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雍正颜色釉瓷器的发展成因及特点

雍正颜色釉瓷器的发展成因及特点

  清雍正朝官窑瓷器,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虽然仅存13年,但粗湛绝妙,无与伦比,尤其是颜色釉方面成就卓越,仿古创新,新添十数种鲜艳的新釉色,代表了雍正官窑的最高水平,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雍自朝颜色釉的高度发展呢?除了正处在“康乾隆盛世”,国库充盈的因素以外,还有三方面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

  (一)雍正皇帝的个人喜好

  封建社会中,皇帝的个人喜好往往可以影响整个朝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倾向。一般的文人士大夫,仅仅沉湎于自我欣赏,而最高统治者的审美则可以贯穿到所有的宫廷艺术品的 ... 中。雍正皇帝学养深醇,眼光极高,追求器物的至善至美,对御用颜色釉情有独钟,“上有所好,下必从焉,”御窑场把皇帝的喜好作为色釉调配的唯一标准,严格按照造办处提供的样品配釉烧制,生产出一批胎土细腻,体现宫廷艺术雅、秀、精、巧的高贵气质的颜色釉瓷器。

  《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下简称清档)记述了养心殿造办处每年所做的活计,其中多处提到颜色釉瓷器。

  “雍正四年六月十一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员外郎海望持来双喜耳瓷瓶一件。奉指:此瓶釉水虽好,称不得上好,尔传年希窑再烧时比此颜色做精细,著款式亦更改些,再造办处亦照此颜色釉水合配著看。”

  “七月初九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郎中海望持出各色瓷碗二十七件、盅二十件、盘二十件、小碟六件、渣斗一件、小花瓶五件。奉旨:交年希尧做样用。钦此。”

  内务府造办处的木作和漆作每年都要给收贮的东西配置附件,配木座、做囊匣。每年春、秋两季景德镇运到皇宫的瓷器也会先挑出好的请皇上过目,以决定来年御用瓷生产品种和数量。在进呈上来的瓷器中也有为数不少的颜色釉瓷器。查阅《清档》,雍正色釉品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可见雍正皇帝对颜色釉瓷器偏爱有加,雍正颜色釉的高度发展与皇帝的喜好密切相关。

  (二)年窑

  所谓“年窑”,是指雍正四年到十三年清 ... 派年希尧任淮安关税管理时景德镇御窑生产的瓷器,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年窑”。年希尧——清康熙、雍正汉军镶黄族人,初任工部待郎,雍正三年受到其弟年羹尧事件的株连,罢官免职。雍正四年被重新启用为内务府造办处总管,兼理景德镇窑务。年希尧出身官宦名门,有相当的艺术素养和管理才能,任职长达十年之久。清人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述年窑时说:“选料奉造,极其清雅,……琢器多卵色;圆器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锥暗花玲珑诸巧样。仿古创新,实基于此。”年窑仿古创新成绩斐然,一些纯色釉的品种堪称一流,乾隆年间的《查礼铜鼓书堂遗稿》“年窑墨注歌”赞颂到:“国朝陶器美无比,迩来年窑称第一,不让汝、定、官、哥、均,何况永乐之坯宣德质。”

  年希尧为雍正朝封缰大吏年羹尧之兄,雍正三年十一月,年羹尧被赐死,受到株连的年希尧,暂时被夺官降职,第二年正月旋即复出任内务府总管的要职。这种情形在“一人有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是非常少见的。雍正唯贤是举,看中翰林出身年希尧非凡的管理才能和艺术素养。诚然,年窑的具体事务是督窑官唐英做的,但年希尧十年如一日恪尽职守,上通下达地贯彻皇帝的意图,严格把握宫廷御器的使用标准,对雍正官窑的贡献功不可没。皇帝对他的工作相当满意,尽管档案中没有看到更多的赞誉之词,但雍正每一次心血来潮看中的新玩意儿,都差人交年希尧“照样儿”烧瓷器,过不了多久新样儿瓷器就会呈现在皇帝面前。只要是雍正喜好的瓷器品种,无论技术难度有多大,年希尧总是全力以卦地组织研制烧造,一遍又一遍地请皇上过目,直到皇帝满意为止。雍正对官窑瓷器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苛求得近乎于吹毛求疵,在他的眼皮底下连任十年之久的督窑官,没有超出常人的才干是根本不可能的。年希尧可以承接皇上支派的各种活计,《清档》多有记载:

