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越边境线上的秘密通道 | 止戈出品

原标题:中越边境线上的秘密通道 | 止戈出品 这是止戈传媒出品的第 4 篇战争故事 没时间看文字,那就听听呗~~ ... :张泽雄 >直到抵达墓地那天,困扰母亲王成支39年的担忧终于放下了,她听来迎接他的儿子的战友说, ... 是从脑门正中穿过去的,“身体是全的。” >这是在3月30日,我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陪同王成支前往广西宁明烈士陵园。一路上,她不停地念叨,说黄家的那个孩子,最后只找到一条腿。 >82岁的王成支,从听说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愿意帮她去给儿子扫墓后,就没睡好一个整觉。 >这种难眠在3月28日晚上达到顶峰。第二天就要出发了,窗外,初春的白水河哗啦啦作响,临近十五,月亮把屋内照得明晃晃。尽管儿子的照片早已遗失,但这几夜,懂事的儿子都会回到王成支的脑海里。 >王成支老妈妈。党建为摄 >儿子汪忠付要去参军的想法,最早告诉了母亲王成支。 >那是1977年元旦,刚刚经历了10年浩劫,“他不出去闯一下,全家人只有等着饿死!” “不敢回想,饿,饿得不行,6个孩子加上大人,一家10多口人,每人一天分到2两饭。一把苞谷烧出来,一个孩子只能抢到几颗。老大不行,老三胆子小,只能指望老二出去闯条路,救救一家人的命。”王成支说。 >1977年1月8日,汪忠付如愿以偿。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共有249人,和汪忠付同一天入伍的,大多是农村兵。对于他们来说,参军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那个时代,当兵无上光荣。别说地处深山的汪忠付,就是昆明城里的下乡知青唐胜跃,在刚刚恢复的高考和参军的抉择中,毅然选择了入伍。 >穿上军装的他们不会知道,真正崇尚军人和英雄的情结,将在两年后到达一个新的高峰。 >白水河的晨雾还未散去,黎明已被屋外飞驶而过的汽车声叫醒。王成支起床,换上多日前备好的新衣服,把白头发使劲藏进黑色的帽子里。 >一个月前,王成支还住在洛旺乡洛旺村,儿子当年出征的家。很多农村的烈士妈妈,即使 ... 为他们盖了新房,她们依然舍不得离开破旧潮湿的老宅,似乎住在那里可以等到孩子回来。 >我曾采访过同在云南的烈士母亲赵斗兰,她在今年2月去世,至死都没有离开儿子当兵走时的土屋。那天去采访时,赵斗兰突然指着屋子里一直亮着的灯,对我激动地说,“你看,这是儿子帮我开的灯。” >赵斗兰老妈妈。党建为摄 >儿子牺牲20年那年,赵斗兰去麻栗坡烈士陵园为儿子赵占英扫墓,她趴在墓碑上痛哭的照片,再配上一首网友 ... 的诗《妈妈,我等了你二十年》,戳痛无数人的心。 >这件事情也推动了中国优抚制度的改革,此后烈士家属每三年可以报销一次去扫墓的路费。 >在家人的劝说下,王成支在一个月前搬到了小儿子的新家,房子目前只建起了个框架,但这已经是她的孙子们举家外出多年打工的成果。 >“买地13万,盖房子20多万,一家子都背债咯,你们能不能帮我给 ... 反应一下,多少给我点补助。”这是王成支见到外地来的陌生人,最先说的一句话。 >如母子俩最先的期望,汪忠付当兵后,确确实实救了一家人的命。家里不仅少了一张吃饭的嘴,每年还有50斤的苞谷补助。 >部队离家山高路远,在王成支的记忆中,她曾收到过儿子的一封信。至今,她都坚信那是从飞机上空投下来的,不然那么远怎么到得了家。 >1979年2月17日,新华社发布消息:“越南无视中国方面的一再警告,最近连续出动武装部队,侵犯中国领土,袭击中国边防人员和边境居民。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奋起还击。” >关于这场战争中牺牲的中越双方军人的数量,至今都是一个谜。 >战争开始后,村民们一见王成支就问,老二来信没?刚开始王成支还能耐心回应,最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 怕是早打死了,哪还有什么信。” >有一天,王成支抱着一捆柴火准备生火做饭时, ... 的人送来了白布,还没等他们开口,王成支一头晕到在地。 >资料照片 >汪忠付牺牲后, ... 给了王成支500元抚恤金,每个月还会给8元钱。那时候,国家干部一个月的工资也才9元钱。这些钱,让母亲带着家人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在1979年之前,抚恤金的标准只有180元。 在战争爆发前17天, ... 突然将抚恤金调高了两倍多。 >30多年来,王成支领取优抚金已经从每月8元涨到了2000多,在当地农村,如果不生病,已经足够生活了。 >每天起床,王成支都习惯性摸摸枕头下面的一个硬本子,那是儿子的烈士证书。这本证书算是和儿子唯一的物证连接。尽管她不识字,但并不妨碍她发自内心为儿子骄傲。 >一千多公里路,一天之内要辗转摩托车、乡村公交、城市公交、商务车和飞机,这对于一个82岁的老人来说,不管身体再健朗,都是一场硬仗。 >广西宁明县是广西和越南接壤的诸多县、市之一,和我国南方大多数边境县城一样,山高壑深,峰峦重叠,无数个谷底和坡地交错相连。 >前往儿子的墓地,对于王成支来说,即使有了 ... 的路费补贴,没有别人的帮助,她也很难前往。 >儿子从军那年, ... 敲锣打鼓送来红花和绿装,到后来牺牲,她一直是英雄的母亲。 >因为儿子是和越南对仗牺牲的,王成支就对越南的新闻很关注。 1991年初,王成支听说,中越关系开始全面恢复。似乎从那时起,再也没有人说她是英雄母亲。 >王成支说,当年儿子当兵时,经过了很多政审,村子里的玩伴们都很羡慕。再后来,那些玩伴们大多去了深圳打工,家里的房子开始贴上瓷砖,也用上了洗衣机,而她,依然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靠着儿子的抚恤金过了一生的王成支,开始向外人叨叨,“如果儿子还在,我也会过上好日子。” >与此同时,她的优抚金,开始远远赶不上国家干部的工资涨幅。 >王成支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党建为摄 >儿子在王成支的生活中,渐渐地远去,即使在梦中,也很少再见到他。而在母亲的内心里,她又很恐惧忘掉儿子,她把儿子的烈士证书压在枕头下面,似乎这样,他们依然在一起。 >这一次我陪着王成支出发广西之前,她的小儿媳妇的叔叔,竟然才知道她是一位烈属。 >没有怨言,没有回忆,母亲们独自 ... 舐着历史留下的斑斑伤痕。 >在烈士陵园的门口,王成支遇上了来自广东的车队,上面挂着“缅怀先烈”的条幅,他们是来自广东茂名市的越战老兵。在这场战役中,茂名市有80多位战士牺牲,只有一个安葬在宁明。 >当年的运输兵林月胜现在也是车队的义务驾驶员,不管多么忙,每年他和战友都要跑遍茂名籍烈士的墓园,驾车来回9天。 >来迎接王成支妈妈的“战友”。党建为摄 >从2011 年起,每年清明节前后,全国各地的越战老兵都会自发前往云南和广西,坚持先祭英烈再祭父母,为长眠在中越边境的战友扫墓。 >队伍中的叶宗秘摸着耳朵下面的一个白色小疤说:“ ... 从这里打穿过去,血堵住喉咙不能呼吸,在喉咙这里开个洞,把血引流出来,捡了一条命。” >闲聊时,林月胜说起来刚刚热映的《芳华》,他和战友都去看了,“拍的好,特别是后面反映退伍军人被遗忘欺负的事,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真实写照。” >1979年因战致伤的“二等、三等革命伤残军人”,退役后都由 ... 安排工作,比如叶宗秘。这是计划体制下由基层企事业组织承担起把他们养起来的任务,一旦吸纳他们的企业遇到关停并转,保障就不复存在。 >就这点小小的真实,让《芳华》在广大退伍老兵中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另一个让他们关注的是,在今年“两会”上,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组建,它的职能,就是维护退伍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受到全社会应有的尊崇。 >但也有敏感的网友联想到1979年2月1日突然提高抚恤金的政策。 >陵园门口放着一个大大的花圈,王成支不识字,但她还是好奇地看,上面写着“中国人民 ... 一四八师昭通彝良籍参战老兵敬挽”的字样。 >这是汪忠付的战友们提前准备好的,他们从云南一路祭扫过来。路上得知王成支要来宁明,大家特别多留了一天,替战友慰问一下母亲。 >这份情谊,不是当事人,无法感同身受。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听到这样的生死约定:一方牺牲了,活着的人就替他为父母行孝。 >王成支曾经接待过无数来看望她的陌生面孔,他们说,是儿子的战友。 >20多个老兵们统一穿着崭新的65式军服,青春不再,但脸上的沧桑似乎更配这身军容。 这身让他们曾经至上荣光的军装,这些年一度引起别样的关注和争议。他们成为这个社会最为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 >而对于母亲们来说,他们对儿子最后的印象,就是一身戎装。 >我曾采访过在1979年2月17日当天就牺牲的唐胜跃烈士的母亲刘友凤,她家里的墙上挂着两张人像,一张是毛主席,一张就是穿着军装的儿子。 >刘友凤老妈妈。党建为摄 >唐胜跃是去救班长返回的途中牺牲的,因为背着受伤的班长,体重增大,踩爆了地雷。班长活下来了,而唐胜跃牺牲了。 >这位老班长曾多次去过唐胜跃的墓地,他也一直想当面向刘友凤表示感谢,但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时至今日,中越边境一带,依然随处可见骷髅图标:雷区,禁入!这里,仿佛就是生命的禁区。 >而在边境一线的村民,即使在战争结束若干年后,依然被战争所困扰,很多上山种地的百姓,被炸断了腿。 >越南一方,也是如此。 >在儿子战友的簇拥下,王成支走进陵园。陵园倒数第二排的倒数第二个墓碑,红色的五角星下写着“汪忠付烈士”。站在墓碑前,憋了几天的泪水涌了出来,她告诉儿子,“你的外甥来看你了,你的弟媳妇来看你了,你咋不回来看看我……” 在儿子的墓前。党建为摄 >王成支已经82岁,已经不是当年可以独自决断儿子是否参军的年轻妈妈,她克制住眼泪,把从家里背来的冥币认真烧了,并对儿子说:“你用不完的,要记得存银行,慢慢用。” >所有在场的老兵都记得1979年初春:他们剃光了头,照了相,写了遗书,把事务包的钥匙留在宿舍,在军旗下宣完誓,喝了首长敬的壮行酒,含泪唱着《再见吧!