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传世山水名画 明代的传世山水名画《山斋客至图》明周臣绢本设色纵136.4厘米横72.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以封建文人的隐居生活为表现题材,反映了士大夫寄情山水,志耽林泉的闲雅情趣,画面描绘的是主客二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感人情景。《两江名胜图》明沈周绢本设色纵42.2厘米横23.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沈周的山水画,有些描写的是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在画法上,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
苏州博物馆【唐寅特展】 ; 苏州博物馆;2014年12月9日,“六如真如——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正式在苏州博物馆展出,此次唐寅特展将展出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苏州博物馆等国内外12家文博机构的唐寅书画精品47件,内容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古木竹石等不同主题,卷、轴、扇面、册页各类书画形制齐全。
绘画与沈周的社会世界 绘画与沈周的社会世界五、文人求画的文化向度文人绘制赠礼画以满足社交应酬之需,往往沦为苦差事。因此,己画之赠予或拒送,即成为划清彼我身分界线的象征举动。然而,其后夏仲昭的态度已有所不同。但沈周因应求画的模式,已有所不同。但相较于王绂之反对以画“微货”及其后吴门画派之鬻画风气,则沈周之“以物易画”的交换模式,实介于过渡阶段的中间位置。据说沈周收到之后,“欣然画其诗意答之”㈣。
从沈周的一幅《山水图》轴谈其画辨伪 从沈周的一幅《山水图》轴谈其画辨伪沈周字启南,别号石田,又号白石翁.别署有竹居主人。在沈周出现后,吴门画派代替了浙派,成为全国画家们争相效仿的对象。以元四家为代表的文人绘画,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主流。
明代书画作伪手法种种 明代书画作伪手法种种古书画作伪的...很多,归结起来不外是摹、临、仿、造、代笔以及对真迹的改头换面。书画代笔虽与一般书画作伪的目的不同,不是为了冒名沽利,但毕竟不是亲笔,实际上是得到被代笔者认同的一种作伪行为。此外,拆配也是明代最为常见的一种作伪手段。明代书画赝品作为历史的遗存,其中相当一部分为高手所作,不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有相当的文物和艺术价值,还有助于我们解决许多疑难问题。
唐姓名人 自放名山大川,筑桃花坞以居,毕生致力于绘画,且能诗文,与祝允、徐祯卿、文征明并称“伍中四才子”,与沈周、仇英、文征明合称“明四家”。中国姓氏的由来_姓名测试唐廷枢:清朝买办。1880年,主持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唐胥线。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仕途坎坷 文征明: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文征明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文征明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文征明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文征明年九十岁,曾官翰林...
唐伯虎赔画 >第二天,唐广德的好友文林带着儿子文征明来,说带唐伯虎和文征明一起前往沈周老师家学习画画。沈周对唐伯虎更是另眼相看,惊为奇才,倾囊相授。这天,唐伯虎、文征明和唐广德在唐家当铺等候那位当主的到来。>原来有一次文征明的父亲文林去拜访唐广德,见唐伯虎天赋不凡,有意栽培,力主让唐伯虎和文征明一起去学画。
“吴门四家”指的是哪四家?为何说他们振兴了明代文人画? 吴门画派指的是明代中期苏州地区出现的一个文人绘画流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为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因为苏州为古代吴国的都城,又因为沈、文、唐、仇四人均是吴郡人,因此这一画派称为吴门画派。宣宗时,朝廷同意获罪的沈家后人回到旧地经商,沈家人回到故地周庄后,重操旧业,很快又成为了江浙首富。>仇英《汉宫春晓图》>吴门画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仇英本是漆工出身,后来才专事绘画。
名人勤学好问故事汇编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清朝初期的着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