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42年清明节,汪精卫在下属的陪同下祭扫中山陵。>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因旧伤感染复发,病死在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内。12日,汪精卫的尸体被装在楠木棺材里,由日本军部送回了南京。>当内穴炸开后,就发现了汪精卫的棺木。>>汪精卫墓>南京市长马超俊对其尸体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其马褂内兜有一条大约3寸长的白纸,上面由其妻子陈璧君用毛笔写下的“魂来归兮”四个字。

1942年清明节,汪精卫在下属的陪同下祭扫中山陵。>在扫墓的时候曾对下属说:“如果我死后能葬在中山陵旁的梅花山就好了,这样就可以为先生终日守陵了。”>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因旧伤感染复发,病死在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内。12日,汪精卫的尸体被装在楠木棺材里,由日本军部送回了南京。>他的妻子陈璧君和汪伪高层为其墓地选址梅花山顶,遂了他最终的愿望。23日,整个沦陷区放假一天,汪伪高层为其举办了隆重的“安葬大典”,凡愿意参加送葬的市民都可以领取20元中储券(相当于现在2000块钱)。>汪精卫的墓穴建有主墓室、祭堂、警卫室等,完全是仿照中山陵而建造,大约花费5000万伪币。>>可惜因日本战局节节败退,整个墓穴没能建造完成,但也颇具规模。陈璧君可能感觉到,日军败退后汪精卫的墓穴将不安宁,于是特命人将大约5吨的碎钢铁掺上混泥土,在外面浇灌了一层厚厚的保护壳,这样一般的钢钎就无法打穿墓穴。>1946年1月,日本投降以后“国民 ... ”打算还都南京,对于汪墓蒋介石认为“有碍国内外视听”,于是秘密命令何应钦为汪墓“挪挪地方”。>15日晚,何应钦来到南京,召集了市长马超俊,陆军总部工兵指挥官马崇六,南京宪兵司令张镇,陆军参谋长肖毅肃以及南京警备司令邱维达等高级官员,并由其亲自主持召开了关于汪墓的处置会议。>在大会上何应钦说道:“召集各位来,首先对于今天晚上的内容请绝对保密。 ... 不久就要回到南京了,汪精卫的墓穴却和国父的陵墓并列在一起,太不成体统了!如果不把它迁掉,全国老百姓会生气, ... 也会生气。怎么个迁法,你们商量个决定把!”>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上汪精卫陵墓是钢筋混泥土浇筑的,经过大会商量,决定用工兵爆破的 ... 为其“挪地儿”。>从18日起,中山陵和明孝陵之间的道路就全部由军警封闭,暂停游览,断绝行人来往。>21日深夜,由74军51师工兵营使用了150公斤 ... ... ,首先将外层钢筋混泥土结构炸毁,再将盛棺的内窖炸开。>当内穴炸开后,就发现了汪精卫的棺木。揭开棺木,汪精卫的尸体上覆盖着一面 ... 旗,身着国民 ... 文官礼服,黑色马褂,藏青长袍,头戴礼帽,腰佩大绶。虽死去一年,但整个尸体并没有腐烂,脸部呈褐色。> >汪精卫墓>南京市长马超俊对其尸体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其马褂内兜有一条大约3寸长的白纸,上面由其妻子陈璧君用毛笔写下的“魂来归兮”四个字。>还有一本汪精卫的手抄诗稿,最后一首是他临终的时候写下的:>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汪精卫中国近代史历史蒋介石抗日战争中山陵世界大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