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胡适与葛思德图书馆

众所周知,胡适在20世纪50年代担任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图书馆馆长。最近出版的《胡适英文文存》(一)收入了这两篇文章,使我们得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图书馆的早期历史以及胡适和它的因缘。义理寿后来辞去了公职,专门帮助葛思德购买书籍,完全可以看作是图书馆的另一位创建人。葛思德患有绿内障(青光眼),在美国和欧洲多次寻医问药,但效果不佳,一直饱受痛苦。

留学生胡适:一人留学,全家不饿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双方协议,自1909年起,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不过,细细观察留学生胡适的收入结构和学习成绩,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胡适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庚款官费。跟胡适一样,一人留学,养活全家。请这批留学生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清末三批庚款留美学生的派遣为中国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

民国两大悬案之一:胡适的病与中医

长文导读:从「”赛先生(SCIENCE)”和「”倒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掉”说起胡适得了什么病?是不是中医治好的?(四幕)胡适为什么避讳,甚至不承认中医治好了他的病?楔子之一:赛先生赛先生自西土漂洋过海而来。初来时,还是在清朝。那会儿,他带来了不少玩意儿,不过被视为「”奇淫技巧”。天涯羁客,不胜落寞。时移世易,到了民国时期,确切的说是1919年,赛先生被正式邀请而来,并受到了隆重地接待。赛先生西装革履

鲁迅交代朱安两件事,朱安没做一件,江冬秀听了进去,并得了幸福

民国时许多文人才子的婚姻都是父母包办,胡适和鲁迅同样也难以逃脱。两人都是遵从母亲的命令走入包办婚姻,然而结局却天差地别。鲁迅从始至终都没有接受妻子,在遇到真爱许广平以后,便丢下妻子,逃到广阔的天地,和爱人相守在一起。胡适也遇到过两情相悦的女子,却还是将自己的感情放下,选择了母亲定下的江冬秀,婚后也算过得美满温馨。两种婚姻,无关对错,只不过是选择的不同罢了。

民国大师:23岁守寡,大字不识一个,养出拿了35个博士的北大校长

民国最强的虎妈——冯顺弟1冯顺弟这个名字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但是她教育出来的儿子,那可是民国时期鼎鼎大名的人物,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他就是胡适。而冯顺弟本人,却是大字不识一个,17岁嫁了年近半百的小老头、23岁就守寡的女人;却在极度困境的情况下,给了胡适最好的教育。

他少年就是天才,差点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现在却无人问津

在清朝灭亡民国初起的时候,是他,我们的少年天才胡适成为了那个划时代的人物。他是白话文的倡导者,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在民国初年,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胡适感到古文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身上精神的枷锁,所以,引领时代潮流,抨击旧思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更是在语言方面进行革新、倡导。在当时,胡适是有才华的。他曾因写文章出众而被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些经历足以看出胡适的才华与地位。

17岁嫁老头、23岁守寡,不识字的她却养出拿下35个博士学位的儿子

然而,今天我要说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母亲——冯顺弟,这个大字不识一个,17岁嫁老头、23岁守寡的女人,却给了胡适最好的教育。冯顺第出身于农家,父亲是冯金灶,14岁的时候,冯金灶被太平军掳走,后来趁机出逃,好不容易回到家乡,祖上的产业都被烧成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