  “雍正四年八月初八郎中海望持出宜兴挂釉瓶一件,奉旨:镟一木样将两头收细,交年希窑烧造,再著年希窑烧圆球瓶径八九寸,上开口径二寸,肚内安插花管高二三寸,径三四寸,做木样交年希窑烧造。钦此”年希尧也是雍正朝《清档》中被提到名字最多的人,最早的一条记述是“雍正四年五月十三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太监雅图交白瓷把杯一件,交年希窑照样烧造。钦此。”最晚的一条记述是“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九日郎中苏合纳,司库常保交霁红高足茶圆木样一件。传旨:著交年希尧照木样烧造一百三十件送来。钦此。本日将木样一件交年希尧家人郑天锡持去。讫。”

  年希尧任总管督窑的时间是雍正四年到十三年。雍正元年到三年的这段时间,因雍正尊家法为父康熙和生母孝恭仁皇后母守孝三年,御窑厂生产十分有限,四年以后一切恢复正常,才开始大规模的烧造活动,年希尧在任期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干和管理才能,使雍正“年窑”取得举世闻名的新成就。

  (三)唐英

  唐英,字俊公,号蜗寄,汉军正白旗人。康熙三十年16岁时在养心殿任职。雍正六年派往景德镇督理陶务,他虽然雍正六年到任,但赴景德镇之前就已经在养心殿造办处任职三十余年,通过刻苦自学和宫廷艺术的耳濡目染,精通经史诗文,能书善画,成为功底深厚的清代工艺美术大家。早在雍正元年即被皇帝常识,安排在养心殿造办处负责设计画样工作。

  《清档》记述:“雍正元年正月十三日怡亲王交定窑小瓶一件随乌木座、……定瓷炉一件随紫檀木盖、座。王谕:俱交唐英照样画。遵此。”

  “雍正元年二月十三日怡亲王交油泊葡萄式小盘一件,着唐英照样画样。”

  不仅画器样,唐英还擅长画美女,他的宫廷美人画很得雍正常识,“雍正三年十一月初二日,圆明园九州清晏仙楼的楼梯北面贴的美人画一幅。奉旨:画得款式甚好,尔着唐英画美人,其衣纹照先画的衣纹一样画。钦此。”

  唐英凭藉自己的绘画功底,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终于成为烧瓷内行。他在《陶人心语》中自述到“杜门谢郊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息食者三年。抵九年辛亥,于物料、火候、生克变化之理,虽不敢谓全知,颇得于抽添变通之道。讲求陶法,于泥土、釉料、坯胎、火候,具有心得,躬自指挥。”唐英是实干家,他撰写成《陶成记事碑文》,概括了五十七个烧造品种,其中有近三十种颜色釉。“仿古采今,凡五十七种。自宋大观,明永乐、宣德、成化、嘉靖、万历诸官窑、及哥窑、定窑、均窑、龙泉窑、宜兴窑、西洋、东洋诸器,皆有仿制。其釉色有白粉青、大绿、米色、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子青、骡肝、马肺、天蓝、霁红、霁青、鳝鱼黄、蛇皮绿、油绿、欧红、欧蓝、月白、翡翠、乌金、紫金诸种。又有浇黄、浇紫、填白、描金、青花、水墨、五彩、锥花、拱花、抹金、抹银诸名。”

  由于他本身就是工艺美术大师,精通瓷器烧制的所有的工艺流程,致使雍正朝颜色釉烧制水平有了跨越式提高,他为雍正颜色釉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故宫收藏的雍正颜色釉瓷器

  颜色釉是指釉料的装饰颜色。在 ... 无色透明的釉料时,加入金属氧化物作为呈色剂。颜色釉有单色釉与杂色釉之分;单色釉也叫纯色釉,是指单一的颜色,如天蓝、祭红、霁青、霁蓝、黄釉、白釉、绿釉等釉色;杂色釉是指烧制过程中釉的相互交融变幻呈现的多种色彩,如窑变、青金蓝、洒蓝、铁锈花、虎皮斑、炉均釉等。

  初步统计,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官窑颜色釉瓷将近两万件,包括二十多个品种,质量、数量堪称一流。其中绝大多数是清宫旧藏,也有少数是解放以后由国家调拨及其他渠道收购而来。大凡唐英《陶成记事》提到的釉色几乎都囊括在内,仿古诸釉的凝重;淡黄釉的典雅;霁红釉的高贵;霁蓝釉的肃穆;胭脂水釉的妩媚;天蓝釉的静谧;粉青釉的晶纯;秋葵绿釉的鲜嫩;洒蓝釉的飘忽;窑变釉的奇妙,美不胜收。现将藏品概况简述如下:

