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关于秋分的小秘密你知多少?(附秋分习俗和禁忌介绍)

秋分是我国24节气当中的16个节气,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开始入秋。而到了秋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气温下降快速而明显,凉风习习、碧空澄澈、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是秋分的标志性景色。那么关于秋分的小秘密你知多少?秋分又有哪些习俗和禁忌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秋分不在每年的同一天

秋分在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9月22日晚上9:54到来。那是因为春分不是一天的事。然而,每隔一段时间,秋分会出现在9月21日或24日。为了弥补这一矛盾,人们在过去的两千年里观察到了“闰年”。然而,闰年并不能确保分点总是落在同一天。因为闰年,春分和至点的日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一两天,导致季节的开始日期也会改变,”根据老农民的年历,上一次秋分落在9月21日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上一次9月24日是在1931年,根据时间和日期。

今日秋分:暑退秋澄气转凉 润燥养肺适食酸

图/资料图片昼夜均,寒暑平,一场雨,一朝寒。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预示着秋季即将终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刘涓提醒,秋分是养生调理的重要节气,此时气候变冷,人体阳气收敛,...潜藏于内,故应以保养...为主,做好日常养生保健。

秋分,《黄帝内经》秋三月养生详解

秋三月⑴,此谓容平⑵。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倶兴⑶,使志安宁,以缓秋刑⑷,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⑸,奉藏者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注:秋三月:农历七、八、九月。按节气为立秋起至立冬止。有盛受义,而非盛实。夏之化物,秋当容之;夏之繁茂,秋当平之。

合和泰秋季药膳丨醪糟搭配葡萄干,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转眼秋分已过,我国古籍《春秋繁露》中有这样的说法:「”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过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大家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并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秋分后,养生重保持阴阳平衡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

秋分话饮食 | 区分温燥和凉燥,煲个润燥的秋汤

悬壶远志秋分的节气标志着踏入真正的秋季。秋分这一天,昼夜时间均等、气候由热转凉,是一年节气变化中比较具有转折意义的时节。对于人体而言,秋分之后的健康维护,首先要防外邪入侵。

秋分饮食养生:增酸减辛,润肺防燥

干燥的秋季,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蔬菜,如玉米、豆类、芹菜、菌类、莴笋、花菜等。经过炎热的暑期,人体津液损耗较大,一些白色蔬菜如萝卜、百合、山药等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可适当多食用。

秋分:真正懂得自律的人,才能拥有人生最好的时光

今天是秋分节气,是一年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的分,是半的意思,既有阴阳相半的意思,也有昼夜各半,寒暑相平的意思。秋分在古代是四时八节的大八节之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古代的农耕社会,秋分是绝大多数农作物成熟、收获的时候,颗粒归仓后,自然要庆祝和祈福,庆祝丰收,祈福来年风调雨顺,是民间和官方共同祭祀的时节。

秋分至,喝好三粥三汤,整个秋冬不生病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几阵秋雨过后,迎来今年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秋分至,凉风习习,阳光常在却不灼人。但中医常说的「”夏季过后无病三分虚”。因此,秋分过后也是最易生病的季节。顺天时,随季养生,自然也要跟上。秋分养生,秋分之后的饮食,关键在这一个字。秋分养生,关键一个字——「”润”秋分易「燥邪」。气温骤降,气候干燥,鼻干、咽干、咽痒、皮肤干燥、呼吸道疾病以及秋季腹泻等问题随之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