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室衰微 周室衰微 经过西周末年的战乱,王室实力大减,平王东迁依靠诸侯的力量才得以实现。东迁以后,王室辖地大为缩小,且在不断缩减之中。辖地缩小、赋税相应减少,各国诸侯已不再定期朝贡,王室失去贡纳,经济十分困难。与王室辖地缩小,经济窘迫相反,各诸侯国势力日益崛起,开始挑战周天子的...
繻葛之战 繻葛之战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周桓王即位。桓王对郑庄公实行强硬政策,削弱其对王室的控制,免去其卿士之职,庄公也不再朝见周王。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陈、蔡、卫等国军队讨伐郑国,郑派兵抵抗,两军战于葛,王师大败,周王被射中肩膀。葛之战使天子威严一落千丈,诸侯争霸时...
以王命讨不庭 以王命讨不庭 公元前713年,郑庄公借口宋国没有朝见周天子,以「王命讨之」,联合齐、鲁两国攻宋,大败宋军。又以戴国、许国不派兵帮助伐宋为由,灭戴分许。郑庄公「以王命讨不庭」,标志着诸侯借周天子之名进行争战的开始。...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郑武公帮助平王东迁有功,成为王室卿士。武公死后,郑庄公承袭卿士之职,执掌王室事务。平王欲分政于虢公,庄公不满,平王惧怕庄公,于是与郑交换人质以信盟。这说明周、郑之间的君臣关系已变成平等国家间的关系,庄公掌握了王室权力。...
周之东迁与晋郑是依 周之东迁与晋郑是依 平王即位后,镐京残破,戎人压境,处境艰难。为避开犬戎、摆脱困境,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至洛邑,史称「平王东迁」,此后的周王朝被称为东周。经过幽王之乱,周王室实力大减,平王东迁是依靠诸侯的力量实现的,晋、郑两国出力尤大,故有「周之东迁,...
周二王并立 周二王并立 周幽王死后,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原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与此同时,虢公翰也在地拥立王子余臣为王,称王。周王室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平王得到郑、晋、秦、卫等诸侯国的拥护,被认作是周王室的正统,王则相对孤立。公元前760年,晋文侯帮助周平王攻杀王,周...
春秋战国时期中外大事记(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中外大事记(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国际公元中国以色列国(前922─前722)、犹太王国(前922─前587)存在公元前771年申侯引犬戎兵入寇,镐京陷落,幽王被杀,西周亡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始建,罗马史纪年自此起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前...
春秋战国时代简介 春秋战国时代简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西周时期,周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他禁止诸侯国之间互相攻击或兼并。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再没有控制诸侯的力量。同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
孙子是哪个朝代的人?关于孙子背后的故事 孙子是哪个朝代的人?关于孙子背后的故事 在说关于孙子背后的故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孙子这个人物,他是生活在那个朝代的人。孙武,公元前544——470年,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曾以《兵法》十三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