  1.仿古釉 

  雍正朝仿古釉主要有仿宋汝、官、哥、定、均五大名窑及宋龙泉窑青瓷。《清档》中多有记述:“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太监刘希文、王太平、王常贵交来仿大官窑四喜尊二件、仿龙泉出戟纸槌瓶二件、冬青窑双环耳瓶一件、仿冬青窑花囊、仿宋磁紫金釉梅瓶二件、仿汝窑铈袋瓶一件、仿龙泉双圆瓶二件……仿龙泉八方双管瓶八件、……仿汝窑胆瓶一件、……仿定窑胆瓶二件、……仿龙泉天球尊四件、仿龙泉窑双圆合壁瓶大小二件、仿定窑双环瓶一件、仿定窑三喜尊一件、仿定窑花囊一件、仿定窑盘线瓶一件。传旨:著配漆架座,先将各样款式每样做成木架一件,呈览再做。

  仿官釉——唐英著的《陶成记事》中称之为铁骨大观釉,有月白、灰青两种。数量在清雍正仿古釉中最多,造型也最丰富。旧藏品有:蒜头瓶、撇口瓶、盘口瓶、鸠耳瓶、双耳穿带瓶、如意耳宝月瓶、三孔葫芦瓶、天圆地方葫芦瓶、绶带耳葫芦扁瓶、五孔弦纹方瓶、三系梅瓶、四系瓶、兽耳衔环瓶、包袱式瓶、花瓣口花觚、石榴尊、灯笼尊、双耳炉、侈口花浇、莲蓬式香插、盏托、灵芝水丞、鸭蛋水丞、桃式洗等二十多种样式, ... 非常规整,相同的造型的器物有统一的规格和尺寸。高30厘米以上的中型陈设器皿居多,实用的盘、碗、碟类较少。胎体一般稍厚重,釉色均匀,青中略泛灰色,大多有疏朗而浅的开片,也有少量没有开片纹的器物。绝大多数的器物底部都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或“雍正年制”四字的暗刻篆书印章款,无款器极少。许多造型都是按照清宫旧藏的宋官窑为摹本烧制的,“雍正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员外郎海望奉旨:着照官窑缸的尺寸画样呈览交江西烧造处烧造。钦此。”

  “雍正四年正月二十八日怡亲王交大官窑圆碟一件。王谕:照样做出样来。”

  仿汝釉——旧称铁骨无纹汝釉,大多呈深天青色,制品的数量仅次于仿官釉,许多造型多与仿官釉重复,只是种类减少。“雍正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奏事太监刘玉交乳(汝)窑瓷炉一件……,官窑瓷炉一件,哥窑瓷炉一件。传旨:乳(汝)窑炉上照官窑炉座样配座子……,六月二十五日,……怡亲王呈进。”

  雍正时期新添的造型有高足尊、直椎瓶、折角六方瓶、钵缸、莲子罐、深腹大碗、盘等。釉色青中闪蓝,类似深天青色,款识常见的篆书六字印章款,也有“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的。

  仿哥釉——旧称“铁骨哥釉”,有粉青、米色两种,造型比仿官、汝釉少,盘口瓶、双贯耳方瓶等与仿官、汝釉相同,另有新增的三孔穿带耳扁瓶、双耳四系瓶、乳钉石榴尊、双鱼耳香炉、笔山子、笔洗、水丞等文房小件器皿。釉色青中泛浅灰者居多,釉青有类似“金丝铁线”深浅交错的开片纹,多数制品圈足内暗刻六字篆书印章款,少数不带款识。

  仿钧釉——是雍正官窑最具特色的品种之一。雍正七年,唐英派吴尧圃到河南了解宋钧窑的配方,其后迅速地将失传三百多年的宋钧窑全面恢复,一方面烧制成功玫瑰紫、海棠红、红斑块、月白等与宋钧窑十分相像的釉色;釉很厚,釉面有棕眼和“蚯蚓走泥纹”,底部刻一至十的大写的数字,无款识,完全模仿宋钧窑 ... 。另一方面创烧了窑变花釉,掉成以红色窑变为主的“火焰红”,或是以青蓝窑变为主的“火焰青”,釉表光洁明亮,玻璃质感极强,有如升腾燃烧的火苗向上窜动。造型有胆式瓶、盘口瓶、荸荠扁瓶、鼓钉洗等,底有“大清雍正年制”篆书六字印章款。窑变花釉中还有炉均釉、青金蓝、碧玉釉等珍稀品种。

