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中国佛教著作。全书主要记述北魏京城洛阳佛寺的兴衰沿革,分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卷。卷五所载《宋云、惠生使西域行记》提供了古代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通过其中寺庙的兴衰详尽反映出6世纪初洛阳以至北方佛教的变化,颜氏家训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北朝东魏综合性农书,北魏末东魏初贾思勰撰。《齐民要术》虽然写成于6世纪,但其卓越的科学内容,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堪称世界农学史的光辉一页。注释本有石声汉的《齐民要术今释本》,缪启愉的《齐民要术校释》。

华阳国志

目录内容《华阳国志》原作《华阳国记》。《华阳国志》所记地区为《禹贡》九州之梁州,其地因在华山之阳、汉水之南而得名为“华阳”。《华阳国志》全书十二卷,约十一万字。《华阳国志》自成书以来,受到历代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综上所述,鉴于《华阳国志》在研究古代西南史方面可提供重要的史料价值,以及后人因研究此书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他的著作除《华阳国志》见存外,其余都佚亡了。

隋书

《隋书》的修史水平是较高的。这样,《隋书》的修撰,便得到了学术上的保证。目录概述《隋书》是唐初设立史馆制度后的官修史书。唐太宗贞观三年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人奉敕编撰《隋书》纪传,魏徵监修,贞观十年完成。唐人修撰《隋书》,充分吸取了以往的成果。《隋书》最早刻于北宋天圣二年,已失传。元朝大德年间饶州路刻本是比较好的版本,涵芬楼百衲本《隋书》即据此影印。

旧唐书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称《旧唐书》“论、赞极有佳者”。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反多以《旧唐书》为主,在史料完整性的考量,《新唐书》并不能取代《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自唐初以来便在实录基础上旧唐书旧唐书撰写国史,以吴兢、韦述所撰最为有名。因此修成的《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

新唐书

《新唐书》增写兵志、选举志和仪卫志,在正史中是第一次,为《宋史》以后诸史所沿袭。《新唐书》恢复了《史记》、《汉书》设表的传统,立宰相、方镇、宗室世系和宰相世系4表。《新唐书》最早刻于北宋仁宗时,现存8卷;另有北宋十六行本,现存124卷;南宋刊十行本,现存2卷。涵芬楼百衲本《新唐书》即据上述诸书影印。1975年中华书局印行的校点本是以百衲本《新唐书》为底本,并参考其他刊本整理而成,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大唐创业起居注

共3卷,唐温大雅撰。《起居注》说李渊起兵反隋出于本人主意,...只是赞助;两《唐书·本纪》归功于...首谋,李渊是被迫同意起兵。《起居注》历记李渊雄才大略,两《唐书·本纪》则描述为庸懦无能。《起居注》记录了李渊长子李建成的多次战功,而《唐书·本纪》或归之于...,或缺而不记;《资治通鉴》虽间或记录,也不记李建成名字。该书为清代以前唯一传世的起居注。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经过校点的《大唐创业起居注》。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记载中国唐朝唐太宗政绩及君臣论政的史书。大唐创业起居注《贞观政要》系“随事载录”而成,凡10卷40篇,约8万字。《贞观政要》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贞观政要》国内外现存的古写本有20余种,其中日本所存的18种,均属12世纪以前的写本。

唐律疏议

《律疏》与《律》合为一体,统称《永徽律疏》。唐朝法典至今只有《唐律疏议》和《唐六典》传世,余均亡佚。《唐律疏议》的律文和疏文反映了唐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些政治经济制度,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唐律疏议》总结以往各王朝的立法经验及其司法实践,折中损益,使之系统化和周密化。《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法典亦产生重大影响。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刘俊文校点的《唐律疏议》。

唐六典

《唐六典》以唐代诸司及各级官佐为纲目,正文记叙中央、地方各级官府的组织规模、官员编制及其职权范围,所叙诸官司的职掌,多直接当时颁行的令、式,均属第一手资料。由于这些令式和典籍至今多有亡佚,所以《唐六典》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唐六典》最早的刻本是北宋元丰三年本,已佚。《唐六典》在国外流传甚早,约在9世纪末成书的《日本见在书目》,即著录有《唐六典》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