妈妈》,踏上布满地雷、竹尖陷阱和疯狂炮火的征程。 >紧挨着汪忠付墓碑的是黄继聪烈士,也是洛旺乡人。当年一同出征的249个昭通彝良青年,汪忠付和黄继聪牺牲在战场上,追记了二等功,还有两个在退伍回乡的途中出车祸死了,什么也没有。 >这其中,还有8个农村兵因为受伤安排了工作,都是当时县里最好的单位,不是供销社,就是粮食局,但是 后来,他们都下岗了。 >从儿子战友的口中,王成支才得知,儿子当年是炊事班班长。这个消息让她有些激动,“那应该不会挨饿了。” >汪忠付就是在给战友送饭途中,被敌人的机枪射中,正中脑门心,没来得及留下一句遗言就光荣牺牲了。 >从这些彝良老兵的口中,得知儿子牺牲时留了个全尸,王成支终于松了口气,她自从听说同乡黄家的娃儿,牺牲后只找到一条腿,就再也不敢过问儿子的详情了。 >历史与命运的神秘,总是通过某些个体和群体的奇特际遇,得到不可思议的凸现与表述。幸运抑或是灾难,都将选中一些人,代表人类去承受。这些安息在异乡的英魂,生前身后所承载、所代表的,正是一段特殊的中国历史切片。 >宁明之行原计划在陵园结束,得知老兵们要重返板烂前线,王成支表示她也想去看看儿子战斗过的地方。 >地图显示板烂离县城只有60公里,但山路崎岖,车队行驶了近3个小时才抵达位于板烂的中国界碑。 >王成支跟着老兵的步伐,快步爬上最高的山顶,这里已经能看到越南的边防哨所。他们的脚下,茂盛杂草覆盖下,就是当年儿子和战友们保命用的猫耳洞。 >被荒草掩盖的猫耳洞。刘霞摄 >熟悉那场战争的人都知道,自卫反击战开始5天后,越军以一个营的兵力向宁明县板烂地区发起反攻,并占领了几处战略性山头阵地,成为当时中越边境唯一被越军突进国门4公里的地方。 >在危急时刻,宁明县组织了三个民兵连赶赴板烂支援,毙敌71名。后来, 中国军队把越军的尸体摆放在544高地下面一个小山头,让对面的越军来搬走。越军在板烂对面为他们修建了革命公墓。 >越军的沙巴烈士公墓。LUCK路客提供 越军反攻的道路,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是为了抗美援越而修建的一条秘密公路,大批的中国援越战略物资由这里运往越南。 >与战略物资一起抵达的,还有32万名中华儿女。官方的报道称:“有1400余名优秀指战员长眠在越南国土上,用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筑起了中越友谊的不朽丰碑。” >如今,这条见证历史反转的道路再次派上了全新的用场,成为当地边贸的主要交通道。 >宁明县板烂边民互市点正在紧张建设中,轰鸣作响的大型挖掘机正在推平昔日战场的所有痕迹。 >重返战场的老兵们,热烈讨论着当年猫耳洞里腐臭的气味、干咸的压缩饼干和渴望热饭的迫切心情,而王成支却像是没有听见一样,在那里自说自话:“老二葬得地方风水好,要是能留下个孩子就好了。” ... :保山七子影视 (全文完)长按二维码,关注“龙哥的战场” 过去的故事 >3、35年后,他终于等来了妈妈 >2、两岸军方接力护送他回家,50年前曾被定为叛徒 >1、父亲葬在三八线北,他只能对着谷歌地图祭拜 >0、致广大读者的一封道歉信 声明 >因评论功能尚未开启,请添加微信止戈读者群进行互动(选一)。对于活跃读者,我们将赠送小礼物,并邀请参加线下活动。 以笔为戈,为生命而歌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越边境线上的秘密通道 | 止戈出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毛主席评价说:在我的战友中,这个人最会带兵打仗

