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康熙 景德镇窑五彩雉鸡牡丹纹凤尾尊 [专家点评]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雉鸡牡丹纹凤尾尊这件清康熙青花五彩雉鸡牡丹纹凤尾尊,高45厘米,口径22.7厘米,足径14.7厘米。形体高大,艳美,口部形状犹如凤鸟的羽翅一般,又有“凤尾尊”之称。尊的上下两部均由山石牡丹雉鸡组成的画面,用“水皴”法表现山石,用红、绿、黄、赭等彩渲染雉鸡牡丹和飞鸟。是康熙青花五彩中稀有艺术珍品。
[专家点评] 元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 [专家点评]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底足)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盖)这只元代青花牡丹纹带盖梅瓶,通高48.7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14.1厘米。配以覆杯形盖,中置宝珠钮,盖内中心置空心圆柱形直管,合盖时不易脱落。此梅瓶纹饰多达九层,但却排列有序、主次分明。属元代青花梅瓶之上品。
浅说古陶瓷的纹饰鉴定(下) 浅说古陶瓷的纹饰鉴定(下)二、纹饰的主要形式、题材及其时代特征前面曾经提到,纹饰是鉴定古陶瓷的内容之一,元代以后尤其重要。1.纹饰的形式古代陶瓷器的纹饰,从形式上可分为几何纹与绘画两类。这样,陶瓷器上纹饰的鉴定,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鉴定器物窑口。正由于陶瓷器上的龙的形象十分普遍,所以掌握这些特征,对鉴定陶瓷器尤为有用。
红蓝相间耀瓷坛——青花釉里红 红蓝相间耀瓷坛——青花釉里红青花瓷和釉里红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杰出创造,两者在工艺...、纹饰图案等方面极为相似,都是釉下彩器。山东省博物馆藏有一件青花釉里红缠枝牡丹大瓶,为青宫御用瓷器。整体釉面匀净,红、白、蓝三色对比明朗,花朵娇艳欲滴,枝繁叶茂,是一件青花釉里红瓷器中的精品之作。这件青花釉里红缠枝牡丹大瓶的的装饰纹样是缠枝牡丹。青花釉里红是在青花瓷和釉里红的烧造基础上制成的。
七招巧辨出元、洪武青花牡丹纹瓷器 七招巧辨出元、洪武青花牡丹纹瓷器元、洪武时期很多陶瓷品种,特别是青花瓷,窑口、胎土、釉料等都是相同的。为此,笔者对元和洪武时期的青花牡丹纹饰作了详细比较。下面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产阐述元与洪武时期青花牡丹纹的区别。
俗,但并非不可耐 俗,但并非不可耐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讲,当他积累了一定的收藏经验,具备了一定的鉴赏眼光,达到了一定的思想境界之后,再遇到普通的藏品时,一般都会产生“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同其他多种多样的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纹饰比较起来,是显得俗气了一点,然而并非都是俗不可耐。正是从这点出发,把虽然是普通价廉但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青花双喜罐子一概贬斥为俗不可耐,未免有失公允。
百年回眸--吴昌硕"鼎盛图" 百年回眸--吴昌硕"鼎盛图"在昌硕先生博大精深的绘画艺术中,以写意花卉一门致力最勤,造诣最深,尤为艺林所重。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吴昌硕《鼎盛图》,作于1902年,时年作者59岁,正是其花卉画风格渐趋成熟之际。吴昌硕“鼎盛图”《鼎盛图》这一名称,似可解析为两层含义。有关此鼎的流传历史颇具传奇色彩,在昌硕先生的题跋中已有提及。
浅谈西夏瓷器的纹饰题材 浅谈西夏瓷器的纹饰题材西夏瓷器的纹饰题材与中原北方诸窑瓷器大体相似,有动物、植物和人物,图案多样,构图完美和谐。总之,牡丹花纹是西夏瓷器中最常见的纹饰,体现了西夏人民对牡丹花的情有独钟,这也可能与牡丹花雍容华贵,象征着幸福美满有关。婴戏纹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故宋、辽、金、西夏在剔刻花瓷器中多有此题材。卷草纹在西夏瓷器边饰中数量最多,有卷草、卷枝、卷叶和花草等纹样,多饰在盆、碗的内壁近口处。
罕见的金代白地黑花大海碗 罕见的金代白地黑花大海碗饭碗,天天见,天天用,可是这只我双手捧在眼前的大海碗,不仅难以常见,而且也不能使用。很难想象这只金代白地黑花大海碗没有拼粘好之前,是一堆带着泥水的碎瓷片。金当阳峪窑白地黑花折枝牡丹纹大碗回到家里,我立刻全神贯注的洗刷这堆碎瓷片,还不时的想象着能粘接成怎样的一只白地黑花碗。当杂乱的碎瓷片都各归其原位时,一件典型的磁州窑系河南当阳峪窑烧制的白地黑花大碗呈现在我面前。
高凤翰与他的《玉照清辉图》 高凤翰与他的《玉照清辉图》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亦自号南阜山人,山东胶州人。◆《玉照清辉图》赏析在扬州八怪中,高凤翰是画牡丹的圣手,堪和郑板桥的竹、兰与李复堂的松齐名。从《玉照清辉图》的年款来看,该画创作于甲寅年夏。高凤翰时年52岁,离他右手病残仅差3年时间。《玉照清辉图》的特点有三:构图繁复、笔墨雅洁、物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