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欧洲制度革新的「 ”双元革命”

15世纪末到16世纪,欧洲人为了探寻新的贸易路线,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绕道好望角抵达亚洲的新航线,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并初步将全球各地区连为一体,形成了世界秩序的雏形。 到了18世纪下半叶,欧洲爆发了两场影响深远的革命,进一步推动了欧洲乃至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这两场革命分别是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1789爆发的法国大革命。这两场革命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却都摧毁了各自国家原有的社会秩序。同时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巨大的扩散效应,后来波及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 大航海时代:两场革命的历史渊源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是因为它们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制度模式,促使这两个国家率先步入到一种更为先进、高效的社会和政治秩序中,领先于其他国家。在英国和法国降维打击的压力面前,其他欧洲国家也被迫陆续跟进,逐渐演化成为全新的近现代欧洲秩序体系。那么导致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其实与大航海时代密切相关,因为大航海远洋贸易和殖民带来了巨额财富,促使既有体系出现利益不均衡。 其中英国在大航海时期获益最多的是商人群体和经商的新贵族,而法国在海外贸易中获益最多的却是国王。因此从大航海时代孕育而出的这两场革命也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形态。英国率先爆发了工业革命,而在法国发生的则是政治革命。之所以大航海时期,英法两国新的利益均衡出现差异,其背后也是有很深的历史背景的。经过英法百年战争和红白玫瑰战争以后的英国,国内可以对君主构成严峻挑战的大贵族势力损耗殆尽,这使得中小贵族必须联合起来与国王博弈,才能达成一种权力均衡。其标志性事件就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威廉三世签署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从此议会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从封建割据走向统一的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聚合过程,这就导致英国君主在力量上不足以压制整个社会,社会力量的强大、尤其是商人群体的发展促使英国经济非常有活力。这才是大航海时期,英国商人群体和经商新贵族能够获益丰硕的原因,也是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历史渊源。 与英国相比,法国的情况大不相同。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曾长期处于劣势,这是因为中世纪的法国长期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国王的直属领地只有巴黎和奥尔良两处。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圣女贞德曾协助奥尔良军民摆脱了英军的包围,这其中就有奥尔良是国王直属领地,所以不会像法国其他地区那般轻易向英国投降的原因。巴黎和奥尔良并不接壤,当时的法王甚至不敢轻易往来于两地,就是担心途中被大贵族绑票,那样就必须支付一大笔赎金。英法百年战争的胜利,极大的凝聚了法兰西民族的情怀,但法国内部大贵族割据的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法王的领地甚至比一些大贵族还要小,财政和 ... 实力落入下风,无法打击他们。但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财富形式,商人们并不需要占领土地就可以聚拢起巨额财富。于是法王开始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从商人那里贷款,去瑞士雇佣大量雇佣兵,终于有能力击败大贵族领主们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双方反复拉锯了差不多一百年时间以后,到了17世纪下半叶,也就是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终于结束了格局状态。差不多同时期,英国也度过了光荣革命。 不同于英国从封建割据到统一、自下而上的聚合过程,法国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征服过程。这期间锻造出了法国强大的军队,国王也因此获得了针对国内社会秩序强大的压制能力。法国社会精英、尤其是资产阶级长期受到官府压制,必定会产生强烈的反抗欲望,最终在政治层面迸发出大革命的火花。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虽然外显形式截然不同,但却具有同一根源,那就是大航海时期造成国内新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并由此影响到各自国内政治力量格局。 