    来源:历史客栈20181961年9月,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

  2. 副舰长挟持护卫舰叛逃,事败后被处决,200名无辜战友受处分

    历史上驾驶飞机叛逃的例子很多,比如1976年的别连科事件,毕竟人数有限好操作,而驾驶军舰叛逃的很少,成功的更是屈指可数,主要原因在于军舰上人多,少则数十,多则上千,要统一所有人的口径,控制所有人是很难的。同时,军舰的速度远比不上飞机,一旦被发现,必然会被飞机等高速武器拦截。1975年发生的一起军舰叛逃事件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3. 张良:被无限拔高的名臣,洞察人性,但本领有限

    刘关张等人揣测是不是比高了,谁知水镜先生说是比低了,应另拟两人才更恰当。这两人是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兴汉四百年的张子房。自此对张良无限崇拜,之后又听到无数对张良颂扬的故事,着实让人钦佩。但是长大后细细读史,却疑窦顿生,有哪些真材实料能证明张良的牛B呢?斗胆来说,张良的问题应该是中国人不认真的典型表现。

  4. 城邦崛起到帝国崩溃!小兵眼中的战场,假如你是一个罗马步兵?

    罗马文明,如果仅仅只算统一的罗马帝国,那就不过数百年时间。一位装备精良的公民兵什么是罗马公民兵?不过,这一阶段的罗马士兵,武器装备全靠自备,而他们的兵种,也是通过个人财产以及自备的武器装备来划分。一般来说,根据士兵自备的装备,应征的罗马公民会被划分为轻步兵、青年军、成年军、预备军以及骑兵。那么,在战场之上,这样的罗马军队又会如何作战呢?

  5. 中越两国的安阳县都已缩小很多:中国的没有县城,越南的还算完整

    ”安阳「”这个名字代表了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目前中越两国都有一个县叫”安阳县「”,中国安阳县的特点是没有县城,越南的安阳县则是直辖市的下属县。中国河南省有个地级市叫安阳市,安阳市管辖着安阳县,由于种种原因,河南省安阳市的安阳县没有县城,这种情况在中国非常罕见。越南直辖市海防市也管辖了一个安阳县,这倒是一个建制比较完备的县,处于越南典型人口稠密的红河入海口。中越两国的安阳县都已经缩小很多,中国的安阳县

  6. 对印自卫反击战纪念日,一张图把网友逗乐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张图哨位君险些就忘了10月20日是对印自卫反击战57周年的纪念日这张图的精髓在于上面的字平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浓眉大眼深沉低调的...战士以一敌百击溃敌军之后居然说出这么傲娇狂拽霸气的「”吐槽”网友们炸裂了哨位君特意去查了史料我承认我是跪着看完的并且脑子里全是弹幕...步兵战斗小组巅峰之作开挂的中国陆军阿三永远的阴影56式...封神之作……中印边境刺刀对峙▼事情是这样的1962年中印边

  7. 「 ”上甘岭”女英雄吴炯的人生今昔

    上甘岭「”哪位是领导,我要报名成为志愿者!”。声音清脆、坚定、洪亮,带着浓浓的四川口音。一位个子不高,留着齐耳短发,双眼炯炯有神的中年妇女走进街道主任的办公室。妇女从背着的挎包中,取出一个红布包随手展开:一枚枚奖章、一本本立功受奖证书在晨光的照射下散射出道道金光。这是1989年春天的事。来人叫吴炯,天津市机电公司退休干部。她就是电影《上甘岭》中王兰的原型。1988年6月,吴炯从企业退休的第二天就在

  8. 秘境天堂~「边境逛村庄」 对越自卫反击战背景下麻栗坡的红色两山

    作者:亚非版式:HouriWong制图:游子战争,对和平年代来说已经是一场遥远的噩梦,但战争给人类留下的伤痛还历历在目,目前中国最后的战争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际称「”中越战争”,越南称「”反中国扩张主义战争”),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间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中国人民...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称取得胜利。随后...开始对越南北部的基础设施进

  9. 94岁老英雄回忆上甘岭:撤下阵地时,很多战友再也没回来……

    一面被打穿了381个弹孔的战旗,就是上甘岭!标高被炮弹削低了两米,随手抓一把土,一半都是铁屑、弹壳的山头就是上甘岭!一群用同归于尽的意志挡住了大炮、坦克的老兵就是上甘岭!一座志愿...鲜血浸满的永远无法被攻占的精神高地,就是上甘岭!长期以来美军凭借优势的火力,对我军阵地进行不间断的袭击,给我们带来不算小的伤亡。

