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庚简介

盘庚简介  成汤的十世孙。他是商王中最后一个迁都的国君。据《世本》载:盘庚复居亳,则应是自亳迁殷。而《竹书纪年》说是「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关于这次迁都,一般认为是内部斗争的结果。《尚书。盘庚篇》中记录了他把臣下召集到王庭,一面劝告,一面威胁,说:「视民利用迁(为民众的...

太甲简介

太甲简介  一称大甲,商汤之孙,外丙、中壬之侄,商代第四位君王。太甲即位后,不遵汤法,暴虐乱德。伊尹将他放之于桐宫,自己摄政当国。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

仲虺简介

仲虺简介  商汤之贤相,与伊尹一起辅佐商王。《左传》定公元年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可知仲虺为奚仲之后,商汤之左相,居于薛。薛,在今山东省滕县南四十里。《尚书。序》中曾经提到「仲虺作诰」,但东汉时已经亡佚。《墨子。非命上》...

伊尹简介

伊尹简介  名挚,又名阿衡,商汤之贤相。他具备运筹策划的才能,在灭夏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是商朝初年的元老,自汤至太甲时一直是商王的辅佐大臣,在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史记。殷本纪》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这就是著...

成汤简介

成汤简介  一称大乙、天乙、唐。商王朝的第一代君王。子姓。商原为夏的属国之一。夏代末年,夏王室内部矛盾日趋尖锐。成汤则在国内布德施惠,轻赋薄敛,使百姓亲附,政令通行。商汤势力日增,引起夏桀的注意,一度将汤囚于夏台。汤返回国内后,仍积极地作伐夏的准备。他在景亳这个地方召集...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  正当商纣王派大军远征东夷之时,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联合庸、蜀、羌、茅、微、卢、彭、濮等国,经孟津渡过黄河直抵商郊牧野。商纣王对来自西方的进攻并无准备。他仓促调遣军队,在牧野应战。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

帝辛伐东夷

帝辛伐东夷  帝辛时期,东夷叛乱,商朝派大军征伐。这在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左传》昭公四年云:「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又如同书昭公十二年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把对东夷的战争,说成商纣王失国身亡的原因,足见商纣对东夷的战争,使商王朝的实力消耗很大。当周武王率师打到牧...

商朝简介

商朝简介  商代是继夏代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 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  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部的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

商汤和伊尹的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商汤和伊尹的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黄河下游有个部落叫商。传说商的祖先契(音xiè)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后来,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  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世纪,夏朝...

牧野之战性质是什么?

牧野之战性质是什么?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所以从从性质上说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