  仿定釉——雍正朝的仿定窑制品中有凸印花鼎炉、双系凸印花扁瓶、出戟花觚、印花花囊、葫芦瓶、印花盘、印花碗和撇口小瓶、小盒、小罐等小件的器皿。釉色浆白泛黄而不透明,釉表多有细碎的开片纹,胎体较轻,一般都有凸雕或印花的辅助装饰,花纹规整细腻,器底有釉下暗刻的“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印章款;和少数暗刻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

  2.黄釉

  黄釉,为明清两代宫廷中的至尊之色。日常餐饮所用的盘、碗绝大多数为黄釉器。黄釉的呈色剂是氧化锑,雍正时在氧化锑中加入不同数量的铁,使色调发生丰富的变化。此时的黄釉有娇黄(浇黄)、淡黄、蜜蜡黄、鳝鱼黄等,有名的淡黄(蛋黄)为雍正新创,色薄而淡,滋润无比。

  雍正黄釉,不像康熙朝那样在素坯的涩胎上施釉,而是在烧好的白瓷上施低温黄釉,所以十分洁净,蛋黄釉多见小件薄胎盘、碗器物,有少量凸雕莲瓣的黄釉盘口径可达40厘米。黄釉有里外全黄、里白釉外黄釉之分,盘、碗的底白釉内多有青花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篆书印章款的器物较少。黄釉制品的用途主要是祭祀用品和日常餐饮。据《清档》记载:“雍正元年正月十六日,怡亲王黄瓷盘六十件,黄瓷碗八十个。王谕:此盘碗上配做铜果托果罩。遵此。”一般来说日用餐用盘、碗是不必配置铜果托果罩的,只有盛装供果的盘、碗,便于祭品的摆放才需要配托罩。

  清代祭器所用之色,沿袭传统的天玄地黄之说,按照五行中的水,火,木,金,土配以对应的五色;青、赤、黄、白、黑来祭拜不同方位的神灵。国家大祭中“圜丘、祈谷、常雩用青。方泽用黄,日坛用赤。月坛用白;社稷,先农用黄。”

  日常餐具方面,皇帝、皇后可以无定额地使用最尊贵的黄釉器皿,皇太后份额下,每年供应“黄瓷盘二百五十个,各色瓷盘百,各色瓷碗五十。”皇后略少,用“黄瓷盘二百二十,各色瓷盘八十,黄瓷碟四十,各色瓷碟五十,黄瓷碗百,各色瓷碟五十。”以此类推,皇贵妃使用里白外黄瓷,贵妃、嫔、贵人、答应、常在位序的中下等嫔妃们则与纯黄器无缘。“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茶房笔贴式常宁送来散秩大臣茶饭房总管马哈达等咨称,本房奏茶饭房黄瓷碗、黄磁盅现不足用,饭房欲添二等黄瓷碗三十件、三等黄瓷碗二十件,黄磁盅三十件,茶房欲添黄磁盅二十件,共添一百件。……请海望行与该处烧造等语……奉旨:交总管取用。钦此。”

  3.青釉

  青釉的历史最悠久,自东汉创烧以来一千八百多年盛烧不衰,宋青瓷的成就已经举世闻名。然而真正呈色稳定,毫厘不差的青釉,最终完成于清雍正时期。雍正官窑青釉颜色的深浅可分为粉青、冬青、豆青三大类。(仿古青釉此前已述)从这三种最正宗青釉中繁衍出天青、虾青、淡青、霁青、橄榄青、蟹甲青等数种新色釉,最深的蟹甲青近乎于墨绿;最浅的淡青近乎于月白。青釉的造型非常丰富,仿古造型有高达六十多厘米的双牺耳尊、穿带瓶、贯耳方瓶等大件器物和中等大小的象耳尊、五孔方尊、羊头尊、石榴尊、撇口瓶、水丞、笔山、笔洗、镇纸、笔筒等陈设及文房用品。大小适中的陈设瓷釉下多有雕刻精细的印花,划花装饰,极其文雅美观。呈色最深的蟹甲青釉,色青绿,光泽极强,闪耀赤、橙、黄、绿青、蓝、紫永不消退的七彩晕光,底有六字篆书印章款“大清雍正年制”。粉青、冬青釉器物的底款多见“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龙泉青釉在雍正朝青釉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造型除仿宋以外,还仿明宣德青花灯笼尊、带盖豆等,釉下都有清晰典雅的印花装饰。

