果说古代真的有穿越者,那王莽一定是嫌疑最大的那个人。自从王莽改制以来,历代史学家对王莽的争议就不绝于耳。有人说他是富有远见的改革家,也有人说他是充满了现代思维的穿越者。

  4. 丝绸之路上卖出去丝绸茶叶和瓷器,却收回了白银和 ...

    在远古时候,丝绸成为东西方之间交易的第一座桥梁。

  5. 左宗棠穿越「 ”死亡之海”收复和田:驱逐5千外国人,缴获白银3万两

    和田,新疆最南端的一个城市。这里古称于阗,是盛产美玉的地方。

  6. 中国对外贸易史上辉煌的一页,三亿两白银涌入中国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因此,在明朝以前,中国用于货币的贵金属一直处于比较匮乏的状况。不过这并不是我国的骄傲,是不得已而为之。最早的纸币交子可因为没有足够的硬通货,直到明朝初年,宝钞还在流通使用。但是,到后来,我们惊奇的发现,明朝成为了银本位的国家。银子已经成为了国家的通用货币,纸钞已经无声无息的退出了流通领域。

  7. 许景澄,四十万两白银与八国联军侵华

    说的是清朝的许景澄,四十万两白银,八国联军侵华的故事。被慈禧里通外国罪。徐景澄因在俄国存有四十万两白银。故通报朝廷,取出在俄国的白银。1892年,沙俄出兵侵占中国新疆帕米尔地区,他曾作为中方谈判代表,据理驳斥沙俄侵略行径,俄军拒不撤退。1898年,许景澄代表清...与沙俄议定,在边界未划定前双方军队维持现状。许景澄往来于彼得堡、哈尔滨之间,为签订协议奔波。1898年8月28日,许景澄参加了中东铁路开工典礼。

  8. 钱币收藏(一二一)——北魏「 ”第一钱”太和五铢钱

    ★北魏北魏,是鲜卑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政权,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重建代国,自称代王,定都盛乐,同年四月,改称魏王。

  9. 大明朝官吏 ... 多少钱就会被处死?

    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2.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5500-6000元的购买力,一文铜钱就是6元人民币。到了明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普通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因此得出明朝一两银子约合人民币900到1000元之间,一文钱相当于1元人民币。

  10. 清末「 ”七年重建海军计划”差点吓倒对手

    进入近代以来,海军就是花大钱的军种。甲午海战,基本是东亚两国钱包厚度和采购力的比拼。因为两国都是从欧洲的英德等国订购新式铁甲舰。本来清朝下手订购比较早,订购的铁甲舰吨位也比较大。曾有明显领先对手。反倒是日本方面。拿出全部财政收入的接近一半拼命订购新舰。大东沟海战中的吉野舰,本来和致远舰就是同一个英国海军工厂出品的同一套图纸的先后升级版。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到了清朝要灭亡的前几年。

随机推荐

  1. 每天用梳子梳6个部位,能预防多种疾病,简单又健康

    人们每天都需要用到梳子,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讲,每天可能要梳好几次头发,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梳子是一个不起眼的工具,只是梳头发让头发变得更加顺畅的一个工具,但其实梳子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每天坚持梳6个部位,可以有效的预防一些疾病,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长寿。每天用梳子梳头发,还可以防止头发脱落,让头发变得更加柔顺。

  2. 他是李渊最窝囊的儿子 在家吃喝等死一点出息都没有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渊的儿子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同时他也养了一批闲人,整天陪她一起玩耍,李渊给他一批钱让他去买书,可是他拿到之后却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一点都没有主动去好好学...样子,李渊也对这个人彻底的失去了希望,反正他家福的流油,也不在乎去养一个富贵的闲人,李渊不看他的面子,也要看他父母面子,所以他就任由他去胡闹。

  3. 以下是研究人员用两个爸爸做老鼠的 ...

    “KDSPs”第一次,研究人员直接创建了两个爸爸的“KdSPE”“KDSPs”。小鼠出生后不能存活超过一天左右,但通过胚胎发育来哄骗两个爸爸的胚胎所做的胚胎并不是什么小壮举。研究人员发现,这比制造有两个妈妈的老鼠要困难得多。在有性生殖中,每一个后代的一半DNA来自其母亲,一半来自其父亲。他们利用小鼠干细胞,将其改造成只有一套母体染色体,如卵子,然后将其注射到正常的卵细胞中,产生一个含有两套母体DNA的胚胎。

  4. 刘邦死后戚夫人都被吕雉 ... 了 为何单单放过了薄姬

    根据《史记》的记载,:“及高祖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后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那么问题来了,刘邦死后,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都被吕雉...了,在当时已经是吕后当政了,为什么会放过薄姬和她的儿子呢?

  5. 许光达给廖昂写的什么信,成功击败他的部队生俘6000余人

    >1947年10月初,许光达率3纵兵临清涧城下。>于是,许光达掏出纸笔,给廖昂写了这样一封信。>同学许光达〔德华)>>廖昂看到许光达这封信后,心里一阵惊悸,一时左摇右摆,拿不准注意。>廖昂的内心矛盾,引起了部下的恐慌。后来廖昂得知援军马上将会赶来,又强硬起来,拒绝投降。>廖昂没有投降,许光达发起了攻击。>经过一昼夜激战,清涧终被攻克,共歼...军8000余人,其中生俘了中将师长廖昂以下6600人。

  6. 李弼简介 李弼与李虎的关系

    李弼简介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时期著名将领,位列北周八柱国之一。>北周明帝元年,李弼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北周朝廷追封李弼为魏国公,谥号为武,配享太祖庙庭。>李弼与李虎的关系>李弼与李虎都是南北朝时期人物,前者是北周八柱国之一,后者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两人李靖北魏、西魏,位高权重、功勋卓著,虽然都姓李,但似乎没有亲属关系。

  7. 历史上很多流氓、强盗、土匪好作诗,还独创了一种诗体

    作者:王清和一、《易水歌》是最早的流盗匪诗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胠箧》)。中国历来多圣人,所以也多流氓、强盗、土匪,简称「”流盗匪”。小打小闹的是流盗匪,成了事的是军阀,夺了天下的是皇帝。中国又是诗国。小儿刚咿呀学语,就被大人逼着,背什么「”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之类。长大了,似乎是个人就能出口成诗,浑如薛蟠,也能在派对上来两句:「”女儿悲,嫁个男

  8. 张爱玲经典语录大全

    张爱玲经典语录之一1、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张爱玲对胡兰成说的话。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出自《张爱玲语录》8、一个知已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出自《张爱玲语录》9、替别人做点事,又有点怨,活着才有意思,否则太空虚了——出自《张爱玲语录》10、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出自《张爱玲语录》11、书是最好的朋友。

  9.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十八罗汉绣像的故事

      唐朝贞观元年,禅师泰上人云游琴亭玉壶峰后,爱其山水幽静,于是择地建起了法藏寺,又名楼阁寺,列县内五大名刹之首。宋文天祥曾题“觉堂寺”三字。  元明年间,云游在江浙一带的莲花县高僧释惟则在苏州的“狮子林”功德圆满,名播天下。在他晚年之际,仍然不忘乡梓,尤其是他年轻时曾...

  10. 梦见丈夫有外遇 梦见丈夫有外遇什么意思

    梦见丈夫有外遇是什么意思?梦见丈夫有外遇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丈夫有外遇的详细解说吧。梦见丈夫有外遇梦见丈夫出轨有外遇,首先说明你太爱自己的丈夫,特别地在乎他,害怕失去他;再者说明你的疑心有些重;其次说明你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不想失去这种优越的生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