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粘糊糊的玉米能解决地球上最大的污染问题之一吗? 氮是一种必需的营养素,主要作物利用大气氮的能力将改变世界,减少氮污染已成为困扰全球的最大环境问题之一。这种氮的流入扰乱了地球的自然氮循环。这种黏糊糊的玉米能拯救我们吗科学家们在8月7日发表在PLoS生物学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描述了一种在空气中固定氮的细菌群落。尽管这种粘液覆盖的玉米让一些科学家感到兴奋,但它可能不会立刻解决任何问题。研究人员测量出,玉米自身的氮素固定在29%到82%之间。
红薯和玉米为什么能救清朝的命? 我们都知道,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社会,农业不仅决定着古代中国的经济运行模式,还无形地决定着中国历史的命运。而作为农业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人口和土地——一旦出现比例失调,王朝的统治就会出现危机。如西汉、东汉、唐朝、北宋、明朝,人口最多的时候都不是出现王朝盛世,而是出现在王朝的末期或大变局时期。
侯杨方:美洲作物的神话不宜夸大 作者:侯杨方(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清朝人口空前的增长与数量,甚至经济发展,都主要归因于美洲作物,甚至称所谓的「”康乾盛世”为「”番薯盛世”,这完全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臆断。实际上,直至1957年,玉米和薯类的种植面积也不到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20%。——侯杨方随着人口总数的不断增长,从18世纪中叶起,清朝的人口压力已经越来越大。早在20世纪50年代,何炳棣就认为18世纪的「”最
吃玉米导致玛雅文明灭绝?这不是玩笑 经过深入分析玛雅文明灭绝的原因,该研究得出结论,认为玛雅人过分依赖玉米,以至于他们无法适应干旱,结果导致了他们的灭绝。这种过度依赖玉米的饮食结构,使得玛雅文明缺少弹性和韧性。公元500年左右,玛雅文明进入鼎盛期,人口迅速增长。实际上,这次对墓葬遗骸饮食结构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也佐证了干旱对玛雅文明灭绝的影响。只是,这次把原因进一步导向玉米,让人们对玛雅文明灭绝的认识更加清晰。
100年前美式「 ”浮夸风”:一根玉米需两匹马拉,野兔长得比人还大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后,为了尽快恢复农业重建,官方与资本家开始向东部地区大量投放夸农业大丰收的广告,直到1900年左右浮夸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是一组反映当时美国浮夸风的照片。当时美国的浮夸风,跟广阔的西部等不到有效开发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比如造成农作物产能过剩。于是,浮夸风便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这是一篇来自「 ”康乾盛世”第一功臣的自述 01没错,你没有看错,在下就是一手造就「”康乾盛世”的第一功臣,虽然康雍乾祖孙三代兢兢业业,宵衣旰食,累白了头发,熬花了眼。但是我觉得我的贡献还是比他们大一点点的,因为——我是一只番薯,你也可以叫我地瓜,接下来我就来讲讲我是怎么成功地缔造盛世的吧!首先,我的祖籍是在美洲中部墨西哥一带。新航路开辟之后,西班牙人来到美洲大陆,带走了我和我的小伙伴。我们坐着船来到了吕宋,但是由于我们在当时是一种经济作物
比黄金还珍贵的三样东西,异国特产,中国大规模引入后,国力暴涨 中国在秦汉完成大一统后,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千万左右。别小看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三样东西对于中国来说,比黄金还要珍贵。玉米是美洲的代表物种,早在3500年前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因此,爱尔兰始终对英国抱有深深的敌意,北爱尔兰的独立问题困扰英国数十年,未来仍有再次爆发的可能。这些美洲的粮食物种比中国本土粮食更具优势,虽然口感不能满足中国的要求,但胜在产量大,同样的土地面积,可以养活数倍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