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 紫檀四出头官帽椅 [专家点评]清紫檀四出头官帽椅随着明王朝的灭亡和清帝国的建立,满汉文化开始交融,这在中国传统家具中也得到了体现。康熙年间...的明式家具在局部装饰、做工以及风格上逐渐发生了变化,“清式意趣”已显露出来,如这对紫檀四出头官帽椅。椅子罗锅枨式搭脑,两头平直,造型新颖别致。搭脑,靠背板及两边立略带曲线。鹅脖直立、后让,无联邦棍。扶手平直,出头处略向外撇。椅面攒框落堂镶板,上附藤心,面下素牙板。
[专家点评] 新石器时代 红陶执壶 [专家点评]新石器时代红陶执壶新石器时代红陶执壶(另面)新石器时代红陶执壶(另面)新石器时代红陶执壶(里内)新石器时代红陶执壶(口沿)新石器时代红陶执壶(底足)这件新石器时代红陶执壶,高11.3厘米,口径9.2厘米。撇口,鼓腹,平底,短把无流。质地坚至,器身厚重,夹沙红陶器,表面饰印纹。现藏广州今古博达古陶瓷标本研究中心。
[专家点评] 近现代陆俨少 雁荡泉石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陆俨少雁荡泉石图此为陆俨少的“雁荡泉石图”。温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藏。全图气势恢弘、笔墨雄劲,动静相合,极具意趣。所绘云水,映带呼应,具有极富生气的动态之美;所绘山崖丛树,更是行行相关,聚散结合,参差映带,葱茂苍翠,颇得自然之趣。
[专家点评] 清吴煦 论书墨迹 [专家点评]清吴煦论书墨迹此为吴煦的“论书墨迹”。此帖册页,为吴煦于光绪二十年七月十五日所书写。其书风有欧公与坡翁遗意,婉丽、遒媚,如簪花之美女。吴煦书迹流传极少,非常罕见,所以,此帧书法弥足珍贵。吴煦,字晓帆,号春池,晚号荔影,别号秦望山民或秦望山樵,浙江钱塘人。家有清来堂,藏书甚富,且有不少珍本。著有《清来堂书目》4卷,所列书目不下5000种。
[专家点评] 新石器时代 彩绘双耳壶 [专家点评]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另面)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另面)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另面)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口沿)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底部)这件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耳壶,高14.3厘米,口径10厘米。直口,鼓腹,平底,双侧有系,胎体薄,胎质细腻坚至,腹外部彩绘,彩已氧化失色。2003年甘肃高速公路工地出土。
[专家点评] 宋 浮雕狮子纹砖 [专家点评]宋浮雕狮子纹砖狮子画像砖是我国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种建筑装饰。随着佛教的传入,狮子就作为一种灵兽,也是佛教的吉祥物。文殊菩萨也以狮子为坐骑。所以狮子的造像被大量运用于佛教寺院和石窟中。这件麦积山石窟的狮子纹画像砖,长32厘米,高16厘米,厚5.5厘米。整个造像,处于画像砖中心一个椭圆内,约占砖体的四分之三位置。
[专家点评] 明 刻诗文金砖配苏作红木桌 [专家点评]明刻诗文金砖配苏作红木桌这件红木桌上覆石砖,砖长68厘米,宽35厘米,厚9厘米,石砖为明代所刻,文字为隶书,石砖有拓印痕迹。下座为清末民国时配制的苏作红木小桌,桌面长68厘米,宽35厘米,桌高71厘米。小桌光素无纹,下配霸王枨,使其显得坚固大方。因其尺寸小巧,故给人以简洁有力之美感。搭配巧妙,陈设书房之中,极具文雅气质。
[专家点评] 战国 陶钵 [专家点评]战国陶钵战国陶钵(里内)战国陶钵(底足)战国陶钵(里内)这件战国陶钵,高4.5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5厘米。束口,圆腹,平底。夹沙陶器,器形清秀,烧结良好,素身无文饰。1996年广东增城工地出土,为战国时期博罗窑产品。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白玉十二辰 [专家点评]清乾隆白玉十二辰此为清代乾隆年间白玉十二辰,高5.7厘米,部分带皮。圆雕十二辰,兽头人身十二属相,即十二生肖,属守护神。坐姿各异,除蛇外各手持不同物件,各有不同象征意义。其头部雕刻件件特征鲜明,生动传神。以道教的说法,此十二位神的名称取自干支: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寅,合称六丁神和六甲神。
[专家点评] 商晚期 妇好鼎 [专家点评]商晚期妇好鼎妇好鼎(附图)此鼎为商代晚期妇好鼎,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5号墓,通高29.5厘米,口径25厘米,立耳,折沿方唇,圆腹圜底,圆柱实足,腹有扉棱6条,饰兽面纹,龙纹各3组,雷纹为地,腹下部饰蝉纹一周,足上部饰云纹,下接三角纹,内壁铭文“妇好”二字,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