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虚

王若虚,中国金末学者。天兴二年,金军马都元帅崔立以南京开封府降蒙古军,召他与元好问等撰功德碑。元好问拟就碑文后,赵秉文他参预了删定。1243年三月,东游泰山时病逝。王若虚论文论诗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集中反映在其《诗话》、《文辨》著述中。他认为诗的创作关键在于皆出于自得,反对“苦无义理,徒费雕镌”之作。有《滹南遗老集》传世。

蒲鲜万奴

蒲鲜万奴(汉语拼音:PuxianWannu;?又称女真万奴、完颜万奴、夫合讷等。初为金朝尚厩局使。蒙古攻金,他为监军,镇守野狐岭。野狐岭之战金军大败,他脱身逃走。王若虚宣宗贞祐二年,为辽东宣抚使,奉命围剿叛金的北边千户耶律留哥,兵败而归。次年据咸平叛金自立,称天王,国号大真,改元天泰。立国后,不断受到金、耶律留哥及蒙古三方...压力,一度遁逃海岛。四年,被迫降蒙古。金天兴二年,蒙古军攻东夏,蒲鲜万奴兵败被...,东夏国亡。

钦察汗国

又称金帐汗国或朮赤兀鲁思。钦察汗国境内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忙哥帖木儿虽曾一度出兵,但不久却与海都和好,联兵打败进攻钦察汗国的察合台后王八剌。1277年,蒙哥之子昔里吉背叛元朝,劫走防御海都进攻的皇子那木罕,送到钦察汗国拘留了数年。月即伯在位时,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钦察汗国达到了极盛时期。同年,白帐汗脱脱迷失击败马买,控制了钦察汗国的主要疆土,成了钦察汗,从此钦察汗全都出自白帐系。

察合台汗国

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派跟随他的察合台曾孙阿必失哈回汗国夺取权力,途中被阿里不哥的军队俘获。怯别统治时期,察合台汗国统治中心逐渐西移。敞失常驻阿力麻里,因此阿力麻里恢复了它的重要地位,成为察合台汗国东部最重要的城市,罗马教廷派出许多传教士到此传教。秃忽鲁帖木儿逐步控制了汗国东部,使东、西察合台汗国得到短暂的统一。秃忽鲁帖木儿的后裔仍保有东察合台汗国的汗国的汗位。

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被推戴为大汗后,其长子贵由继承原封地,次子阔端则封于河西地区。察合台汗国蒙哥死后,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大汗位,海都依附于阿里不哥。窝阔台后裔为争夺汗位发生矛盾和分裂,汗国力量削弱。窝阔台汗国所属的诸大藩部一部分归附元朝,大部分降于笃哇。他的领地大半为新即位的察合台汗也先不花所有,窝阔台汗国亡。

伊利汗国

旭烈兀及其继承者称“伊利汗”。窝阔台汗国旭烈兀回波斯后,获悉忽必烈已即大汗位,并与幼弟阿里不哥发生争位之战,遂不再东返蒙古。在此之前,忽必烈遣孛罗丞相等使伊利汗国,1284年到达。他与密昔儿的马木留克王朝为争夺叙利亚多次发生战争,察合台汗国的笃哇汗乘机攻占伊利汗国东部的吐火罗之地。这时,元成宗与笃哇、察八儿达成和议,蒙古皇室的内争暂停,东西驿路畅通,伊利汗国和元朝的使节往来更加频繁。

东真国

正称大真国,又名女真国,东真国系俗名。东真国的官制,同于金朝,有尚书省左右丞相、都元帅或左右副元帅、宣徽院等官职。一般记载认为东真国存在19年,为蒙古所灭。但此后直至元世祖至元末年,高丽史尚记有与东真交涉事宜20起;《元史·耶律留哥传》记留哥之子薛阇“自庚寅至丁酉,连征高丽、东夏万奴国”。东夏为东真之误。此印可能也是东真遗物。据有的学者推测,万奴被擒后,蒙古仍任命他镇抚其地,子孙承袭如藩国。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分封了术赤和察合台为国主,钦定窝阔台为继承人。1162年,受金朝支持的塔塔儿人与蒙古人发生激战,也速该俘获塔塔儿首领铁木真,正值成吉思汗出生,便用俘虏的名字为婴儿命名,以纪念胜利。西夏成为成吉思汗首先侵略的目标。1205年和1207年,成吉思汗侵入西夏,掠走大批骆驼和财物。在浍河堡决战中,成吉思汗实行中央突破,全歼金军主力。1219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向花剌子模发动了侵略战争。

窝阔台

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前,窝阔台被确定为大汗继承人。1229年,经蒙古诸王贵族的忽里台选举,窝阔台即大汗位。1234年灭金后,窝阔台召集诸王贵族大会,进一步申明条令,对参加大会、宫禁出入、行军纪律及有关窃盗等方面都增加新的规定。1236年,中原汉地的户口登记完成,窝阔台把其中的大部分人户分赐诸王、贵戚、斡鲁朵为封户。窝阔台接受...官僚的建议,以官物代偿陈债;并规定利息累增,至相等于本金为止,不许超过。

术赤

她在回国后,以蒙古百姓分封子弟,术赤得分民9000户。1217年,吉利吉思部反抗蒙古征兵,术赤奉命出征,征服了吉利吉思及谦河西至也儿的石河的森林中百姓诸部。城破后,窝阔台术赤进至撒麻耳干与成吉思汗会合。玉龙杰赤城陷后,术赤径返其在也儿的石河旁辎重所在驻地。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术赤作为长子,封他最西,所有海押立以西征服地区均属于他。1223年,成吉思汗东还时,术赤称病,未入觐。此时,传来术赤死讯。术赤死的确切日期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