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那点事儿 王守拙出身窑工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瓷器的工艺了如指掌。这会儿,他在唐英这里东看看、西瞧瞧,话里有话道:“唐督官这里的瓷器摆件就是金贵,我这儿有份单子,还请唐督官看看。”>唐英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的都是些精品瓷器,共有百余件。而这批瓷器,当用生长于背陰处的木材。瓷器烧制成功,原本以为能松口气,岂料一波未平,一波再起。如果有人按图索骥,提前将瓷器大白于天下,那唐英的心血就白费了。
雍正颜色釉瓷器的发展成因及特点 查阅《清档》,雍正色釉品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可见雍正皇帝对颜色釉瓷器偏爱有加,雍正颜色釉的高度发展与皇帝的喜好密切相关。初步统计,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官窑颜色釉瓷将近两万件,包括二十多个品种,质量、数量堪称一流。
唐英督陶的故事 唐英督陶的故事收藏瓷器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唐窑。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唐英任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时,御窑厂其烧造的瓷器总称唐窑。烧出龙缸是唐英颇为自得的一件事。唐英督陶后,为了烧造龙缸,除在御窑厂与工匠们一起探讨研制外,他还到民间寻访老工匠,查阅地方典籍,找寻一切与烧制龙缸有关的资料。督陶日久,唐英对朝夕相处的工匠产生了浓厚感情。
浅议雍正官窑与唐窑 浅议雍正官窑与唐窑陶瓷史上曾将雍正年间烧造的官窑称为“年窑”,而只将乾隆早期的官窑称“唐窑”。可以说,雍正御厂复烧之日,即是唐英直接管理御厂窑务之时。雍正官窑的真正督造者是唐英,《清档》和唐英论著中提供了这方面的情况。若以督陶官的姓氏称窑,雍正官窑无疑堪称“唐窑”。乾隆前期,唐英继续在景德镇督陶,远及宋代各地名窑,近至康熙、雍正官窑,唐英几乎无釉不仿。
纵观乾隆瓷器 纵观乾隆瓷器中国瓷器工艺发展到清代雍正至乾隆早期,无论在瓷业生产的规模上,还是在制瓷技术以及产品的精美程度上,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乾隆丙午”款青花盘为乾隆五十一年官窑产品,可谓乾隆中后期青花瓷器的代表作。乾隆釉里红瓷器在传世品中占一定比例,纹饰线条有的浅淡或偏暗,但其产品仍能表现出娇妍沉着、敦厚朴实的风格。
雍正文人风,乾隆农家乐,唐英:我都能驾驭 唐英从这张照片来看,唐英身材不高,面相和气。不管是雍正皇帝所推崇的文人风范,还是乾隆的农家乐审美,在他手中都可以轻松驾驭。雍正元年,唐英就被任命为内务府的员外郎,负责监督工匠们的工作情况,同时也为皇帝绘制瓷器的样稿。这些瓷器之所以如此精美,不仅仅是因为雍正皇帝本人的高端审美,更是因为唐英将自己的审美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