制度化优势:两场革命的历史结晶 虽然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于经济层面,而法国大革命则是政治层面的变革,但它们对当时的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和法国各自获得了针对其他欧洲国家的制度优势,能够对别国形成降维打击。在此之前的欧洲传统社会秩序中, ... 并不需要考虑民众就业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也没能力动员大量民众参军、养活那么多脱产者。但这两场革命之后,英法两国均出现了许多制度化特征,开始追去经济层面和国家管理层面的效率问题,通过设立一套制度办法来应对层出不穷的问题。 英国方面,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制度化主要体现在工厂制度上。工厂组织结构是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模式。早期的手工作坊并不追求大规模生产,这在工厂制度建立以后发生了改变。工人们不再需要像原先的学徒那样将师傅的手艺全部学会,只需要在特定工序重复固定机械动作就可以了。因此,工业的管理规则也发生了变化,一切以效率为先。在工业革命中,追求经济高效的制度创新和技术革新是相得益彰的。高效的工厂制度需要更高效的技术发明、高效的发明需要工厂制度的运用。最终在制度化工厂面前,传统手工作坊完全没有办法与之竞争,英国也因此具备了针对其他国家经济层面的降维打击能力。 实际上随着全球贸易的深入发展,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人财富呈现指数级上升,支持战争的财政能力(英国当时的金融制度、技术专利制度、征税制度均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支持战争的技术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仅如此,由于国家竞争规则的变化,英国在 ... 竞争之外也在经济领域展开竞争,迫使其他国家不得不跟进工业革命,否则将永远被英国压制。不仅是英国,法国当时也出现了制度化升级,从而产生了某些制度化优势。 法国的制度化主要体现在官僚体系的建立,这实际上在路易十四时期国王统一法国后就已经完成了。当国王的控制区域从少量直属领地扩展到整个法国之后,其所需要管理的事务迅速增加,因此不得不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官僚机制。这些官僚往往选拔于平民或其他没有贵族背景的人才,因此不得不依附于君 ... 力,难以对王权构成威胁。但法国的君主制度是有历史包袱的,国内贵族势力依然存在,所以官僚机制在运转过程中处处掣肘,其效率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到了大革命以后,这些历史报复都不复存在了,官僚制度的效率大幅度提升,法国 ... 对社会的控制能力也变得更高了。在此背景之下,法国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更强,并在此基础上执行了普遍征兵制,极大地提高了法国 ... 实力。 同时,法国大革命对当时的欧洲人产生了一个观念层面的冲击。由于大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旧秩序,颠覆了欧洲人心目中传统的王朝正当性,引发了欧洲其他君主的恐慌,激发了其他各国民众对法国大革命的巨大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欧洲君主国干涉法国革命、大量欧洲其他国家民众加入法国军队,法国大革命也就从内政演变成为遍及欧洲、并且持续几十年的大规模战争,即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法国大革命在政治正当性、政治组织模式、 ... 组织模式上都对其他国家形成了降维打击的优势,迫使其他欧洲国家也逐渐跟进,在欧洲形成新的政治生态。 综上所述,18世纪下半叶发生于欧洲的两场革命,即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均可追溯至大航海时代。由于英法两国本身的社会秩序不同,远洋贸易中英国收益最大的是商人和新贵族群体,法国收益最大的则是国王。最终英国发生了经济层面的工业革命,而法国则由于君主制的压制最终爆发了政治革命。虽然这两场革命的进行路径迥异,但英法两国都不约而同地通过一系列制度化机制,形成了对其他欧洲国家的降维优势,迫使欧洲乃至世界上其他国家陆续跟进,形成了新的世界秩序体系。 ​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欧洲制度革新的「 ”双元革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2. 历史上令人捧腹大笑的乌龙事件,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NO1:两江总督唐文尧「”白菜”天天吃要说乌龙,清朝时两江总督唐文尧天天吃白菜事件可能是最「”弄巧成拙”的了,古代做官讲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也就是说在古代即使当个清官,三年下来装紧裤腰包十来万两百银也不算过分。但在雍正时期就出现了一件怪事,两江总督唐文尧清廉到天天吃大白菜,而且是顿顿吃,当年消息还是挺闭塞的,一直吃到第三年,这事才传到了雍正爷的耳朵里,两江总督可是个不小的官,顿顿吃白菜

