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

杨一清在陕任提学使八年中,发展教育外,还研究边防事务。杨一清就职后,严禁商贩以茶易马,明确了朝廷收购茶叶的专利权,从此,一度中衰的马政得以振作,换得大量西番良马。杨一清命军士夜间大发火铳,声震山谷。对方以为大军将至,连夜仓皇逃窜,杨一清以不战而驱逐吉囊立功。不料宦官刘瑾痛恨杨一清未曾将这一计划事先向他报告而加以阻挠。杨一清就任陕西巡抚后,多方设法动员军民储备粮食,因此,公私粮食才有积储。

严嵩

严嵩,中国明朝权臣。杨一清严嵩无他才略,唯一意媚上,窃权网利,专国政近20年,同其子世蕃、义子赵文华等广结党羽,操纵国事。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他利用世宗“果刑戮,颇护己短”的弱点,以事激怒世宗,戕害他人以成己私。御史邹应龙、林润等先后弹劾严氏父子罪行。四十一年五月罢职;四十四年三月,被削籍抄家,子世蕃及其党羽罗龙文等伏诛。

欧阳铎

欧阳铎,,中国明代大臣。其税额最重的用减少耗米、改缴折色等办法减轻,严嵩税额最轻的用征发本色、增收耗米等办法加重,使负担比较均平。在差徭方面,将里甲银、夏税、农桑丝绢、马草、盐钞等项并入秋粮,称均摊。然后将税粮总额按亩摊征,即所谓从圩不从户。差徭按粮、亩摊派,为后代摊丁入地奠定了基础,也是差徭向赋税转化的表现。他又将轻重不一的官、民田土的赋税种则拉平,从而顺应了官田民田化的趋势。

夏言

后因世宗微觉严嵩横恣,于二十四年九月复以夏言入阁,欧阳铎居嵩之上。二十五年,陕西总督曾锐上疏请复河套,夏言大力支持,世宗初亦曾默许。后世宗中途变计,责夏言强君胁众,并以夏言不着所赐道士服为不逊。严嵩窥夏言已失帝宠,遂藉复河套事劾夏言专恣。世宗于二十七年正月夺夏言俸,命以尚书致仕。嵩又乘势讦夏言怨望,以激帝怒,十月夏言被...。

朱纨

朱纨,中国明代大臣。朱纨到任后,革渡船,严保甲,搜捕通倭奸民,整顿海防,严禁商民下海。朱纨的行动触犯了闽浙地主豪绅的利益,又因在日本贡使周良的处置问题上,夏言与主客司、福建籍的林懋和发生矛盾,招致闽人官僚仇恨。二十七年七月,吏部采御史、闽人周亮及给事中叶镗言,奏改纨为巡视,以弱其权。朝廷遂革纨职,纨愤而...,朝野为之叹息。朱纨有《甓余录》12卷传世。

徐阶

徐阶,中国明代大臣。徐阶性颖敏,有权略,器量深沉。任首辅之后,尽反严嵩弊政,注意选用与保护人才,谏止动辄捕...边镇大臣现象。又力救户部主事海瑞,使免一死。徐阶执政期间,还减轻百姓负担,清理盐课,致流徙尽复,课额不亏。徐阶为取得世宗信任,避免严嵩迫害,也“谨事嵩”。著有《世经堂集》。

胡宗宪

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以得明世宗朱厚熜宠信,晋兵部尚书。胡宗宪在主持东南御倭战争期间,发挥了一定作用。他推荐戚继光任参将,并允其招募新军,使戚家军成为浙江御倭的主力。但他屡次虚报战功,徐阶为减轻浙江压力,甚至有意放走倭寇,纵其寇掠福建,并嫁祸于俞大猷等,使他们蒙冤下狱。严嵩败后,他被劾为严党,革职逮问,明世宗特令释放闲住。后发现其与严嵩子严世蕃勾结的信件而下狱,病死狱中。

张居正

对周边民族,居正外示羁縻,内修战守,整饬边防,改善了民族关系,边防败坏局面得到扭转。张居正为了挽救明王朝的危亡而从事的改革,只是地主阶级内部的改良运动。居正病卒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行废止。革新政治的措施张居正当政时,封建统治阶级昏庸腐化,军政败坏,财政破产,农民起义,此伏彼起,阶级矛盾尖锐,危机严重。张居正认为“赏罚功罪,须至公至平,人心乃服,人心服,而后可责其用命。”

海瑞

海瑞海瑞,中国明朝大臣。时首辅严嵩之爪牙鄢懋卿,以...盐法都御史巡行郡县,所到之处莫不竭力款待,至淳安,海瑞供给甚薄,因而得罪懋卿。时海瑞已任嘉兴府通判,鄢遂嗾使其党劾之,仍以旧职改调兴国。海瑞市棺木、诀亲友,冒死上《治安疏》。百姓投牒讼冤者日以千计,海瑞遂按问其家,令其退产过半。不久,徐阶以重金嗾使吏科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并罢其官。其著作收录于《海瑞集》中。

高拱

科道官借此相互攻讦,高拱不自安,乞归。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但张居正在太后前责高拱专恣,致被罢官。言路原多与高拱有隙,故人多不自安。高拱再度上台后,尽心国事。当时高拱以内阁兼领吏部事,责任重大。作为内阁辅臣,高拱也将筹边视为己任。高拱先利用考察科道之机,将极力反对与俺答结好的叶梦熊“降二级,调外任”,以息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