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得老百姓的喜爱。正所谓嬉笑怒...皆成文章,古代的名人和名联相互映衬,名人因为名联而名气更大,名联因为名人而流传更广。关注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这些语带双关的经典对联。第1首: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根据《解人颐》的记载,上联是明代大画家唐伯虎出的。下联是唐伯虎的朋友张灵对的。这个对联中,贾岛是唐代诗人,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名人对名人,十分贴切。

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得老百姓的喜爱。正所谓嬉笑怒 ... 皆成文章,古代的名人和名联相互映衬,名人因为名联而名气更大,名联因为名人而流传更广。关注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这些语带双关的经典对联。 第1首: 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根据《解人颐》的记载,上联是明代大画家唐伯虎出的。下联是唐伯虎的朋友张灵对的。这个对联中,贾岛是唐代诗人,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名人对名人,十分贴切。特别是「 ”贾岛”和「 ”假倒”同音,「 ”刘伶”和「 ”留零”同音,构思巧妙。 第2首:油醮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上联是一个举人出的,想要难住清代著名的思想家魏源,据说是因为魏源平时揭穿了举人的把戏。上联语带 ... ,说自己像蜡烛一样,对魏源十分恼火。 魏源也是十分机智,根本没有被难倒,立刻就用灯笼的形象加以回击,讽刺这个举人是有眼无珠。 第3首:史鉴流传真可法;洪恩未报反成仇。 这是用了明末清初两个著名人物的双关联。史可法是抗清名将,最终死在扬州。洪承畴原来也是明朝大将,却投降清廷,成了叛徒。上联说史可法真的可以「 ”效法”。下联讽刺洪承畴只能「 ”成为仇人”。 后来,又有好事者扩展了这首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第4首: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这是明代神童程敏政的下联。据说大学士李贤想要把女儿许配给程敏政,所以出了上联,表面上看是因为有了荷花,才有了藕根。但实际上,荷通「 ”何”,「 ”藕”通「 ”偶”,一语双关,其实是在问:「 ”怎么样才能得到好配偶呢?” 程敏政非常的聪明,立刻回答说:「 ”有杏不须梅。”「 ”杏”通「 ”幸”,「 ”梅”通「 ”媒”,实际意思是说如果幸运的话,不需要媒人。 李贤非常的高心,就把大女儿嫁给了程敏政。 朋友们还知道哪些双关的对联呢?欢迎留言哦。
本文标签:名人中国古代史明朝历史程敏政魏源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