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民国两大悬案之一:胡适的病与中医

长文导读: 从「 ”赛先生(SCIENCE)”和「 ”倒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掉”说起 胡适得了什么病?是不是中医治好的?(四幕) 胡适为什么避讳,甚至不承认中医治好了他的病? 楔子 之一:赛先生 赛先生自西土漂洋过海而来。 初来时,还是在清朝。那会儿,他带来了不少玩意儿,不过被视为「 ”奇淫技巧”。天涯羁客,不胜落寞。 时移世易,到了民国时期,确切的说是1919年,赛先生被正式邀请而来,并受到了隆重地接待。赛先生西装革履,时髦、光鲜、睿智、有修养、有风度、有学问……还有两把刷子,从内到外透着一股「 ”高大上”的气息。赛先生还未来得及倒时差,便被邀请到各个领域去参观、指导工作,一时之间,万人追捧,风光无限。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很多新派的文人、医者也不甘落后,纷纷表态: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守旧派则嗤之以鼻,及或捶胸顿足。 单说,医学界。自打赛先生来了之后,也热闹了起来,出现了三股思潮:一是主张跟着赛先生走,弃中从西;二是主张赶赛先生走,守中摒西;三是主张和赛先生合作,中西汇通。 如今,100年过去,赛先生不但风度依旧,更平添了一份开疆扩土后的练达和自信。在医学界,他早已占据了多半壁的江山,成为了权威人物。 之二:倒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掉 黑格尔:徳国哲学家、唯心主义者。 费尔巴哈:徳国哲学家、唯物主义者。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在对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进行了狠狠批判的时候,也否定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成分,完全抹 ... 了黑格尔在哲学上的贡献。马克思看到了这一问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费尔巴哈像一个糊涂的老太婆,在给婴孩洗完澡后,把婴孩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 胡适 正文 (一)胡适得了什么病?是不是中医治好的? 「 ”胡适的病与中医”是一桩悬案。事情的原委大概是这样的: 胡适30来岁的时候得了一种水肿、蛋白尿的病,被京城名中医医陆仲安用中药治好了。当时应该是名人效应,这件事很快传开了。有个西医叫余凤宾,据说是托人从胡适那里抄出的药方,并写了文章发表了出来。不知是因为笔误还是怎么的,题目中说成了糖尿病,内容上却说是肾病。这样一来,胡适得糖尿病、肾病被中医治好的消息更是满天飞了。胡适那时候也承认陆仲安治好了他的病(西医诊断为冠心病火肾脏炎)。但是,胡适是赛先生粉,对自己得病西医没治好、中医治好的事实,有些许讳莫如深,对消息四处飞应该是不爽的。三十多年后,胡适到了60多岁,就干脆不承认了,到处「 ”辟谣”。大意是要表达: 我没有得糖尿病,也没有得肾病!没有中医治好一说。都是传说、瞎说!大家不要信谣、传谣! 这件悬案,很多人也分析过。我们为了有理有据的说事,也用当事人和知情人的表述来梳理一下: 我对于陆仲安先生的佩服与感谢……。我自去年秋间得病,我的朋友学西医的,或说是心脏病,或说是肾脏炎,他们用的药,虽也有点功效,总不能完全治好。后来幸得马幼渔先生介绍我给陆仲安先生诊看,陆先生有时也曾用过黄芪十两,党参六两,许多人看了,摇头吐舌,但我的病现在竟好了。去年幼渔的令弟隅卿患水鼓,肿至肚腹以上,西医已束手无法,后来头面都肿,两眼几不能睁开,他家里才去请陆先生去看。陆先生用参芪为主,逐渐增到参、芪各十两,别的各味分量也不轻,不多日,肿渐消灭,便溺里的蛋白质也没有了。不上百天,隅卿的病也好了,人也胖了。 ——1921年3月30日,胡适《题陆仲安秋室研经图》 这是30岁时的胡适所写。陆仲安看好了他的病,至于是心脏病,还是肾脏炎并不确切。