  4.白釉

  白釉一般认为是最容易控制的,其实不然。雍正时期的白釉并不是现代工艺上所指的白色乳浊釉,而是一种有玻璃质感的透明釉,完全依靠胎土本身的白度呈现出白色。对胎土的精 ... 要求非常高,稍微有一点杂质就会影响釉面的纯净。雍正白釉有高足杯、带盖豆、撇口瓶、三足炉、茶壶、酒盅、大盘、小碗等,胎薄体轻,有不少仿永乐甜白的高足把杯,釉下暗刻双龙纹或缠枝花卉,杯里心有暗刻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十分典雅。

  这种白瓷把杯,(高足杯)是祭祀用品。《清档》记载:“雍正四年五月十三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太监雅图交白瓷把杯一件,交年希尧照样烧造。钦此。”白瓷作为祭器的使用主要是在“夕月坛(月坛)主白,祭器有白瓷碗三个、白瓷盘大小各二十个、白瓷酒尊各二个、白瓷壶一执、白瓷盘一面。”查阅《大清会典》不论是主青的天坛,还是主红的日坛,祭桌上祭酒的酒壶一律为白釉,式样相同的白釉酒壶,应当是各坛通用祭酒用器。雍正白釉酒壶数量最多,壶身椭圆形,细弯流,高提梁,典雅秀美,是理想的祭酒用具。

  5.红釉

  以铜为着色剂的高温铜红釉,元代已经十分成熟,“明永乐以鲜红为宝”,宣德年间的宝石红更胜一筹。雍正官窑为恢复宣德宝石红的优良传统,不惜工本,在釉中添加玛瑙、珍珠等贵重的原料,烧成呈色稳定均匀的祭红釉。祭红釉色深红浓厚不流淌,面若桔皮无碎纹,温润光亮,祭红对烧成气氛敏感,成品率极低,乾隆以后失传。雍正藏品中有祭红梅瓶、玉壶春瓶、撇口瓶、橄榄瓶、长颈瓶、蒜头瓶、扁瓶、高足把杯、高足盘、双陆尊、鼓钉洗、小水丞、小酒盅、小杯等十多种造型。祭红器里白外红者居多,也有里外全红的,款识有青花双圈楷书六字款和青花双方框六字楷书两种。

  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九日郎中苏合纳、司库常保交霁红高足茶圆木样一件。传旨:著交年希尧照木样烧造一百三十件送来。钦此。本日将木样一件交年希尧家人郑天锡持去。讫。”

  雍正红釉还有一种以金为着色剂的胭脂红釉,较浅的近乎于粉红,俗称胭脂水;较深的接近玫瑰红,俗称胭脂红。造型有小瓶、碗和小高足酒盅等,数量极少,极其名贵。

  6.蓝釉

  雍正祭蓝,旧称霁青。仿宣德宝石蓝釉烧制而成,这种失透、匀净、釉表布满橘皮棕眼的深兰釉,与祭红有相同特征,宁静肃穆,与天坛祈年殿上的琉璃瓦颜色一致,极适于天人相接的祭祀场所。雍正祭蓝釉造型有玉壶春瓶、胆式瓶、穿带瓶、折肩撇口瓶、圆洗、盆奁、茶壶、盖钵、高足豆、高足碗、大碗、盘、碟等,釉深浓沉静,厚而均匀,有里外蓝釉与里白外蓝两种,底均有青花六字双圈六字楷书“大清雍正年制”。清代皇室每年要祭拜京师的天、地、日、月、先农、先蚕、社稷诸坛,以及风、云、雷、雨诸神庙,还要祭拜皇宫内设置的家庙奉先殿;坤宁宫每年元旦,冬至,万寿之大节也要举行隆重的祭祀礼仪。祭祀时需要盛装牛头、羊头和牲畜皮毛和内脏,需要许多巨大的盘、碗。雍正祭蓝釉有一些胎厚体重的巨大的盘、碗是典型的祭祀用瓷。

