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历史上驾驶飞机叛逃的例子很多,比如1976年的别连科事件,毕竟人数有限好操作,而驾驶军舰叛逃的很少,成功的更是屈指可数,主要原因在于军舰上人多,少则数十,多则上千,要统一所有人的口径,控制所有人是很难的。同时,军舰的速度远比不上飞机,一旦被发现,必然会被飞机等高速武器拦截。1975年发生的一起军舰叛逃事件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历史上驾驶飞机叛逃的例子很多,比如1976年的别连科事件,毕竟人数有限好操作,而驾驶军舰叛逃的很少,成功的更是屈指可数,主要原因在于军舰上人多,少则数十,多则上千,要统一所有人的口径,控制所有人是很难的。同时,军舰的速度远比不上飞机,一旦被发现,必然会被飞机等高速武器拦截。1975年发生的一起军舰叛逃事件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1975年11月8日夜,苏联海军克里瓦克级护卫舰「 ”警戒”号在港口完成了补给,副舰长萨布林少校决定挟持军舰叛逃中立国瑞典,这个计划,他酝酿了数月之久,同时,他还找了20多个同伙协助自己。 决定行动后,他让同伙们开展之前谋划好的分工,各就各位,他则之际拉响了事故警报,并告诉舰长勃图里内中校舰艇下部的轮机舱除了问题。当舰长走到轮机舱时,立即被埋伏在那里的叛乱分子劫持关押。紧接着,萨布林少校向所有舰员宣布了自己的计划,并让亲信迅速将军舰开出港口,驶向瑞典。 当时,军舰上有不少人是不愿意的,他们向萨布林提出 ... ,萨布林毫不犹豫向他们开枪,同时,将一部分水兵关押起来,其余舰员看到萨布林如此凶狠,只好顺从妥协,毕竟他们手上没有枪,更不愿意徒手冲上前拼搏。 护卫舰在没有用拖船的情况下冲出港口,这让执勤部队疑惑不已。恰在这时,一个不愿跟随萨布林的军官趁着反叛分子疏忽,跳入海中,游到岸上,并在第一时间向基地和舰队长官报告了相关情况。 一开始这些高官们还不相信,还要把那勇敢的军官关起来,直到消息得到证实后,他们才反应过来,并上报海军高层。海军部门得到情况下,立即下令波罗的海舰队采取行动。舰队派出5艘军舰出海拦截,同时,海军航空兵和空军的飞机也出动了,他们接到任务,如果「 ”警戒”号不返航,当即击沉。「 ”警戒”号是苏联最新的护卫舰,如果落到西方手上,那后者可以通过对军舰上武备,动力等分析了解苏联海军的实力,同时,军舰上还有至关重要的密码本,如果落到西方手下,对苏联海军来说是个沉重打击。还是一点则是关乎苏联面子问题,所以苏联海军的态度很强硬。 为了拦截「 ”警戒”号,苏军航空兵前后共出动了60架各类作战飞机,包括老式的伊尔-28和携带反舰导弹的图-16。机群很快达到「 ”警戒”号上空,它在护卫舰周围投掷了几枚炸弹,以做警告。与此同时,苏军的电台也在呼叫警戒号,要它立刻投降,返航。 对此,萨布林并不理睬,他明白投降的后自己的命运会怎样,还不如奋力一搏,他下令军舰快速行驶。看到护卫舰没反应,伊尔-28展开攻击,一枚炸弹直接命中。紧接着,图-16准备发射导弹。 关键时刻,「 ”警戒”号上发出了讯息,最终避免了悲剧,原来,面对被击沉的压力,一个反叛的水兵心里承受不了,他放出了舰长和一批军官,这些人手持武器制服了反叛分子。事后,「 ”警戒”号返港,萨布林等人被逮捕,枪决。而舰上包括在内的200多人全部受到纪律处分,很多人被勒令提前退役。
本文标签:军舰海军护卫舰战友导弹武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