  3. 毁誉参半的黎塞留:为法国开启现代国家制度之门的一代枭雄

    孔西尼随着他的恩人的遇刺死亡,黎塞留也失去了权力。接到任务的黎塞留迅速地调解了国王和他母亲之间的关系。随后法国的危机包括胡格诺派的叛乱等,使得黎塞留几乎成为国王不可或缺的顾问。1624年,红衣主教黎塞留取代了国王的首席大臣。为了进一步巩固法国的权力,黎塞留试图压制封建贵族的影响。法国集权的另一个障碍是宗教分裂。一代雄狮拿破仑一世黎塞留的成功对路易十三的继任者路易十四国王同样极为重要。

  4. 盘点一下-英国历史上的「 ”都铎王朝”

    《时代周刊》曾刊文道:「”如果16世纪有八卦小报,亨利八世一定是每期的封面人物。”的确,这位才华横溢且私欲膨胀的英国国王,一生娶了六个妻子,在历史上曾留下无数瞩目的争议。报道的这位君主正是都铎王朝中重要人物之一。王朝的主要介绍:都铎王朝(英语:Tudordynasty)(1485年-1603年),是在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后,所开创的一个王朝,统治英格兰王国及其属土周围地区。

  5. 滑铁卢,一代枭雄拿破仑身败名裂的地方

    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8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闻名天下的小镇,19世纪这里发生了一场改变欧洲而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战争,它就是让当时曾经横扫欧洲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惨遭大败的滑铁卢小镇,后人就用「”惨遭滑铁卢”来形容一个人遭遇一败涂地的专用语。1815年6月18日,爱尔兰人阿瑟·韦尔斯利威灵顿公爵,率领英国与普鲁士联军,在滑铁卢小镇把拿破仑大军围困并击败,结束了拿破仑打仗不败的神话,威灵顿也被称为「”世界征服

  6. 奥地利主导的大德意志方案——德国历史的另一可能

    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一任皇帝弗朗茨二世,他虽然被拿破仑逼迫退位,但同时也加冕了奥地利的帝位1848年,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在很多邦国国君都没有作出明确支持的情况下,自发在1848年于法兰克福召开了德意志国民会议。在1849年,由于国会损害君主的利益,这次国民会议被强制解散,但是,其中讨论的重要问题成为长期受到德意志人讨论的议题。

  7. 《1984》: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1984》中的极权国家通过改写历史控制国民的心智,这一情节夸张地体现了历史塑造政治认同的作用。古往今来,各派政治力量争夺历史话语权的故事时有发生。纪念碑、回忆录和教科书,都可以把某种特定的历史叙述记录下来,传诸后世,从而影响后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判。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些精心打造的东西可能湮没无闻,那些被前人冷落的东西也可能

  8. 外刊扫描|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

    整理、编译:宋舒杨《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1984》中的极权国家通过改写历史控制国民的心智,这一情节夸张地体现了历史塑造政治认同的作用。古往今来,各派政治力量争夺历史话语权的故事时有发生。纪念碑、回忆录和教科书,都可以把某种特定的历史叙述记录下来,传诸后世,从而影响后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判。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

  9. 法国大革命——巨大的代价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今天我们跟大伙儿聊的是法国大革命,如果从革命的起点上来看,没有什么错,这是人类第一次用自己强大的理性和制度设计能力,试图推动一个国家进入理想社会的努力,有啥错呢?所以你说法国人能不着急吗?大革命的结果是啥?法国大革命搞出了第一共和国,然后拿破仑三世搞出了第二共和国;到巴黎公社失败之后,梯也尔搞出了第三共和国;二战之后,又成立了第四共和国。你看,这就是法国人的做派。

  10. 囚禁教皇与渎圣同盟——「 ”天主孝子”法兰西记事

    题/囚禁教皇与渎圣同盟——「”天主孝子”法兰西记事文/调命者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法国481-870版图变化动图)法兰西源自于法兰克帝国,843年秃头查理与自己的两个兄弟三分了祖父查理曼大

随机推荐

  1. 三类失败的美人相_看相大全

    下面列举三类“不幸”的美人相,注意看看你有没有哦。额头亮的人表示她那时候的思考非常的自我、自大,只考虑到自己没有考虑到对方,她本身一定工作很不错,但是大男人遇到她可能会吓走了。乐于赈灾无私奉献面相_看相大全

  2. 炒西兰花,多放蒜

    西兰花这种十字花科蔬菜,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叫做硫代葡萄糖苷,它能够帮助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当然,伟大的十字花科蔬菜,不光有西兰花一种,还包括青花菜、花椰菜、卷心菜、结球甘蓝、紫甘蓝等。同时摄入不同十字花科的蔬菜,更有利于其中营养元素的吸收。

  3. 张廷玉为何失宠乾隆?他到底干了什么?

