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 让390名死囚回家过年,但年后要主动回来领死,结果如何?

隋炀帝统治中后期,由于国祚混乱,天道凌迟,皇统无序,纲纪失统,犯罪率大幅飙升。这一制度规定,凡触犯刑法被判...的囚徒,只要达到某些复奏条件,例如悔罪,自首等情况时,可以申请...复奏,也可能被虑囚。隋炀帝废除...复奏前,...复奏有一次机会,死囚上报皇帝后,皇帝会再次审阅,如果依然核准...,才会执行。

历史的拐点,一场熟人相见,三千兵卒丧生,大唐帝国防线随之瓦解

面对濒临失控的局面,唐廷接连发出了数道急赦,着令河南道诸道发兵屯守溵水附近,全力防范洛阳、汝州一线。两人谁都没有料到,此番一别,彼此竟再无相见之期,而双方的命运也自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历史的不确定性,总在于时常有偶然事件发生,而且正好发生在要害之处,并且最终其还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走向。徐州遣兵三千赴水,过许昌。

除了刘备,历史上还有哪些枭雄在成都称帝建国?

在蜀汉之后,还有好些特能折腾的猛人觉得成都是好地方,在此称帝建国。347年,东晋名将桓温大举进攻成汉,迅速拿下成都,成汉宣告灭亡。到了唐末五代十国时,成都又有了新政权。907年,王建在成都称帝,建立了十国之一的"前蜀"。934年,老孟正式称帝,建立了"十国"中的第二个"蜀",史称"后蜀"。1643年,张献忠在武昌称"大西王",第二年在成都正式称帝,国号还是"大西"。

读完《旧唐书.姚崇传》,我终于找到了「 ”安史之乱”的源头

前两天看到一句对唐朝贤臣名相的概括:「”唐称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房玄龄和杜如晦自然再熟悉不过,唐玄宗的能臣姚崇以往倒没有如何注意他的功绩,于是我翻开了姚崇的列传,这一看,竟然被我发现唐在姚崇的治国之策里藏着玄宗后期「”安史之乱”的真正起因...唐朝名相姚崇一.姚崇的传奇经历:三任宰相出将入相1.20岁前做游侠,20岁后当宰相印象的宰相,一般都是年纪偏大温文尔雅,和武将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姚

为何 ... 娶杨氏却不要28岁的郑观音?网友:「 ”我太难了”!

说起...,除了其「”千古一帝”的美称,总会让人不经意联想到玄武门之变,而玄武门之变后...对弟媳以及嫂子的安置方式,更是让很多人产生兴趣与疑惑。那么,...为什么最终将弟媳杨氏纳入后宫,而嫂子郑观音却搁置不管呢?难道真的如有人所说是因为郑观音年老了?非也,郑观音当时27岁,比...还小。那究竟什么原因产生这截然不同的待遇呢?接下来我将为你仔细研究分析一番。一、...为何纳入弟媳杨氏首先我们先回顾

长安是13朝古都,为什么唐朝之后,就再也没有成为都城了?

两周之后,大统一王朝定都就基本以咸阳或长安为主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长安为都城,基本上是唐朝之前整个中华民族的共识,只要能占领这块区域,基本上就会建都长安,哪怕北宋在开封,赵匡胤还一度想要迁都长安。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趋势?但是华北平原太平了,没有天险可守,敌人只要打进来就是一马平川,等着被一锅端,所以周朝以后,渐渐有了向关中进发的趋势,华北平原即便是土地再肥沃、农业再发达,也不适合作为国都了。

此王朝只活了40年,却留下4个使用了1400年的建筑,至今仍在使用

隋朝是一个短命王朝,只存在了40年,但它的意义和价值如秦朝一样,一点也不短命。在长达三百多年的乱战中,北周静帝禅让,杨坚南下灭陈,扼住了进一步战乱的咽喉。文帝深入改革的同时,还大力发展经济,减轻徭役赋税,同时,还修建了许多雄伟的建筑和工程,其中有不少都保留至今,甚至有4座,仍在使用。隋文帝统一时,300多年的乱世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唐朝建立后,在大兴城的主体上进一步扩充,并改名为长安城。

汉媒传说:平定安史之乱,有一支来无影去无踪的黄旗军

昭陵以唐太宗的陵寝为中心,周围有李勋,魏征,房玄龄,程知节等庞大的陪葬墓群。再加上陵前宏伟的地面建筑,和以昭陵六骏为代表的石人、石马、石狮、石羊、石碑等石雕排列,整个陵地显得威武而壮观。尤其是昭陵六骏石雕更为出色,你看,其中的飒露紫因前胸中箭正在让战将丘行恭为它拔箭外,其余五匹骏马哪一匹不在冲锋陷阵?

李渊为13个幼孙求情,大臣说出6个字, ... 连三岁孩童都不放过

而李建成获得地位之后,看到自己的弟弟...名声高功劳高,便联合四弟以及朝中的大臣们排挤他。三天后,他被李渊立为太子,让群臣都听他的话。在同一年的9月,李渊决定退位成为太上皇,让...登基成为皇帝。但是...想到和李渊的约定,迟迟不能下决定。于是为了以后不会生出像刘安这样的祸事,...将十三个侄子全部处死了,就算其中还有年仅两三岁的孩童,他也没有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