再从胡适的日记寻些蛛丝马迹: 出城……又送四件衣料去谢陆仲安医生(此君即治愈我的病的医生)。 ——1921年5月24日日记,见:《胡适遗稿和秘藏书信》 出城访陆仲安医士,为姜子隽婶问病状。 ——1921年10月6日 十五夜,觉左脚酸痛,理书时竟不能久站;细看痛处在左脚踝骨里面,面上有点肿。睡时又觉两腿筋肉内酸痛。脚肿大向我前年起病时状况,故颇有点怕。 ——1921年11月15日 因脚肿,告假一天。 ——1921年11月16日 昨夜醒时口干,小便加多,也很像前年病中情况。出城访陆仲安,请他给我开一个方子。 ——1921年11月17日 病渐好,上课,办公。 ——1921年11月18日 上课。出城诊病,换一方,检药后,回家吃饭,已两点钟了。 ——1921年11月22日 1920年秋天那场水肿病被陆仲安治好了。1921年11月,又病了,脚肿、口干、小便多和前年病中的情况相同。是肾病?还是糖尿病?是新病,还是旧病复发?还是不确定,反正还是找了陆仲安看病吃药。 关于这个问题,北京颇有几位医生研究过;但是他们还不曾有简单的答案。最近我因发现糖尿,从12月29日起,住在亚洲第一个设备最完全的医院里,受了三十次的便尿分验,三次的血的分验,七日的严格的食料限制;内科专家也看过,神经科专家白发的Wodds博士也看过。然而他们到今天还不肯给我一个简单的答案。这并不是怪他们本事不行;这正是恭维他们的科学精神;因为科学精神的第一个条件是不肯轻下判断。但是我的病,我的告假,似乎颇引起了一些人的误会。 ——1923年1月5日所写,见《胡适杂文集·胡适先生到底怎样?》 顷从医院出来,收到许多朋友的贺年片。特此道谢,并给各位补贺新年。此次诊察的结果,已断定不是糖尿病。这一层使我安慰。 ——1923年1月6日胡适出院写的《胡适启事》,发表在7日的《努力周报》 提供给我们的线索是1922年底,胡适又病了,这是第三次,他住在了协和医院。检查发现了糖尿,虽然最终没有诊断糖尿病,但指向了糖尿病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之前的两次病呢?下面余凤宾的「 ”尿中含蛋白质”的描述将病指向了肾炎。 余凤宾《记黄芪治愈糖尿病方药》一文中云:胡适之先生,患肾脏病,尿中含蛋白质,腿部肿痛,在京中延西医诊治无效,某西医告以同样之症,曾服中药而愈。乃延中医陆君处方,数月痊愈。处方如下: 生绵芪四两 潞党参三两 炒于术六钱 杭白芍三钱 山萸肉六钱 川牛膝三钱 法半夏三钱 酒炒芩三钱 云茯苓三钱 福泽泻三钱 宣木瓜三钱 生姜二片 炙甘草二钱 此系民国九年(1920)十一月十八日初诊,治至十年二月十一日止之药方。(《中医季刊》五卷三号九二页) ——郭定若《汉药新觉·上集》 余凤宾在题目上写的是糖尿病,文中所讲、即所描述的症状看是肾脏病。这一点,不太严谨,文中也没有作的说明。不过,站在历史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这与当时西医的医疗水平有关。你看,胡适自己说脚肿、小便多、口干,余凤宾说腿肿、尿中有蛋白质,综合起来就是糖尿病、肾病兼有的症状。 大家需要知道,中医治病,对证、对病机,不对病。西医诊断是什么病,并不影响中医的治疗。方子中一共13味药,似有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补气、治阴火的 ... 打底,配伍了活血、清热祛湿的药物。单从证和治来看,方子很是地道。但是,也有一个问题,一个方子吃了三个月,中间没有调方吗?存疑。或是胡适只提供了其中的一个处方?这是题外话,不影响我们的其他推理。 你看见一本医书上说,我曾患糖尿病,经陆仲安医好……我也曾见此说,也收到朋友此信,问我同样的问题。其实我一生从没有得过糖尿病,当然没有陆仲安治愈我的糖尿病的事。陆仲安是一位颇读古医方的中医,我同他颇相熟。曾见他治愈朋友的急性肾脏炎,药方中用黄芪四两,党参三两,于术八钱。(慢性肾脏炎是无法治的,急性肾脏炎,则西医也能疗。)但我从没有听见陆君说他有治糖尿病的方子。 造此谣言的中医,从不问我一声,也不问陆仲安,竟笔之于书,此事真使我愤怒! 我盼望你不要性急。糖尿病在今日已有注射胰岛素调剂 ... ,已是一大进步。若在往日,此病旧名「 ”消渴”——即你信上说的「 ”日形消瘦”——是没有法治的。 ——1958胡适《复余序洋》的信 我从来没有患过糖尿病,报纸所传,全是瞎说。竟劳先生函问,使我不安。 ——1960年1月12日写给刘峙的信 急性肾脏炎,我的朋友中有人患过,或用西法,或用中药,均得治愈。慢性肾脏炎,友人中患者,如牛惠生,如俞凤宾,皆是有名的西医,皆无法治疗,虽有人传说中医有方治此病,又有人传说我曾患慢性肾脏炎,为中医治好,——其实都不足信。大概慢性肾脏炎至今似尚未有特效药。 在三十多年前,我曾有小病,有一位学西医的朋友,疑是幔性肾脏炎,后来始知此友的诊断不确。如果我患的真是此病,我不会有三四十年的活动能力了。我并未患过此病。 ——1961年八月初三日《复沈某》信 以上这些言论,出于胡适晚年的时候。能看出来,这个时候还有友人在询问胡适得糖尿病、肾病的事,很明显一些人是来取经的。为什么胡适不承认了呢?是真的如胡适所说,压根没有的事?还是因为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或是有什么隐情? ▲ 我们把整个过程串在一起:从1920年11月病,水肿、尿蛋白,吃了陆仲安三个月中药;1921年11月又病了,病状和上次很像,又找陆仲安开的药方,吃了多长时间不清楚。1922年12月29日又住进了协和医院,检查有糖尿,1923年1月6日出院,但并没有诊断为糖尿病。随后,胡适请了一年病假。胡适口中所说的「 ”曾有小病”不攻自破。这病可不小。 单就糖尿、蛋白尿的检查结果来看,胡适得糖尿病、肾炎的「 ”传说”,绝非空穴来风。至于,没有确诊,这应该和病的严重程度和当时西医的诊疗水平有关。 下面这几段引文,都是旁观者讲的「 ”后话”。 (1)胡适的肾炎经过陆仲安的精心治疗全好了 早年,胡适患肾炎,那时,既没有抗生素,更没有激素。西医对这个病束手无策,他乃求之于中医。该时,北京最好的中医,第一块牌子为萧发龙,他是慈禧的御医;第二块牌子为施今墨;第三块牌子为陆仲安。陆用药,喜用重剂,反对者讥之为蒙古医。胡适请陆诊治。陆的处方以黄芪、党参为主,分量特别重。普通药罐盛不下,乃用砂锅煮药,节制饮食,多吃鱼肚,清炖,不放盐,完全淡食,难以下咽。胡适坚持下去,经过陆仲安的精心治疗,他的肾炎居然全好了。 ……。后来因胡适服中药,治好肾炎,我遂下定决心研究中药。陆仲安的处方主药是党参、黄芪,我和我的老师经利彬教授开始研究中药,就采用党参。经过试验,党参略有强心作用,能增加红血球和血色素,可作为补剂。 ——石原皋《闲话胡适·胡适相信中医药》 石原皋所述应该是指1920年胡适第一次得病请陆仲安诊治的情况。这与胡适《题陆仲安秋室研经图》所说相符,并且还描述了当时煎药、药后饮食宜忌的情景,应该是很可靠的。下文罗尔纲先生(胡适的弟子)的表述再次印证了这件事情。 陆仲安是一位著名的中医。1920年胡适患肾炎,西医医治无效。请陆仲安诊治。陆处方以黄芪四两,党参三两为主,分量特别重,把胡适的病治好,成了大名。 1930年夏秋,胡适在上海生了几次病。当时陆仲安是上海最红的医师。胡适得病,都由一位熟识的西医先诊断过了,然后打 ... 请陆仲安来用中药医治。陆都是赶着前来的。胡适住房小,汽车开不进来,车停在门前,保镖的白俄就拿 ... 守卫。那时我屡发疟疾,胡适看了病后,也请陆仲安给我诊治。厨子、女佣感暑,胡适同样请陆仲安诊治。陆仲安因为治好胡适,声名大振,走了红运,他感激胡适,比胡适感激他还大。我很佩服他对胡适的义气,否则像他这样红的医师,断没有每次一接 ... 就赶着来的,连我们这些附带看的人,也一团和气,悉心诊治。(105页)……。这篇文章(《题陆仲安秋室研经图》)不收入《胡适文存》内,是胡适逝世后,他的秘书胡颂平编《年谱》时才在芝翁《古春风楼琐记》里找到的。这就可见胡适在开始时对陆仲安医好他肾脏炎一事,就有所隐讳,并非到晚年才说假话的胡适最恨人说假话。他为什么自己反说假话呢?这是因为他主张「 ”充分世界化”,主张科学。他认为中医不科学,他患肾脏炎,西医束手无法,而中医陆仲安居然医好他,社会盛传,发生了不信西医的倾向。胡适怕对科学的发展有害,所以才不得不这样说的。 ——罗尔纲《胡适琐记·四、名医陆仲安》 罗尔纲认为他的老师胡适不承认中医陆仲安治好了他的肾炎,是因为胡适主张科学。在胡适眼里,西医是科学的,中医不科学,所以才不得不这样说。 (2)胡适的糖尿证,西医束手无策,胡服中药而愈 胡先生因为用功勤力过度,患消渴症(糖尿病),就协和医院医治。西医说:「 ”是糖尿证,不可为矣。速预备后事。”因为其时西医未有insulin(胰岛素)以调节糖尿病(时至今日,该药亦只能调节不能根治,中医谓饮萝卜汁胜于此药),故协和的医生有此荒谬的诊断。