    张廷玉为何失宠乾隆?他到底干了什么?  《延禧攻略》已经结局,中途看见一个剧情,乾隆帝对傅恒说张廷玉干了不少的糊涂事,让他厌烦。  张廷玉是清朝著名文臣,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特别是雍正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张廷玉不仅是第一批军机大臣,当时军机处的许多制度还是由他...

  4. 梵天之道

    婆悉吒说∶「我所崇奉的道理,才是绝对正确,因为我能够出生梵天。这是我师父沸伽罗娑罗先生的主张,一定错不了。」颇罗堕也不甘示弱地表示∶「我信奉的道理,才是真理,惟有信奉它,才能出生梵天,这是我师父多梨车先生的主张,必定错不了。」他们一来一住,你问我答,各人都以自己老师的主张为正确,而不承认对方的观点,在一场激烈的争论中,双方都无法驳倒对方。

  5. 宋元明“疯僧戏秦”故事流变研究

    “疯僧戏秦”故事是岳飞故事系列一支,属于“东窗事犯”的次情节单元,是整个故事系统中成熟最早的部分。此处行者乱言讥桧的情节虽然简略,但已初步具备“疯僧戏秦”故事的基本情节元素。该剧以“疯僧戏秦”为情节中心,主要讲秦桧...害岳飞之事败露,遭受疯僧乱言讥讽、并在酆都受罪的故事。

  6. 机锋无限:放下念头用行动取代一切妄想才能成功

    必须暂时把医学博土的念头放下,放下任何的期望,只专心读书,才能达到目的。应该念兹在兹,参悟“念佛是谁?”若常存着这些念头,总不能开悟。因为你心里有障碍物,必要将身心放下,无拘无束,无挂无碍,专一参“念佛是谁?”坐禅人要把心制之一处,不打旁的妄想,制之一处,则无事不办,一切事都会相应,你会得到你所应得的成绩。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思想:“我刚一坐,便想有什么感应。”必要付诸实行,才能相应。

  7. 珍惜机会 把握人生

    公爵门下的好多画家听说这个这消息后都争先恐后地纷纷涌上门来,希望能得到这个机会。开始创作后,他一遍又一遍通宵达旦地勾勒草图,一次又一次地在那堵墙壁前徘徊思考。几百年后,这幅公爵餐厅里的壁画成了世人皆晓的一幅名画,它价值连城,这幅作品就是《最后的晚餐》,而他就是世界美术史上伟大的画家——达·芬奇。就因为达·芬奇的这幅壁画,公爵餐厅里的那面普通墙壁也身价百倍,成为了美术史上的圣地。

  8. 萨拉米斯海战

    于是,希腊联合舰队无心再战,不得不在沉沉夜幕的掩护下立即拔锚转舵,退向南方的萨拉米斯海峡。当时全体希腊联合舰队都集结在萨拉米斯海峡的东端,共有366艘三层桨座战舰和7艘50支桨的老式战舰。他认为,波斯战舰虽多,萨拉米斯海峡能充分限制其优势,而且波斯战舰船体笨重,缺少灵活性,水手们也不熟悉海峡特点和航路;希腊人正好相反,在最难航行的地方都能进退自如。

  9. 戊戌六君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林旭,本可躲过 ... 身之祸

    提起“戊戌六君子”,可能最出名的便是“有心...贼,无力回天”的谭嗣同了。不过在这六人当中,有一位深得慈禧派大臣荣禄的爱护、当时能躲过...身之祸却没有躲、生死关头反对去找袁世凯帮忙的人。>此人便是林旭,戊戌六君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于是林旭接受聘任,成为荣禄的幕僚。为由举荐了林旭。在政变之前,意识到不妙的光绪命令林旭带消息给康有为,令康火速离境。>少年神童的林旭是福州的骄傲,福州人却不以他为骄傲。

  10. 上竿掇梯是什么意思?

    【拼音】shànggānduōtī【解释】犹上树拔梯。比喻引诱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上竿掇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