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酒桌上为何爱好行酒令

现代人酒桌之上爱好划拳拼酒,其实古人在酒桌上也偏爱拼酒,不过比起拼酒,他们更加喜爱行酒令,古代的行酒令可不比如今的划拳喝酒,身处古代,若是肚子里没些墨水,少些才气,怕是上了酒桌就该倒下了,既然这样古人又为何如此爱好行酒令?古人喝酒好行令,这既活跃了喝酒的气氛,也能锻炼人的反映能力。

戚继光如何打造”英勇戚家军“

戚继光的抗倭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么他的这支戚家军到底是怎么练成的,却没几个人了解。这支军队因为深刻地打上了戚继光的烙印,因此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练兵绝对重纪律。好的兵源,铁的纪律,精良的装备,灵活的阵法,加上戚继光的指挥,成就了戚家军强大的战斗力。后来,戚继光带了一支南方练成的戚家军去北方守蓟州。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逝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逝世朱元璋出身于濠州的一个贫困的自耕农家庭,幼名重八,字国瑞。1351年,以开河工为发起力量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起义军称红巾军。朱元璋投身于郭子兴部,因出色的作战能力,逐渐成为郭子兴部的骨干,并娶了郭子兴的义女为妻。1355年,郭子兴死,朱元璋成为右副元帅,随着另两位实权人物的战死,朱元璋完全接管了郭子兴部。在此过程中,朱元璋一直奉韩林儿的龙凤政权为主。

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逝世

顾宪成以颜回自喻,表达了自己的苦乐观和贫富观,希望做一个知识的富翁。顾宪成对这种状况愤愤不平,时时想找出矫正的办法,做到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同时,顾宪成还强调朝廷要广开言论,虚心纳谏,以法治国,注意总结前代的经验教训以供借鉴,把国家的事情办好。由于顾宪成的文章立意远大,分析透彻,结果以第一名中举,时人将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顾宪成从此名闻遐迩。

明十三陵开始营建

比如,明十三陵就是由他下令修建的。明朝16个皇帝,有13个葬在十三陵,明太祖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建都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称为孝陵。十三陵所在地被认为是风水宝地。十三陵布局庄严。十三陵的营建究竟用了多少人力,没有明确的记录,但据《明实录·仁宗实录》记载,营建献陵时,一月之中直接服役的军匠将近18万。到清朝末年,十三陵因严重失修已残破不堪。

张献忠:谷城起兵 再叛明朝

1639年6月9日,张献忠在谷城再叛明朝起兵,罗汝才随即响应,很快攻陷房县。崇祯三年,张献忠在米脂追随府谷人王嘉胤起事,自号八大王。不久张献忠与李自成因故分裂,张献忠率部攻长江流域,李自成攻黄河流域。1637年,遭明军总兵官左良玉部的进攻,张献忠的起义部队严重受损,张献忠本人也受伤。1638年,张献忠在湖北谷城受招安授予副将。张献忠号称60万大军,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州县。

卡佩尔战争爆发

卡佩尔战争是瑞士宗教改革运动中爆发的一次战争。因此,1529年6月8日苏黎世邦对这一联盟讨伐,但交战不久即于1529年6月26日在卡佩尔修道院达成停火协定。根据协定,信奉天主教各邦承认共管领地有信教自由。但是后来他们发现苏黎世邦正在共管领地的图尔高强制推行新教,于是就在1531年10月突然向苏黎世邦发动战争。10月11日,他们在卡佩尔打败苏黎世邦的军队,新教领袖茨温利战死。

明孝宗逝世

明孝宗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宪宗皇帝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史称“弘治中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岁。孝宗去世后传位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明孝宗朱祐樘是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当时宫中最受宠的是年长宪宗17岁的万贵妃,她恃宠而骄,为所欲为。万贵妃得知宫女被临幸并有了身孕便命人带着堕胎的药给纪氏吃,结果派去的人很好心的只让她吃了一点点,没有堕胎,不过孝宗先天体质较差很可能跟这些有关。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达成瓜分欧洲以外新发现陆地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西、葡两国分别于该年的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该条约。教皇第一次敕令之后,富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西班牙便向葡萄牙的霸权提出了挑战。为了调节葡萄牙和西班牙争夺新土地的纠纷,1494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实行仲裁,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同意在佛得角以西370里格处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

小说《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诞辰

然而,科举对蒲松龄并非是直上青云的阶梯。蒲松龄对民间传说故事,极感兴味。从张历友这首诗中已明显地透露了蒲松龄不仅爱好清谈述异,而且在这时已开始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创作了,只不过当时还没有《聊斋志异》之名而已。这是兴趣和才华的顽强的表现,也是成就《聊斋志异》这部伟大作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