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元朝为什么叫元?谁取的?刘秉忠,原名刘侃,生于1216年,乃忽必烈之谋士,1259年,刘为忽必烈策划开始建立年号,为“中统元年”,这是蒙国自成吉思汗开国以来首次以中华文化之习惯使用年号。1264年,为忽必烈设计新的年号“至元”,忽必烈言听计从,下诏改当年的“中统五年”为...
元朝为什么叫元?谁取的?刘秉忠,原名刘侃,生于1216年,乃忽必烈之谋士,1259年,刘为忽必烈策划开始建立年号,为“中统元年”,这是蒙国自成吉思汗开国以来首次以中华文化之习惯使用年号。1264年,为忽必烈设计新的年号“至元”,忽必烈言听计从,下诏改当年的“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定燕京为“中都”。
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的建议,把国都由上都开平府(在北京以北约300公里)迁于燕京,其动机,乃与当年金代完颜亮由上京会宁府迁都于燕京是颇为类同的:一是忽必烈即位为大汗,并未按蒙古惯例,经“库里尔台大会”推举,而是凭实力自立,很多贵族不拥护他;二是忽必烈自1251年受命总治漠南汉地以来,针对 *** 地区的特点,重用 *** ,实行汉制,触犯了蒙古贵族顽固派的利益,很多贵族反对他,甚至发动过武装叛乱,他需要摆脱反对派的牵制;三是当时在中国北方,从金国手中夺得的疆土需要就近统治,在中国南方,对南宋政权尚有待于征服;四是燕京的地势水土,远胜于蒙古草原。1271年,忽必烈又采纳刘秉忠的建议,将国号“蒙古”改为“大元”,忽必烈由蒙古大汗成为大元皇帝,即元世祖。1272年,忽必烈还将正在建设中的新都城由“中都”改称为“大都”。
元朝的首都——大都之城门,全以汉制称呼,取以汉名,例如:丽正门:出自《易经·离卦》“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文明门:出自《易经·乾卦》“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安贞门:出自《易经·讼卦》“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不仅如此,就连元朝的国号和年号,也依据《易经》制定的。国号“大元”,出自《易经·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年号“至元”出自《易经·坤卦》“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元朝的政体基本沿袭了中国古代的行政结构;国号元的选定出自中国古文献;几代元皇帝的谥号、庙号都沿袭于汉制;元朝皇帝没有让我们学习他们的语言、没有强迫我们继承他们的传统、中华的文化基本没有断层,浩瀚的典籍、史书和地方志还是较为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并且催生了元曲的发展。这些和同时期的其他几个蒙古汗国是有不同的,那些汗国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独立性,既不吸收当地文化也不传播发展本族文明,几乎没有和统治地区的本土文化产生交集,完全就是一副想着霸占一段时间的态度。所以,他们即使最后消亡了也没有给当地的历史留下什么痕迹,这和中国的元王朝是不同的!国外史学家不把这些汗国历史算在当地各国的本国史中是有道理的,但是不把元朝历史算在中国古代史中我才是无知或者别有用心的表现。
此外元朝官方编修了宋、金、辽史,而且是皇帝忽必烈下诏,丞相脱脱主编的,同时政治体系也采用中国政权架构,说明官方基本认同中国文化。
中国是以文化立国的,不局限于宗教、血统、地域,所以元朝属于中国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