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权宪法

五权宪法,中华民国时期孙中山提出的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的宪法原则。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参议院和国会均未制订此项宪法。1921年4月,孙中山在广东省议会和教育会的演说中,保甲制度再次以五权宪法为题阐述了这一原则。

巴蜀

巴蜀,秦汉设巴蜀二郡,皆在今四川省。后用为四川的别称。

三苗

属于“苗蛮”集团,又称“三毛”、“有苗”、“苗民”。在邻接地区,部族集团间多次发生战争,此后,三苗逐渐衰落,退出南阳地区。据《尚书·吕刑》,禹时苗民已经“制以刑”、“曰法”等,可见三苗在当时已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文明因素的成长甚至走在黄河流域的前面。

又有诸夷、四夷、东夷、西夷、南夷、九夷等泛称,一般多用以泛指环渤海而居,南至江淮的中国东方各族,故多称东夷。先秦时,东夷民族众多,主要指以传说时代的太皞、少皞为代表的部落集团及其后裔,《禹贡》称为鸟夷。相传商汤先世活动在今山东、河北的渤海湾一带,故学者以为商人本亦为东夷民族。东夷被征服,商王朝也国力耗尽,后为周所灭。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之初,殷的余部及殷的方国东夷势力仍强。又女夷,風神名。

濮(獛)拼音:pú部首:氵总笔画:17部外笔画:14结构:左右五笔:IWOY倉頡:EOTO通用字基本释义:〔~阳〕地名,在中国河南省。nbsp;便捷查询:目录濮pú濮阳,地名,在河南。瓠子河,出東郡濮陽縣北河,東至濟隂句縣爲新溝,又東北過廩丘縣爲濮水。屬東昌府,春秋衞成公都此,漢鄄城,隋濮州。其竹節相去一尺,名濮竹。·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鼓曰濮。夷《说文解字》释义编号:7031濮,[博木切],水。出東郡濮陽,南入鉅野。

貊拼音:mò部首:豸总笔画:13部外笔画:6结构:左右常用字表拼音检字表注音:ㄇㄛˋ造字法:形声字输入法:〔王码〕EED输入法:〔万能〕EED倉頡:BHMA通用字表部首检字表貊mò中国古代称东北的民族。《康熙字典》释义?哀牢夷,出貊獸。《南中八郡志》曰:貊大如驢,狀頗似熊,多力,食鐵,所觸無不拉。華裔之奚,流荒之貊。語不傳于輶軒,地不被乎正朔。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战争;敌对双方的...行动:戎舰(战船)丨戎烬丨戎场(战场)丨戎戒(战备)丨戎捷(战利品)。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戎羌丨戎狄丨戎羯(戎和羯)丨戎虏。lt;例证gt;西和诸戎古国名。五戎,弓殳矛戈戟也。九戎,九伐之戎也。大曰元戎,小曰小戎。春秋戎律,漢戎賜,明戎廉。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整我六師,以脩我戎。

后狄人发生分裂,力量削弱,晋遂攻灭潞子、甲氏、留吁、铎辰等国,赤狄大衰。出土文物表明,白狄正逐步融合于华夏族,并在战国中期与华夏文化趋于一致。春秋中叶活动在今山东、河南、河北间的长狄,又名鄋瞒,以其服属于赤狄而蒙狄称,因其族人体形高大故名长狄,其各部分别灭于晋、齐、宋、鲁、卫。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称为北狄。

肃慎

肃慎、濊貊、东胡被称为古东北三大民族。可见早在4000多年前,肃慎人已经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辽河以东,北至黑龙江中游,南至松花江上游中段,东抵海滨的广大地区,就是古肃慎人生活繁衍活动的区域。周武王伐纣时,肃慎人贡“楛失石弩”,为武王军队送来当时最先进的兵器,为周取代商立下汗马功劳。周成王征服东夷之时,肃慎人又派人来洛邑庆贺,贡献了一种中原没有的类似鹿的动物“大麈”。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破楚入郢,越军乘虚入吴,为楚声援。勾践三年,夫差大破越军,勾践率5000残兵退保会稽山,忍辱乞降。当时齐、晋内部矛盾尖锐,楚国元气未复,越在四强中最为强盛。“射其左。越于车下”。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越剧。春秋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战国时为楚灭。古时江浙粤闽之地越族所居,谓之百越。○按《史記》南越、東越,漢書作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