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文化

人心混乱的背后:被曲解的中国文化

据《礼记》记载,孔子过世以后,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有子问曾子:「”你向老师问过一个人失去官位以后怎么办吗?”曾子说:「”只听他说过,丧欲速贫,死欲速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失去官位以后就快点贫穷,死了以后就快点腐朽。有子说:「”啊?不是吧?老师是这么说的吗?”曾子说:「”我听老师这么说的,子游也听见了。”有子说:「”不对,如果老师说了这样的话,那他一定是有所指。”有一天,有子碰见了子游,古人对学问

上博亮相十二艺节文博会:不仅仅是「 ”董其昌”与「 ”文人雅玩”

文物如何转化为「”文创”?一个董其昌大展如何可以开发50余种、160余款文创产品?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将于5月19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这是中国艺术节首次聚焦文创项目,目前已获得700多家文化机构的响应,其中超过半数是文博、文创类机构。此次文博会上海博物馆将主打江南文化、海派文化,预计展示60余件文创产品,主要分为「”董其昌”系列、「”文人雅玩”和「”海上风华”三部分。近日,澎湃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发生三次社会大变革,最后一次发生在唐宋之际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1910年发表的《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中提出了「”唐宋变革论”。他认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其间包含了唐末至五代一段过渡期。该观点在世界上和中国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被欧美学者称之为「”内藤假说”。而中国国内大部分学者逐渐认可了唐宋变革论,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多种的创新。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也按照此观点将唐朝化为了两部分,唐朝前期和

中国文化「 ”十六字心传”,说尽人间道

当太多人听到这个词脑中画出问号、生出冷漠,悲哀便愈发明确。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曾绘出中华道统的传承谱系,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召公,皋陶伊尹傅说,孔子子思孟子,程颢程颐。那时已近千年,后世的圣贤固然也有,近代以来呢?何为道统,要回答便要回到源头与根本。好在那里还在,即使蒙了厚厚的尘。

天天用筷子吃饭,可你真的知道筷子背后的中国文化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筷子,中国人饮食文化中的深刻印记。在整个东亚文化圈中,也扮演着一种文化标签的角色。3000年前,筷子已经出现在我们祖先的餐桌上,用以辅助进食,「”筯”、「”箸”、「”梜”这些词便是「”筷子”说法的原型。受古代汉文化的影响,日本和...半岛以及东南亚许多国家也学会了用筷子进食。虽然中日韩三国都有使用筷子的习惯,但受到历史和本土化影响,筷子文化在三国中均不相同。中日韩三国筷子之

许宏何以坚持以文字标准,证明二里头遗址为夏都或商都的可能性?

如果抛开甲骨文的标准,勉强认可二里头遗址为夏都或商都的话,无疑是对中国考古界、史学界、中国学界、中国历史文化的最大伤害与不负责任。因此,做为一个严谨的学者,许宏能抛开各种非议指责,各方压力,坚持只有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甲骨文来自证夏都或商都的可能性,无疑是正确的,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学术态度。

吴飞老师:中国的现代处境与古代资源

力彑中国的现代处境与古代资源夂小文|吴飞现代中国是否还需要儒家,以及儒家在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种种争论,都可以还原为一个问题:儒家思想与现代中国究竟有什么关系?当前对于儒家的各种不同态度,都来自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又取决于对中国的现代性处境和儒家传统两方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