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恤父母 至圣先师孔子,他有个学生名叫曾参,在当时很有名气并且受人尊敬,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父母的人。后来,孔子的教训,传到曾参的耳中,曾参知道自己的做法并不正确,就到孔子的面前说「老师,以后我都会以你的话来当作原则,这样才不会再做错事。」曾参不但体谅他父亲的处罚,对于老师的教训,他也牢牢地记在心里,后来他果然知道怎么去做,才是真正的孝顺,在当时,就被很多人称赞。
母爱当敬(孔子在陈蔡被困绝粮的故事) 母爱当敬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时,在陈蔡被困绝粮。孔子看见子路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又一问,果然不错。孔子向子路的朋友道了谢,说了不让...鸡的理由。孔子扶起子路说:“你为师求食,乃仁爱也;母鸡对小鸡的牵挂,乃母爱也。母爱是最崇高的爱,人当敬之!”公冶长家里只有母子二人,十分贫寒。小公冶长就把自己的名字和母亲生病以及到山上打柴害怕的事告诉了八哥。
子路负米 子路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左邻右舍都称赞子路是个孝子。多年之后,子路的父母相继亡故,子路便到鲁国都城曲阜拜孔子为师。公元前496年,孔子带弟子们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楚昭王很钦慕孔子,派人送来了一百辆车子、一万钟粟米,邀孔子前往国都郢城。孔子听了,赞扬他说:“你侍奉双亲,父母活着的时候可以称得上最大的孝心;父母亡故后,你又能时时怀念他们,你真可以说是个大孝子了!”
孔子学琴 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他既会唱歌,又会弹琴、作曲,有高超的音乐鉴赏能力。孔子从小喜好弹琴,年轻的时候便有较高的造诣。师襄教过许多学生,但还没碰到像孔子这么好学的人,于是又摇摇头走开了,心中却暗暗高兴:“此人以后必成大器。”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一天,师襄悄悄走近正在练琴的孔子,凝神倾听孔...唱,深深陶醉于优美的琴声中。
人生三大不幸,孔子竟占其二,另一不幸竟是被妻抛弃 古人常说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这三大不幸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可以说是一个人所不能承受之痛,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发生在孔子身上的这种不幸。孔子的第一大不幸:少年丧父。公元前551年,颜征生下孔子,不幸的是,因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年纪已经很大,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孔子的第二大不幸:被妻抛弃。孔子的第三大不幸:老年丧子。
武庙之中的武圣之争:姜子牙退位,岳飞被判出局,关羽上位 「”圣庙”,古代祭祀圣人之圣地,中国的「”圣庙”有着文庙和武庙之分,这才符合华夏文化"圣人之道,无所不包,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之理念。虽然是同级别、同配置,但武庙却与文庙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从供奉的圣王到配祀的名将,武庙一再易主。孔子: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不但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还曾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儒家思想不但深深植入
云汉:一张图告诉你谁才是真正的孔氏「 ”嫡长” 有关今天谁才是真正的「”孔氏嫡长”问题,屡见于网络,各种乱喷的、调侃的、洗地的,乃至于胡言乱语的,可谓层出不穷,卒不忍睹。本人不才,愿就孔氏谱牒及相关的史料记载,简单梳理一下,厘清其脉络。一孔氏家族至五代十国时期,孔子第四十三代孙、孔氏中兴祖孔仁玉有四子,分别是孔宜、孔宪、孔冕、孔朂。后世除孔宪、孔冕两支失传外,曲阜孔氏均为孔宜、孔朂之后。这其中,孔仁玉长子孔宜、长孙孔延世、曾孙孔圣祐、孔宗愿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