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

黎元洪黎元洪,,北洋...大总统。早年入北洋水师服役。1913年支持袁世凯镇压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1915年对袁氏称帝采取消极...态度,坚辞其“武义亲王”的册封。1917年5月下令免去段的国务...职务,孙中山6月在张勋胁迫下同意解散国会,7月被迫引咎辞职。1922年6月,在先后取得直皖战争和直奉战争胜利的直系军阀曹锟等人的拥戴下复职。1923年6月,被迫向直系军阀交出大总统印章,自此与政坛无缘。

黄兴

黄兴黄兴,中国民主革命家。11月4日,以30岁生日庆典名义,邀集陈天华、宋教仁等20余人,在长沙秘密成立革命团体华兴会,被选为会长,计划于慈禧太后70岁生辰之日发动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黄花岗起义,亲率敢死队猛攻两广总督衙门,伤及右手,失去两指。随后自行取消留守府,退居上海。7月初,开始赞同孙中山兴师讨袁主张。15日,在南京强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

伍廷芳

伍廷芳,中国清末民初时期...外交、司法高级官员。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伍廷芳在上海宣布赞成共和,并两次致函清廷,劝告清帝退位。1917年9月伍廷芳到广州,黄兴被孙中山任命为护法军...外交...。6月16日陈炯明叛变,伍廷芳坚定地站在孙中山一边。17日亲登永丰军舰与孙中山会晤,接受指示,通告各国驻广州领事,希望他们严守中立,勿助叛军。愤而病发,卒于广州。

唐绍仪

唐绍仪唐绍仪,中华民国首任国务...。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卒于上海。1901年受袁世凯推荐为津海关道。伍廷芳武昌起义后,由袁世凯派为全权代表,到上海与革命党人谈判,促成清帝退位、推举袁继任临时大总统等协议。6月,又因坚持“责任内阁制”,为袁所不容,被迫辞职。1919年,代表护法军...在上海与北京...代表举行和谈。后一度退居故里。九一八事变后,当选为国民...监察...和国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一度成为日本拉拢的对象。

中华革命党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深感...组织涣散,已不能领导革命,决心另组中华革命党,并亲自拟定入党誓约,规定入党者须在誓约上加按指印,绝对服从其领导。1914年7月8日,中华革命党在日本东京宣告正式成立,选举孙中山为...,本拟举黄兴为协理,因黄此时对孙的主张多持异义,拒不入党而虚其位。中华革命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袁世凯死后,中华革命党宣告停止一切党务。

二次革命

因其宗旨与两年前的辛亥革命一脉相承,被孙中山依次称为“二次革命”。中国...称二次革命的原因是善后大借款及宋教仁被刺案,这些説法亦遭人质疑。虽然南京第八师等部于8月11日重新举起讨袁旗帜,再次宣布南京独立,并演出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南京保卫战,但终因寡不敌众,于9月1日失守,从而宣告了二次革命的最终失败。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白朗起义

白朗起义,1912年河南绿林头目白朗为反抗袁世凯...而发动的农民起义。绿林头目白朗聚众五六百人,举起“打富济贫”旗帜,占据舞阳县母猪峡为根据地,频繁活动于豫西农村。经数年流动作战,白朗军疲惫不堪,给养不足,大小头目思乡心切,决定沿原路折回河南家乡。8月初,白朗率数百人在鲁山石庄与敌激战身亡,部队溃散,起义失败。

洪宪帝制

洪宪帝制,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10月6日,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国民代表一律“赞成”君主立宪,并推定参政院为国民大会总代表,上书推戴袁世凯为...皇帝。袁帝制自为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众叛亲离,内外交困,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护国战争

编云南陆军为护国军第一、二、三军,由蔡锷、李烈钧分任第一、二军总司令,统兵出征;唐继尧兼任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护国战争正式爆发。洪宪帝制护国军以夺取四川为首要目标。3月15日,陆荣廷宣布广...立,护国战争达到...。7月14日,唐继尧通电撤销军务院,护国战争宣告结束。护国战争推翻了洪宪帝制,埋葬了袁世凯,具有革命进步意义。

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由此成为全面控制北京中央政权和部分地方政权的政治...集团。次年,孙中山反袁起义失败,袁世凯当选为正式大总统,北洋军阀进入鼎盛时期。不久,袁世凯称帝败亡,北洋军阀一分为三,形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三大派系,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激烈角逐。12月,退回关外的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所部列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北洋军阀历史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