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除了刘备,历史上还有哪些枭雄在成都称帝建国?

成都,一座魅力无穷的城市,好玩好吃好看还很有底蕴,好多人都说,这座城市美好得让人来了就不想走。如今,一首流行歌曲的火热,更是让N多人对这座城市着迷。 在历史上,成都也是够牛的,从战国李冰打造都江堰到辛亥革命的前奏曲保路运动,历朝历代都有极其生猛的历史活剧隆重上演。 成都的魅力独一无二,现在人爱它的方式是去吃喝玩乐,而古代乱世那些雄心勃勃的猛人也爱它,不过这帮枭雄爱它的方式是——在这里称帝、建国! 说起在成都当皇上的牛人,大伙肯定会想到三国的刘备,他的"蜀汉"不就是在成都建立并以此为都城的嘛,诸葛亮也是以成都为总部治国和打仗的,不过刘备儿子刘阿斗实在废物,蜀汉没蹦跶几年就被司马家给灭了。 在蜀汉之后,还有好些特能折腾的猛人觉得成都是好地方,在此称帝建国。 东晋时,五胡十六国先后登场,一个比一个火爆。十六国几乎都在北方建国,唯一在南方建国的就是定都成都的"成汉",这个国家奠基者是氐族猛人、武艺高强又智商极高的李特,这位老兄带着一帮穷苦老百姓流浪到巴蜀,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和东晋司马家叫板。后来李特兵败战死,他弟李流继承哥哥遗志,继续纵横巴蜀,重创了晋朝军队。没几年,李流也病死了,李特的儿子、大帅哥李雄接班,把老爸和叔叔的事业发扬光大,攻克了成都。304年,李雄自称"成都王",两年后正式称帝,国号"大成",史称"成汉",周边好多势力都觉得李雄太牛,纷纷归附。 "成汉"前三代领导人都很厉害,但李雄死后的那几位都是没本事的,一直瞅着成汉不顺眼的东晋乐坏了。347年,东晋名将桓温大举进攻成汉,迅速拿下成都,成汉宣告灭亡。 到了唐末五代十国时,成都又有了新政权。有位叫王建的乡村无赖,绰号"贼王八",但本事很大,唐末时他通过自己的才能当上了唐朝禁军"神策军"的统领,又是保护玉玺又护卫皇上(唐僖宗),后又成为主掌地方军政大权的刺史和节度使。当王建觉得自己的实力发展得不错时,就拿下了成都,于901年当上了"蜀王",当时天下,就属他的地盘最大。907年,王建在成都称帝,建立了十国之一的"前蜀"。 王建搞出的这个"前蜀",可是货真价实的蜀国,至于刘备那个"蜀",是后人称呼的,刘备的国号是"汉",从没称自己是"蜀",只是后人为了区别他这个"汉"和历史上其他"汉朝"的区别才称之为"蜀汉"。而王建在成都建立的政权,人家就叫"蜀",至于"前蜀"这个称呼,也是后人叫的,因为"十国"里先后有两个蜀国。 王建虽是文盲,但在位时最喜欢文人,他的宰相就是唐朝诗人韦庄,而且他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使前蜀的百姓安居乐业,绝对是个好皇帝。王建病逝后,其子王衍各种败家,继位没几年就被灭了。灭掉前蜀的人,是中原"五代"的第二个代"后唐"的皇帝李存勖。 李存勖灭掉前蜀后,让手下大将,也是自己的姐夫——孟知祥去管理成都。可身为西川节度使的孟知祥脑子活泛得很,他在巴蜀一带大搞仁政,深受当地百姓拥护。他也觉得这地儿很适合自立,那么老远的后唐也管不了他。当时的东川节度使董璋也想在四川这块儿搞独立,可这家伙智商比孟知祥差点。932年,孟知祥灭了董璋,吃掉了他的东川,第二年成为"蜀王"。934年,老孟正式称帝,建立了"十国"中的第二个"蜀",史称"后蜀"。然而孟知祥刚登基半年就病死了,他儿子孟昶很懂文学,不懂治国,最终被宋太祖赵匡胤给逮着了。小孟有个美女妃子,就是才貌双全的花蕊夫人,后蜀完蛋后,她落到赵匡胤手里,后被赵匡胤他弟赵光义(即宋太宗)给 ... 了。 明朝末年,又一个猛人割据四川、在成都称帝,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张献忠。不过他建立的这个政权不算是正规王朝,转瞬即逝,各方面也都不完善。从小做生意的张献忠浑身一股猛劲儿,脑子又特好使,明末天下大乱,他也趁乱而起,拉扯起一支实力不小的队伍,打下不少地盘,成为当时两大造反高手——另一位就是"闯王"李自成。1643年,张献忠在武昌称"大西王",第二年在成都正式称帝,国号还是"大西"。这位外号"黄虎"的起义军首领打明朝军队时挺牛的,宰了不少明朝高官甚至王爷,但他遭遇更凶猛的满清军队,立马不行了。1647年,他的大西政权被肃亲王豪格(皇太极的长子)灭掉,他本人被豪格射死。 最后咱总结一下这些在成都称帝建国的枭雄们都是哪里人吧—— 蜀汉昭烈帝刘备,(今河北省)人; 成汉武帝李雄,巴西(今四川县)人; 前蜀高祖王建,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县)人; 后蜀高祖孟知祥,邢州龙冈县(今河北邢台县)人; 大西皇帝张献忠,陕西延安府庆阳卫定边县(今陕西定边县)人。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头条号。

