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

西方靠战争掠夺旧中国,新中国得以赶超的基础是抗美援朝

「”1950年代的...战争扭转乾坤。这是1840年以来,西方大国第一次对侵略中国的选择感到了畏惧;1949年4月还在中国长江里上下游弋的西方军舰再也不敢回来了,从此我们获得了近70年的和平。”在5月13日的《这就是中国》第十八期节目中,节目主讲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讲述中国从领导到落后再赶超的历史过程,解释这一过程背后的历史逻辑。观察者网整理节目演讲部分,以飨读者。2017年的时候

动不动就「 ”赔款”的清朝,到底赔出了多少两白银?

种种原因,最终迫使清朝同意赔款。清朝被迫签下了《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赔了1600万两白银。但是,受到美、英、法三国的施压,清朝与日本签下《北京专约》,赔偿日本50万两白银。清朝又派遣曾纪泽谈判,收回伊犁等领土,仍需赔款500万两白银。各国用枪炮逼着清朝赔款4.5亿两白银。但按照计算,清朝赔款的数额,如果按照预计,原本应该赔付17.6亿两白银,而实际因为各种原因,赔付了13.35亿两白银。

明朝财政制度研究系列:太仆寺,明朝最有钱的部门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亡于天灾、亡于万历、亡于财政,作者认为财政危机是导致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在作者看来实际上是由于明朝本身财政体制的缺陷以及时代背景转变下应对不足、管理僵化导致的。

古代那么多银子,现在都去什么地方了?原来都在这里!

白银,是一种贵金属,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达官贵人动不动就拿出千两白银,万两白银,按理说中国的白银应该是很多的,但是为什么现在好像没有那么多了呢?中国古代的白银其实并不是特别多,因为中国的银矿开采比较困难,后来中国在明清时期通过海外贸易吸取了大量的白银,所以开始用白银作为货币进行流通,白银也成了市场上主要的贵金属。

30个唐朝历史冷知识,在当时白银不用作货币

比如唐朝著名的烧尾宴里面没有猪肉,烧尾宴采用了鱼、虾、蟹、鸡、鸭、鹅、牛、羊、鹿、熊、兔、鹤,甚至还有青蛙,唯独就是没有猪肉。我们闽南语至今还保留着菠薐菜的叫法,粤语也是。

王家范: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明清易代之际,无论是明人还是清人,都明白事变是由所谓「”流寇”即农民起义引起的。不是农民军17年对明的长期消耗,几无可「”勤王”之兵(明的...主力全在北方),京城也不会坐以待毙,大清兵更不可能如此轻易地阔步走入紫禁城。因此,明清易代之际的「”记忆史”,议论的焦点自然要落到追究大明君臣的「”责任”上来:大明政权究竟出了哪些致命的毛病,才变

古时候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常看古装电视剧的老铁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节:一位英雄好汉叫上一坛好酒,切上两斤牛肉,然后再甩出几锭银子,霸气侧漏。其实古代的银价并不是固定的,那这些不靠谱的电视剧场景背后,古代的银子实际上等价于多少现代的人民币呢?汉代银价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银一流千。从已发现的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重量可知,汉代一斤为16两,则1两=15.43克或15.625克。朱提银1两=197.5五铢钱,其他银子1两=125五铢钱。

清军从陕商一地窖挖出千万两白银!这才是天下第一商帮衰落的原因

由此,陕西商人东出潼关,"腰缠十万下扬州",纷纷踏上这片江南繁华之地,以求赚得第一桶金。这成为清初陕商不得不思考的战略问题。晚清陕甘...起义的时候,清军将领多隆多从李家的一个地窖里就挖出白银1000余万两。明清时期陕商力农致富,走出潼关,走向全国,最终又通过购买土地和窖藏白银回到乡村,大量的商业利润回归故乡,最终在奢侈性消费中消耗殆尽,最终斩断了陕商向工商业投资的道路。

慈禧用的发电机,找到了,每年6万两白银的电费没白花

记得之前有一篇文章,说1888年,北京城的第一盏电灯在慈禧太后寝宫亮起。而最近小编看到了一个纪录片,说是1895年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听政之后,9月9日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洋人送来了寿礼,一辆小轿车和一个发电机,此后,发电机就送到颐和园,专供西太后发电享用。用了13年后,慈禧去世。在清王朝灭亡之后,发电机落入民间。可见历史的记载还是比较模糊的,不管是哪一年,慈禧太后的确用到了电灯,并且还有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