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信为何叛逃匈奴?面对汉朝的劝降又为何坚持不再归顺? 韩王信与周苛在荥阳之战中被楚军攻破,韩王信向楚军投降。在刘邦取得楚汉战争胜利之后,又重新归顺刘邦,恢复韩王的身份。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顿单于大举入侵包围了韩王信,韩王信数次派遣使者与匈奴求和。刘邦怀疑韩王信图谋不轨,赐信责备他守城不力,“专死不勇,专生不任”。韩王信害怕被诛...,投降匈奴相约攻汉。>韩王信画像>面对汉朝如此丰厚条件的劝降,韩王信却坚定的拒绝了。
清史稿 《清史稿》在版本上有“关内本”及“关外本”之分。版本来历关外本:《清史稿》在刻印过程中,袁金铠因忙于他事,转托金梁协助校刻此书。大清律例重印本:后金梁坚持以“关外本”为基础,并根据当时学者对《清史稿》提出的批评和关内本所作的一些重要更正后出版发行。其次,当时清朝的档案尚未清理,修史者只能根据原国史馆中的稿件和有关史籍,不能直接利用原始档案,故价值较逊。
古今图书集成 陈梦雷原集,初名《古今图书汇编》。光绪十年起设立“图书集成馆”,以三号扁体字铅印1500部,称“铅字本”或“扁字本”,四年后印齐。而相关书籍与研究论集亦随之出版,如2001年11月出版之《古今图书集成研究》、2006年11月出版之《古今图书集成图集》。2009年广西大学古籍所建成《古今图书集成》网络版供所有人士免费使用。
佛教的果报观与唐代社会 另外,引用历史人物,注明故事来源的果报故事;诵经、造像、布施、设斋等求功德的行为;不偷盗、不负债、不妄语和不恶口等社会道德的规范;佛教吸收儒家孝道的内容,加入因果报应而在社会传播的现象,均显示果报观日渐普及于唐代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佛教果报观对于唐代社会的信仰、生活与文化,已经产生重要的影响。
唐代鹦鹉故事的佛教因缘 但鹦鹉故事中所蕴含的佛教已融入了中土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一唐代鹦鹉故事的佛教色彩据文献记载,在唐代,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盛行驯养鹦鹉。二鹦鹉故事蕴含佛教色彩的原因唐代的鹦鹉故事蕴含着浓厚的佛教色彩,从大量的史料来看,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它是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纵观唐代鹦鹉与佛教有关的故事,都与鹦鹉诵读佛经密切相关。鹦鹉因而成为佛教的安乐祥和的象征之一。
点校“二十四史”20年风云史 点校“二十四史”是新中国成立后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从1958年开始,到1978年最后一部《宋史》出版为止,历时20年,其中还跨越了“文革”十年的动荡岁月,经历了文化浩劫。如今回看,点校“二十四史”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部值得记录的历史。“二十四史”号称“正史”,是历代被定为正统史学的24部史书的总称。
明代进士登科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明代进士登科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作者:陈长文 明代进士登科录是研究明代科举制度及明史的重要资料,对明代的政治活动、民间生活以及文学作品等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明代进士登科录;社会;文化 作为明代人事档案和科举制度的实物例证,现存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