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代严苛的“环保法”:乱倒垃圾会被剁手

  环境污染,眼下比以往严重;环境保护,现在比古代更迫切!

  环保是中国古人很重视的问题,世上最早的“环保部”便诞生于中国。

  1。不重视环保“不可以为天下王”

  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甚至将保护环境提到政治高度。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治国”理念,便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来的。

  他在《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意思是在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荀子将之称为“圣王之制也”。

  荀子是赵国人,但成名却在齐国。他一生中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一职。“稷下学宫”是齐国一所地位与今北京大学相当的官办高等学府,祭酒则相当于今首席教授。这与齐国尊重知识分子、重视环保有直接关系。

  比荀子大概早四百年的齐国上卿管仲,便是位环保专家。他在任时倡导环保治国,称“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此话见于《管子·地数》,说得比荀子便直接:不搞好环保,便不可担任国家领导人。

  他根据秋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环保要求,提出了环保“四禁”概念。据《管子杂篇·七臣七主》所记,其中之“春禁”是:“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

  就是春天不要杀伐,不开挖大丘陵,不焚烧大沼泽,不砍大树,不开凿大山,不放大火,不杀大臣,不征收谷赋。这不只提出了环保问题,还考虑到了民生。当时齐国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此不无关系。

  2。舜设世界上最早“环保部”虞

  那么,古代有专门的环保机构吗?据清代黄本骥编纂的《历代职官表》,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其很大一部分职能与今天的环保部相同,但职责范围更大,包括了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

  在上古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人们对大自然更依赖。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上任后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根据当时的需要,分设九官。这相当于现在的九个部委,设有正、副长官22人。

  这些部门长官都是由各部落首领集体商讨,公开推荐出来的,其中就有“虞”。虞的编制不小,第一任虞官名叫伯益。《尚书·尧典》也记载了舜任命伯益做“环保部长”的事。

  国内有环保学者认为,舜所设的“虞”,是世界上最早的“环保部”,伯益是最早的“环保部长”。

  伯益的确是环保专家,他是治水专家大禹的得力助手,他发明了水井,保证人类饮用水源免受污染;他还是动物保护权威,即《汉书·地理志》中所说的 “伯益知禽兽”。

  “虞”作为环保机构被保留了下来,在周代,编制更大,分工更细化,有山虞、川衡、林衡、泽虞等四个平行部门,统统归“地官司徒”领导。其中,山虞的地位最高,美国学者埃克霍姆称之是世界上最早的“山林局”。

  秦汉时,“虞”被“少府”替代,到三国之后,又恢复了“虞官”。唐、宋、明、清诸时期,朝廷均设有虞衡司。

  3。秦《田律》规定“毋敢夜草为灰”

  《逸周书·大聚篇》记载,大禹在任时颁布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纲罟,以成鱼鳖之长。”春季实行“山禁”,夏季实行“休渔”。这既保护了环境,也保证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西汉刘向《说苑·指武》所记,公元前1050年前后,周文王在攻打崇国时出台“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即不得毁坏房屋,不得填埋水井,不得砍伐树木,不得破坏崇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设施。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环保条款”。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秦简中,一部分记录的是秦国的法律,后整理成《秦律十八种》。“环保条款”记录在其中的《田律》上,这被看成是中国最早的“环保法”。

  《田律》除了规定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多条环保规定,其中包括不得堵塞河道,即所谓“雍堤水”;不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即所谓“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

  《吕氏春秋·士容论》也提及了秦国这类“禁烧”规定,有“泽人不敢灰僇”之说,即不准在泽中割草烧灰。在当时的齐国,同样有类似的不准随意放火烧荒的规定,管仲“春禁”中的禁“倮大衍”、“行大火”,就是这意思。

  后代相关环保法令中,便保留了“禁烧”条令,如《唐律·杂律》规定“非时烧田野者”要被严惩。据《宋刑统》,所谓“非时”,是指每年阴历2月1日至10月30日之外的时间。

  南北朝还出现了“禁烧”保护草原和地表植被的规定。《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北齐天保九年(558年)春,皇帝高洋下诏规定:“限仲冬一月燎原,不得他时行火,损昆虫草木。”只能在仲冬(十一月)一个月内烧荒,其它季节一律禁止。