  10. 占城国的兴起:趁着老虎打盹咬块肉就跑 ​| 中越情仇史03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中越情仇史/周五更新/谦虚公(撰文)|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说某地某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句话套用在我们的邻国-越南也能适用。不过更加准确的说法应是:越南的中北部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属于我国领土。对于中国而言,越南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两国在历史上有着错综复杂、爱恨交织、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厚渊源。如果说:越南北部的历史绕不开中国。那其南部的历史

随机推荐

  1. 金刚经持验录:鱼求报应、预知终期、肉身不坏

    芳龄二十四岁,仍不愿出嫁。天启甲子年十月廿五日,预知终期,端坐而逝。死后鼻中玉筋双双下垂,历经数个时辰之久。四十三岁那年,开始持长斋,每天在小楼持诵《金刚经》。应如是降伏其心。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若是经典所在之处。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2. 八首人生詩詞:揮手之間,人走茶涼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生活裡的每一次遇見都是緣,緣了,終要散去。命運的齒輪不停轉,生活從來都是人來人往,有人來,就有人走。人走茶涼,本就是生活常態,這一點,古人在詩詞中就已經有所頓悟。人間有味是清歡▼《浣溪沙》宋·蘇軾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是人類心靈的純淨一隅,是超越物質享受的精神境界。清歡,是

  3. 陆游休掉唐琬之后,为何还要去纠缠她?

    >陆游娶了唐琬以后,整天沉迷于和妻子的卿卿我我之中,把考取功名的事情抛之脑后,无心求官。这点惹怒了陆母,她认为是唐婉阻断了陆游的前程。陆游和唐婉婚后两三年,都没有怀孕生子。从此,陆游和唐琬之间缠绵悱恻的情丝,被彻底斩断了。这也是为何唐琬再离婚之后,对陆游依旧情丝难断,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注意,这是唐琬被休之后,成为了赵夫人的时候,可见此人心胸很宽广。

  4. 寒露祝福语

    寒露祝福语1、落叶飘下而知秋,友情长久如美酒,天气虽凉人无忧,岁月流走人依旧,好友带来问候,风寒露重,我们深厚的友情会一直相守,祝福好朋友寒露快乐。那只好送你一句:寒露幸福无敌。眼看寒露至,天气已

  5. 盘点历史上三大草包将军,他们做过哪些丢人事?

    王玄谟作为大将却对归附的华夏义师极不信任,苛捐杂税而大失民意。卫青逝世后,李广利被录用为大将军,此刻的局势已比卫青好的多,他却差点把此大好格局赔了进入。>二征大宛,率6万大军百战百胜,汉军的丢失高达六分之五。全军覆没,李广利自个屈服匈奴。屈服匈奴后,奸细也没当好,被匈奴重臣卫律栽赃致死。

  6. 男人梦见逃难要出远门 梦见逃难是怎么回事 – 周公解梦

    很多人做梦,都说梦与后来的事实相反,这就是解梦的一种...。占梦术中这种梦与现实的反应,正是物极必反的自然现象。梦见逃难,可能平时压力太大了,或者你不喜欢现实的生活,想要逃避。梦见逃难,工作上能遇见赏识你的贵人,如果你准备充份之后再提案,获得认可的机率会很高。学子梦见逃难,说明考试成绩平平。男人梦见逃难要出远门,要多多注意交通安全。梦见别人得了风疹梦见风疹有什么含义–周公解梦

  7. 梦见乌龟摔伤

    周公解梦梦见乌龟摔伤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乌龟摔伤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诸葛亮到底是不是个军事奇才?这几件事足以说明

    之所以产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因为诸葛亮曾经五次北伐,但是结果都不咋样,再就是诸葛亮曾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陈仓,蜀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多日都未攻破。我们抛开一些争议和偏见,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究竟怎么样呢?综合来讲,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别突出,除了是一名出色的丞相之外,他还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除此,诸葛亮发明的流马和木牛等更是被大家所熟知。

  9. 攘往熙来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rǎngwǎngxīlái。

  10. 梦见救一只狗

    周公解梦梦见救一只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救一只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