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简介

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孙权、刘备在今赤壁市三国赤壁古战场进行了一次争夺汗鼎的大战,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建安五年,经过官渡之战,打败了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占据了冀、青、并、衮、豫、徐等八州,统一了北方,形成了独霸中原的局面。另一割据势力刘表,占有荆州两湖的广大地区,原来依附袁绍的刘备在“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屯兵新野、樊城,趁机扩充军队,网罗人才。

董卓之乱

>董卓接到何进邀请,便迅速率领兵马,浩浩荡荡直奔洛阳而来。董卓得势后,一直寻找机会进京。董卓的凉州军为陇西一带汉、羌、胡诸族豪强混合而成的武装集团,野蛮成性,能征惯战,曾镇压过黄巾起义军,这次进京,自然想大捞一把。董卓率部众行至半路,得闻宫中大变,大为震惊。崔烈见董卓带兵到此,顿觉不妙,于是告之董卓前因后果,并说“当下大乱已过,少帝无恙,请刺史速回,以固边防”。

王允设计杀董卓

自此,董卓更加残暴狂妄,自称尚父。>一天,董卓在宫中设宴。酒酣耳热之际,董卓把吕布叫到身边耳语几句。>董卓的所作所为深深激怒了司徒王允。一方面王允千方百计地接近董卓,骗取信任;另一方面,又积极策划设法除掉董卓。王允知道要想除掉董卓,同他寸步不离的吕布是最大的障碍,于是决定,从吕布入手,离间两人。回到府中后,一条妙计已经被王允想好。

五斗米道起义

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可以说是我国民间宗教发展史上最早的教派之一。张陵本大儒,博通五经,又熟知盛行于世的黄老之学、谶纬思想与神仙方术,乃据此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并吸收了巴蜀地区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某些成分,创立了五斗米道。经过他们祖孙三代的苦心经营,五斗米道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义、仪式、方术及组织制度。于是,张鲁借机在巴、汉地区推行五斗米道,并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

梁冀灭门

梁冀初任黄门侍郎,转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步兵校尉,执金吾。六年,梁商病死,冀继任大将军。东汉自和帝、安帝两代,外戚开始干政,至梁冀专权而达于极点。梁冀>冲帝夭死后,皇太后与梁冀定策禁中,迎立质帝。质帝不满梁冀骄横,称之为“跋扈将军”。宫卫近侍均为梁冀亲信,百官迁任先要向他晋见谢恩,然后才敢诣尚书。甚至梁冀和孙寿宠幸的监奴秦宫也擅作威福,刺史、二千石都要登门拜谒。

详解党锢之祸

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迫害活动,史称“党锢之祸”。质帝骂他是“跋扈将军”,立即被毒死。宦官郑众因翦除窦氏外戚有功,被和帝封为鄛乡侯,参与政事。郑众死后,其养子继任,从此打破了宦官不能世袭爵位的旧制。在打击梁氏外戚集团之后,桓帝为了酬谢宦官,一天之内就封单超、徐璜等五人为县侯,世称“五侯”。

黄巾起义简介

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从安帝到灵帝的八十余年,见于记载的大小农民起义近百次。在南方和西北,还出现了汉族和少数族的联合起义。不少农民起义的领袖自称“皇帝”、“黑帝”、“无上将军”、“真人”等,或建年号,或置百官,或则利用宗教为组织形式。此伏彼起,日益频繁。黄巾起义正是在农民斗争蓬勃开展的基础上爆发的。

许慎著《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并在《说文解字.叙》里对“六书”做了全面的、权威性的解释。

蔡伦造纸简介

龙亭蔡伦造纸的故事传说是流传在蔡伦的封地、葬地和造纸实验地洋县龙亭及周边地区的故事传说,它是最优秀的民间文学之一。>龙亭蔡伦造纸故事传说有6个鲜明特点,一是流传时间长,在长达1900年的历史中,口口相传。老百姓百听不厌,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在汉水文化之中,龙亭蔡伦造纸的传说占有光辉的一页。

王景治水

到明帝刘庄在位时,出现一位叫王景的能人,他在治水方面颇有成果。>王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水利专家,是东浪郡人。后来王景修整浚仪渠,显示出治水的才能,所以于公于私,刘庄都很信任王景。永平十三年夏天,王景到黄河边视察过几次后,整治汴渠的工程开始了。王景往坝上加石头,与黄河河堤相连,留下一丈多宽的豁口,用厚木板卡住,这就是水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