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10句至理名言,一句比一句精辟,直击人心!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左传》。君子没有无钱财的担忧,只有成人后还没有树立名声的担忧。出自《左传·僖公二年》。
我们当代社会将西游记中的文化丢失了!而且是300年! 易中天将我们的文化直接定义成儒家文化我们中国人自称都是炎黄子孙。这曾是我们传统主流文化皇帝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看一下我们近2000年以来的皇帝死后的谥号。尤其是儒家的孝道,和理学,实际就是德文化的一种。儒家文化中的三纲五常是为皇帝统治百姓服务的。我们分析了历史,事实上也印证了我们当代传统皇帝文化缺失的一部分就是传统道家文化缺失,也就是讲道德这部分缺失了,怎样面对我们的传统道德,是当代红色文化必须面对的问题
晏子:我没说孔子坏话,郭沫若可以作证 孔子画像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司马迁记载了一段孔子和齐景公之间的精彩对话。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35岁的孔子来到了齐国。到齐国后,孔子想接近齐景公不得,只好先做了齐国大官高昭子的家臣,后来在高氏的引见之下,孔子终于见到了齐景公。
老城记忆:1920年代的山东曲阜,第四张是孔子墓 位于曲阜的孔庙奎文阁,始建于北宋期间的公元1018年,原为藏书楼,金时的公元1191年重修为「”奎文阁”,明弘治年间再修至今,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又主文,因此得名。洙水桥位于孔墓南端,建于洙水河上,桥的年代应在金代或之前,牌坊建于明嘉靖年间,上刻「”洙水桥”三字。孔子墓享殿前的甬道,两边各有石人翁仲和文豹一对,为清雍正年间所刻,原有石刻为宋朝遗存,因雍正嫌其小而移至孔伋墓前。孔子墓,公元前551
王阳明凭这十句话,炼就千古心学 来源:明代大儒王阳明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下面这十句,尤其精彩,堪称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图)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1、王阳明:第一等事应是读
孔子是儒家大师、一代圣人,但是他的后代也要造反 孔子的治国思想里,最重要思想之一就是「”君君臣臣”了,也就是国君要像个国君,臣子要像个臣子,大家做好自己的事,这样国家就太平繁荣了。这套思想倒是很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他们就要大臣好好当一个大臣,老百姓好好种地,别的就逆来顺受。这种思想碰上个开明的君主,当然是好事,碰上那些残暴的,老百姓就吃不消了。这不,孔子的第八代后人孔鲋就憋不住了,开启了他的造反生涯。公元209年,正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大搞国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