  4。周代“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那么,如果违反环保法令怎么办?古代的处罚比现代“环保法”厉害多了。西周周文王的“伐崇令”规定“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如果有人敢不遵从禁令,一律处死,且不得说情赦免。

  但“伐崇令”毕竟是战时环保禁令,正常情况下又如何?也严厉,在齐国便是这样。《管子·地数》中有这么一说:“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

  破坏封山行为是死罪,不得赦免;有违犯禁令的,左脚踏进,砍掉左脚;右脚踏进,砍掉右脚。这比“伐崇令”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为保护环境而剁断肢体的残酷惩罚,其实在殷商时期已出现。

  《韩非子·内储说》记载:“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烬这类生活垃圾倒在街道上,被发现后将被剁手。后来古人对破坏环保的处罚有所放松,但也不轻饶。如在唐、宋两代,随便烧荒者一旦被抓到,要被“笞五十”;“伐毁树木”的,则以偷盗罪论处。

 

  至于保护水源方面的规定,也很多,如唐宋法律上都有规定“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等。

古代严苛的“环保法”:乱倒垃圾会被剁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浅述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是如何看待丧礼的

    文/搜史官春秋后期到战国,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期,奴隶制的旧传统正在瓦解,所谓「”礼崩乐坏”。丧礼作为重要礼仪之一,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所以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儒家学派,对丧礼的研究和阐述最为深刻透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在以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影响极大。一、孔子的「”孝道”与「”仁爱”思想孔子对丧葬礼仪较为熟悉。面对历史大变革所带来的「”礼崩乐坏”局面,

  2. 先秦时期的那场「 ”善恶神战”,我支持「 ”恶”的一方,你呢?

    #泛文化写作营#大声说话,大口吃肉;大家好,我是吴吞:什么是神?

  3. 孔子和荀子赞扬欣赏秦国,后世儒家为何却极度厌恶秦国

    秦朝是秦国的后世,秦国是秦朝的前身,秦朝只有十五年国祚,秦朝却有近六百年建国史。

  4. 东汉末年的门阀士族有多强大?看看三国时期的军阀就知道了

    导语门阀士族是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东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光武帝刘秀靠着世家大族的支持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因此而优待门阀士族,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至东汉末年,门阀士族通过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垄断,越发壮大,成为东汉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那么东汉末年的门阀士族到底有多强大呢?那么东汉末年有哪些世家大族是在思想、意识形态处于主导和垄断地位呢?

  5. 中国民本思想的起源——西周时期的「 ”敬天保民”

    永恒的争执:君与民孰贵?

  6. 法家李斯、韩非子为何师从儒家的荀子?

    先秦百家以老子道家为尊,花开百枝,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在那个思潮澎湃的时代里,各种学说都在探讨国家、王权、人民之间的关系,提出各自的治理国家的办法。

  7. 一只老鼠改变了人生的价值观,小镇青年李斯的老鼠哲学

    李斯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评价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出身于平民家庭,是个典型的小镇青年。李斯后来做了管理粮仓的小吏,也算是进入了体制内了。

  8. 诗词名句起名_姓名测试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名字能出自诗词名句,这样读起来会很有内涵,下面诗词名句以供用户参考起名.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

  9. 荀姓男孩取名字大全_姓名测试

    荀兴宁荀胜伟荀睿函荀海宇荀支海荀赵勇荀辉城荀昱辰荀东方荀如静荀月明荀沁林荀琢丞荀清泉荀海天荀新新荀国栋荀宜然荀嘉嘉荀选清荀郁浊荀效衡荀惜光荀子轩荀思凯荀会漪荀骏昊荀静良荀元荀雪鹿荀翎芸荀蕊琪荀域赞荀慧珍荀乐含荀洱冬荀铁钟荀丕荣荀依楠荀韵棋荀元熙荀前军荀馨语荀致富荀建强荀子蕴荀钢荀钧雄荀绍坤荀婉如荀智翔荀承知荀铎荀林森荀寓越荀林帆荀桃芝荀震荀金梁荀静贻荀福波荀尚琦荀艺杰荀琛荀加合荀做锋荀冬媚荀颖欣荀

  10. 荀子劝学篇:《荀子劝学》原文及翻译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学不可以已;二、用心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君子1曰:学不可以已2。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38,君子不近,庶人不服3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

随机推荐

  1. 梦见道别 告别

    周公解梦梦见道别 告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道别 告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帝王相的人不可算命_看相大全