  除此之外,雍正朝的厂官釉、米色釉、鳝鱼黄、秋葵绿、西湖水、鹦哥绿、孔雀蓝、仿古玉、仿漆釉等十数种颜色釉也十分出色。

  总而言之:雍正颜色釉由于皇帝本人的喜爱,启用年希尧、唐英等翰林艺术家管理窑业,仿古创新,集中国古代色釉瓷器之大成,创造出数十种具有宫廷风格的颜色釉瓷器,它们纯正高雅;超凡脱俗,代表雍正官窑的最高水平,成为后人追寻的光辉典范和楷模。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雍正颜色釉瓷器的发展成因及特点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6.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7.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8.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9.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10.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随机推荐

  1. 救火扬沸造句_救火扬沸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救火扬沸jiùhuǒyángfèi救火扬沸的意思和解释: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救火扬沸的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救火扬沸的例子救火扬沸造句救火扬沸造句相关成语的感...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是测试的重点,十年高考中出现了不少。

  2. 急中生智造句

    急中生智造句一:这天作业要求“涂改”可就在我最后一个字时写错了,我急中生智拿透明胶贴在字上,往上一提,字和一小块纸就上来了,哈哈,赶快重写!三十五:小明发现父亲的钱包落在家里了,于是他急中生智的用手机发了1条短讯告诉了父亲,才使父亲在外没出现尴尬局面。

  3. 十二金钗妙玉的简介 妙玉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名人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苏州人氏,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一起居住了十年的感情,让妙玉十分珍视与师父、岫烟一起生活在蟠香寺的日子。长大后,贾府建造了大观园,妙玉便住进了大观园中的栊翠庵。深究妙玉这个人,我们会发现她其实是一个顶顶矛盾的人物。后来又传贼寇抢了妙玉下海,妙玉不依,被贼寇杀害。妙玉这个人美丽聪颖,心性高洁,才华馥郁,品位高雅,可独独有其矛盾之处。

  4. 梦见家里被破坏

    周公解梦梦见家里被破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家里被破坏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亨利·埃夫里的宝藏_世界上有亨利宝藏吗_亨利·埃夫里神秘海域_亨利·埃夫里是谁

    在受虐的年轻水手与船上小厮心中,埃夫里成了英雄。他是他们中的一分子,为自己的同伴挺身而出,领着他们到应许之地,抵达水手在这个世界上的天堂。传说中的埃夫里,是从平凡人之中崛起的赢家,象征新一代被压迫水手的希望。他是名副其实的"海盗王"。他在1659年,他抢劫了莫卧儿王朝的聚宝船,掠夺了堪称海盗史上最大的财宝。之后他逃亡到拿骚等地,最终官方也没有抓到他,他像从世界蒸发了一样。

  6. 积累的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三十八:信誉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工夫积累的信誉,经常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没有信誉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郑拓六十七:书籍是积累众人聪明的不灭的明灯。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

  7. 贫女变皇后,一个供养三宝的小故事

    过去,有一座名山「昼暗山」,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居修道,所以诸方国土都争相前来供养植福。此时,远方传来阵阵马蹄声,王室专属占相师及使者一行人,奉命为国王寻访合适的皇后人选,正风尘仆仆地行经此地。于是,皇后带领大众、车队,满载饮食珍宝,供养众僧。先前布施两枚钱币的贫女,受上座亲自祝愿;这次皇后亲载稀世珍宝供养,竟似不见不闻!

  8. 梦见监考_周公解梦梦到监考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监考好不好

    做梦梦见监考好不好?梦见监考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监考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参加考试,生活能获得成功。考生梦见考试未通过,能得到最好的分数。梦见自己被赶出考场,将要名落孙山。学生梦见监考找不到教室,意味着这两天不妨走出教室去未知的领域冒险吧。学生梦见考试跟监考打起来了,近期学业会有所提升。

  9. 社燕秋鸿是什么意思?

    【拼音】shèyànqiūhóng【解释】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出处】【例子】【相关】百度“社燕秋鸿”

  10. 佛教因果故事

    阿弥陀佛慈悲的问道:现在我接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可愿意去!阿弥陀佛扶起他来,说道:起来吧,孩子!这时阿弥陀佛接着说道:你生前犯淫业,虽有念佛却往生之心不强,然,你每天坚持念佛,毕竟功德无量,你才能在这大苦之处,而念佛顿悟,一念悔过,处于你记忆深处的佛性显现,可见你每天念佛,在此刻却救了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