除了刘备,历史上还有哪些枭雄在成都称帝建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形容“被逼无奈,最后以牙还牙”的句子有哪些? | 历史新知网

    5、对于反动派我们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决不能手软。

  2. 老城记忆:1920年代的山东曲阜,第四张是孔子墓

    位于曲阜的孔庙奎文阁,始建于北宋期间的公元1018年,原为藏书楼,金时的公元1191年重修为「”奎文阁”,明弘治年间再修至今,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又主文,因此得名。洙水桥位于孔墓南端,建于洙水河上,桥的年代应在金代或之前,牌坊建于明嘉靖年间,上刻「”洙水桥”三字。孔子墓享殿前的甬道,两边各有石人翁仲和文豹一对,为清雍正年间所刻,原有石刻为宋朝遗存,因雍正嫌其小而移至孔伋墓前。孔子墓,公元前551

  3. 念佛求鱼

    一天,数千条大鱼游近该岛,一齐唱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有人学着鱼的声音唱念阿弥陀佛,鱼就会游到岸边;如果一直唱着佛号,捕这些鱼,它们也不逃走;如果好几个人一起唱念很久,捕到的鱼的味道就很鲜美;唱念的少的人捕到的鱼,味道就比较差。全岛的人都非常喜欢吃这种鱼,为了捕到它们,他们经常唱念阿弥陀佛名号。

  4. 【聋聩】的意思是什么?【聋聩】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聋聩lóngkuì1.耳聋或天生的聋子。亦指愚昧无知的人。

  5. 此人被誉为最善良的太监,读圣旨故意错读一字,挽救千人性命

    然则汗青上却正有一位寺人非常好心在宣读圣旨的时候有意念错了一个字,就因为这一个字而拯救了上千人的人命!后来唐明宗皇帝的时候,张居翰才退休,如许算下来,他是皇宫中的三朝元老,宫中的人都非常尊敬他,后来在张居翰七十一岁的时候老去,用我们后人的话说就是大好人有好报吧,张居翰的胆量也是够大的,一样在皇上身边工作的都不敢忤逆皇上,究竟皇上的威武弗成犯,他冒着...头的风险救了这么多人,值得令人信服。

  6. 左宗棠之死

    左宗棠之死左宗棠怎样死的?晚晴重臣左宗棠被谁害死的左宗棠生于清仁宗嘉庆十七年(1812年)左宗棠生性颖悟少负大志。5岁时他随父到省城长沙读书。1827年(道光七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他不仅仅攻读儒家经典更多地则是经世致用之学对那些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水利等资料的名著视为至宝对他之后带兵打仗、施政理财起了很大的作用。1830年19岁的左宗棠入学长沙城南书院师从山长贺熙龄他学习刻苦成

  7. 赫尔岑名人名言大全

    赫尔岑赫尔岑(1812~1870)Herzen,Aleksandr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以下是赫尔岑名言盘点:赫尔岑名言一要坚持真理---不论在哪里也不要动摇。赫尔岑名言二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赫尔岑名言三不读书的人就不能算是一个完人。赫尔岑名言四我们不懂,我们又怎么能懂?也有人热泪涔涔,却不是为了个人的不幸。赫尔岑名言五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

  8. 为什么马尔科姆X仍然对权力说真话

    马尔科姆X是音乐运动。他是爵士乐运动家,当然,爵士乐是即兴演奏,摇摆乐和蓝调。马尔科姆有这三样东西。他可以是抒情的,有趣的,在下一刻,他会转移,认真地推你靠墙。他说话的方式很有节奏。这是一个...和观众的反应,你得到与爵士音乐家。他是个忧郁的人。忧郁与灾难有关。从一开始,从奴隶制到吉姆·克劳,那种灾难感,那种紧迫感,那种需要把它弄出来、喊出来、喊出来的感觉,某种程度上让他骨子里的火被力量和视觉所压

  9. 为何 ... 从来不 ... 功臣?一个原因告诉你

    >>其实帝王...功臣的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功高震主”这四个字吗,的确有很多开国功臣他们的功劳实在太高,甚至让皇帝觉得他们的功劳比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更大。比如尉迟敬德、程知节(咬金)等人,他们的功劳虽然高,但是每一次的战功都是在...身先士卒的亲自带领下所立的,所以对于大唐实至名归的第一功臣的...,谁有资格在他面前“功高震主”呢?

  10. 墨家的创始人是谁?

    先秦学派之一,创始人墨翟,世称墨子,这也就是墨家之名的由来。《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