    帝王相的人不可算命有些人是天生的帝王相,人的命运是由天定的,天意怎样,必然在身体上表现出来。帝王相的人不可算命重瞳与并瞳传说舜帝有重瞳,项羽也有重瞳,都是奇相,所谓重瞳,就是眼珠内有两个瞳人,相书认为,重瞳为奇贵,主圣德勤能,英明神武,为帝王之品。但这种奇相难于与帝王之尊相称。奇骨贯顶在众多的描述帝王长相的著述中,大都有"奇骨贯顶"的说法。口相口大容拳、口形方阔者位列高官。

  3. 元朝和明朝之间还有朝代?明玉珍是什么人?

    并且,他所建立的朝代,竟然是在元朝和明朝之间,还有人记得那是什么朝代吗?>>据《明史》记载:明玉珍,随州人。徐寿辉起,玉珍与里中父老团结千余人,屯青山。>而这大夏,便是横插在元和清中间的一个朝代,然而却因太短而被人们遗忘。可不幸的是,明玉珍的儿子却是能力有限,远不及明玉珍。兵败后明升投降,由此大夏政权终结。而从明氏家谱来看,在这六百年的时间里,已变成了有着四万人之众的一个望族。

  4. 业因果报,丝毫不虚

    今天我写出我所造的种种罪业,可能并不能全部写尽,但我这是真心的忏悔。我没有福报,从小就开始造业了,让父母感情不和。去年我接触了佛法,虽然有时还不能管住自己还在不停地造业,还不能心转境界。虽然身体又犯了病,但我不再抱怨什么了,这都是我自己种下的因,现在该受这个果报了。写下此文把我所造的罪业公布于世,也告诉世人,好好做人,好好学佛,相信因果。

  5. 古代建都朝代最多的6个城市,其中河南占据3个,北京位于最末

    下面罗列的6个城市是古代建都朝代最多的6个,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这也使得洛阳成为了中国古代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南京长期处于位居中国南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曾有燕、辽、金、元、明、清6个朝代在此建都,是近现代史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

  6. 古人为何对肉干情有独钟?除了便于存储还有哪些因素

    用猪肉或牛肉切割煮熟、调味晒干后,就成了肉干。如今,各种口味的肉干是居家旅行不错的零食。

  7. 抗战中,美国曾妄图夺取中国军队控制权,直接为美国利益服务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话并不是美国人说的,但观美国...在长达14年的中国抗战期间所作所为,却是把这句话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1931年10月,美国总统胡佛公开发表讲话,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三省:「”日本为保卫日侨生命财产的安全起见,对满洲的进兵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是不能提出异议的。”1932年1月8日,美国...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条

  8. 亭亭的童话

    亭亭给小猴子写信,小猴子也给亭亭写信星期天,亭亭坐在小桌子上,给好朋友写信。>亭亭写的信>[NextPage]>亭亭念完信,向爸爸说:“行么?”>星期六晚上,妈妈把亭亭接回家的时候,小猴子的回信已经来了。>小猴子写的信>[NextPage]亭亭看了小猴子写的信真快活。

  9. 松鼠

    在一个节日,乡村地主家宅的窗下,拥挤着一大批人,声音嘈杂,大家正在看松鼠踩轮子,感到好新奇。一只百舌鸟也好奇地从白桦树上朝松鼠飞来。松鼠跑得这样快,只看见它的脚爪的跳动,还有,毛茸茸的尾巴摇来摇去。于是松鼠又踩着轮子奔跑起来。你再来看看另一个实干家,他奔走,忙碌,使大家都感到奇怪,他好像忙的连命都豁出去了,只不过他始终没有朝前迈进一步,就好像松鼠踩着轮子飞跑一样。

  10. 老吾老:喝牛奶有益身体健康?这3类人最好少喝牛奶,反而更好

    但实际上,喝牛奶的习惯却在无形中危害着部分人群的身体健康,甚至加重身体疾病,对健康反而无益。然而,有消化性溃疡的人群,如果多喝牛奶或者食用乳制品,可能会使溃疡情况更为严重。所以对于慢性中耳炎患者来说,不喝牛奶反而对耳朵的炎症有益。总的来说,在日常生活中,牛奶对我们的健康并不一定有益,消化道溃疡、中耳炎患者,对牛奶过敏的人群最好少喝牛奶,会阻碍病情恢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