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力:听罗点点谈“尊严死”让我想起母亲受的苦 >以下为本段视频采访实录>马晓力:听罗点点谈“尊严死”让我想起母亲受的苦罗点点很简明扼要的跟我讲,还送我我一本书,就是《我的死亡谁做主》,她宣传一种生死观,她说人主要是这么几个,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尊严死。最后这几个字尊严死把我打动了,因为我当时,我母亲在病床上病榻上几乎是一年,从1998年年初一直到1998年底,这一年我看到她生不如死的那种感觉太痛苦了。
文革时“打鸡血”的荒谬疗法为何能盛行? 12月12日,俞昌时给卫生部写信,要求:早日组织中央鸡血研究会,调他到京做“高深的鸡血疗法的研究工作”,在全国各高级医疗院校组织鸡血疗法研究组,研究并临床应用。半月后,卫生局写了《关于鸡血疗法的情况和处理意见的报告》呈送卫生部,称将限令俞立即停止私自给病人注射鲜鸡血试验的行为。7月23日,卫生部下发了《关于“鸡血疗法”的通知》,同意上海市卫生局调查报告的看法和处理意见。
1960年代初林彪叹哪位女士:天下竟有这样的奇女子 可汪静宜那痴情姑娘,却苦等了林彪一辈子,直到1963年因肺病去世,枕下还压着林家的聘礼。林彪闻讯后叹道:“天下竟有这样的奇女子!”>此事对林彪的感情伤害比较大。可这女孩也是个病秧子,林家便将此女退回。>1937年,林彪在延安娶了陕北姑娘张梅,生女林晓琳。被孙维世拒绝后,林彪终于明白,他需要的不是把他仅仅当成偶像的女革命小资,而是一个真心愿意为他付出生命的女革命战士。叶群本名叶静宜,1914年生,小林彪8岁。
老人忆二战盟军战俘营故事:日本不让战俘吃饱 李立水作为MKK73年前的一名中国劳工,他的口述是后人了解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历史的最生动的教材之一。1943年6月,3名美军战俘在中国工友高德纯帮助下逃跑,事后被抓,高德纯被日本人毒打,判刑十年。日本人不让战俘们吃饱在李立水印象中,这些外国战俘们,个子都很高,但却极瘦,长期的营养不良。
罗点点: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受益于李又兰阿姨的故事 >以下为本段视频采访实录>罗点点: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受益于李又兰阿姨的故事>李又兰老人她自己是一个有充分知识背景的这样一个人,她的晚年生活实际上过的非常积极。所以我要说,不是说李又兰阿姨受益于生前预嘱,而是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和所有的同仁,和所有对这件事情希望表达自己意愿的人,受益于李又兰阿姨的故事。
张震将军与客家母亲:曾怀揣20块钱回家探母 当他呱呱坠地时,父亲吴奇才已不幸去世。母亲同父亲结婚时已近30岁。翌年4月,他听说平江被红军解放了,便设法逃回了家乡。1930年7月,16岁的张震参加红军。1930年8月,张震所在红五军第一师回到平江县长寿镇,他请假顺便回家探望双亲。他再次与母亲相见,已是8年以后的事情。此后,作战频繁,张震时刻准备牺牲。5怀揣20块钱回家探母1938年,张震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他向周恩来请假,回平江县老家探亲。
同治大婚目击记:英国记者报道皇帝婚礼 同治大婚中从皇宫出发前往新娘(皇后)府邸的迎亲队伍。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是同治皇帝大婚的日子。那时候,同治皇帝十七岁,皇后是十九岁的阿鲁特氏。对于同治大婚,当时外国人极感兴趣,他们甚至将清廷公布的一些礼节译成英文并出版。大婚迎娶皇后,当然要置办皇后的妆奁即嫁妆。辛普森向好奇的英国读者报告:婚礼前约一个星期,每天早晨沿着这条路都有行进的队伍……
“我的五个愿望”文本与填写演示 通过“生前预嘱”,鼓励人们按照本人意愿,安排好生命的最后时光,以尽量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世,是陈小鲁先生生前与罗点点等人推动的公益项目。>以下为“我的五个愿望”填写演示>以下为“我的五个愿望”文本>了解详细情况请扫描下图二维码:>或登录网站xzyzy/谢谢您的关注。
中国历代王朝“大阅兵”:汉代阅兵已形成制度 汉代阅兵已形成制度阅兵这一名称,准确地说是从汉代才被正式叫起来的。之后的历朝统治者,加强对军队训练,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训练制度。北宋前期太祖、太宗各朝,将“大阅”也称为“大教”安排在八九月份进行。朱棣则手书信札托使臣转交帖木儿国王,在信中表示“愿两国臣民永享太平安乐之福”。清代形成多种阅兵方式清代的校阅,是八旗、大臣或督抚定期检验部队教练的制度,也是促进军事训练的的手段和形式。
西沙之战细节:中国389舰弹药库中弹起火仍冲向敌舰 船员们从永兴岛转战永乐群岛,把中国国旗高高地升起在永兴岛、琛航岛和羚羊礁上。十四日,海军...舰队指示榆林基地在春节前巡逻西沙,为渔民护航。杨贵作为四0七渔船的船长,带领另一条渔船与南越军舰对阵,互相驱赶。当晚,杨贵和渔民兄弟们用玻璃钢船将守岛官兵运进琛航岛内驻守之后,依然在珊瑚岛附近作业。三八九舰弹药库中弹起火,仍随编队冲向敌舰。西沙海战是一场以海战为主的陆海空三军和渔民共同参加的协同作战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