胡先生甚为焦灼,以为西医某医生素来有名,相信其言确实可靠,自叹天数难逃。一位朋友告诉他可请中医一治。胡谓:「 ”中医之学,不根据科学上之系统研究,不足为凭。”友谓:「 ”西医既已束手无策,与其待毙,何不一试?”(有人说胡先生的名言「 ”不试成功自古无”,就是这样来的)胡勉强试之。中医到,诊毕,即说:「 ”此事易耳,饮我此药如不愈,唯我是问。”胡服中药后,竟豁然而愈。胡大疑,乃走方协和西医,医再诊之,亦大为奇怪,说:「 ”果愈矣,谁为君谋?用何药?”胡以实相告。医谓:「 ”有是乎?速为转托赐所用之黄芪来,我予以详细之化验。”胡乞中药黄芪与之,当在化验中云。(徐凌霄记) 胡氏是相信赛先生者,然天下事竟右出乎赛先生势力之外,未经赛先生训练之中医乃有起死回生之效,实非胡氏始料之所及。胡氏疗后,不愿撰文以报中医治愈之恩,后为其友所责,不得已在林琴南先生送给那立中医的《秋室研经图》上角写了以下的一篇文章(笔者按:1921年胡适《题陆仲安秋室研经图》)……。 ——郑曼青、林品石编著《中华医药学史》409页 这篇文章曾节录刊登在《上海晶报》,影响也不小。应该是《绍兴医学报》也转载了,张锡纯在看到后,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转述了这件事。可见,这件事在医学界影响还是很大的。徐凌霄所记应该是1922年底1923年初,胡适住协和医院查出糖尿及其后中医治愈的事情。但是,是不是徐凌霄所写的这回事儿呢?我们分析一下,不难看出徐凌霄的表述是有明显问题的。为什么这么说: ①徐凌霄不是知情人,只是个记者,对野史、掌故之类颇有兴趣。 ②惟妙惟肖的对话,必是听说,不但做了文言处理,还做了文学处理。 ③一些表述不合医学常理:其一,因为「 ”用功勤力过度”患消渴症(糖尿病),这个病因你信吗?其二,一查出糖尿证,西医就让赶快预备后事,能信?三、转述胡适说「 ”不足为凭”,是「 ”勉强试之”,表述出来的意思好像胡适从来没有请过中医、吃过中药一样。事实上,前文我们也摆出了事实,胡适之前「 ”肾炎”时就吃过陆仲安的药。 可见,这是一篇经过文学加工的,有点夸张、有点道听途说、参杂一些捕风捉影的记述。幸亏,胡适那个时候已经不在了,否则又得惹一肚子气,还得再辟谣。 梳理至此,真相也就浮出水面了。事情很简单: 胡适得了水肿,疑似「 ”肾炎”,找陆仲安吃中药「 ”痊愈了”;一年后,又病了,找陆仲安开的药方,吃了多长时间不清楚。后来,又病,住进了协和医院,确定了「 ”糖尿”,没有诊断糖尿病,也没有办法治疗。后来,有没有找陆仲安吃中药不能百分百确定,但是后来胡适在上海生了几次病,都是请陆仲安给诊治的倒是事实。胡适为什么这么信任陆仲安?绝不是因为陆氏的名气,而是先前治病过程中产生的信任。至于是不是肾炎,后来是不是糖尿病,还是糖尿病肾病?历史条件和当时医疗水平所限,没必要去纠结了,尿里有蛋白、糖尿检查结果和水肿等病状摆在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再后来,胡适的疾病似乎也没有再发,好了也是事实。 (二)胡适为什么避讳,甚至不承认中医治好了他的病? 《中华医药学史》的作者郑曼青、林品石评论说,胡适是因为相信赛先生,中医治愈疾病,不在赛先生势力内,所以不太愿意承认中医的治愈之恩。前文罗尔纲也是这个观点。哈哈……根源原来是赛先生。(《名人与中医》的作者张效霞老师认为,「 ”胡适在道德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是导致他说假话的主要原因。”)笔者也认同是胡适信仰赛先生、提倡新医学造成的。因为是赛先生的忠粉,都上升到了「 ”信仰”层面,西医没有明确诊断的病,就可以不成认,可以抹 ... 事实、冠冕堂皇的自欺欺人。 那个时候,赛先生站在西医的一边,与对面的中医关系很复杂。如今,赛先生早就进入了中医的疆土,关系更复杂了,事儿也有点大。我们不说了,也说不了。就表达一个观点,信仰赛先生没有问题,但是要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的中医学,千万不要攀上了赛先生就「 ”倒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掉”了。 文/张立平医生 欢迎关注!与我们互动交流! 声明:文章为作者原创,转发请写明来源。 引文参考文献: 郑曼青,林品石编著;中华文化复兴与运动推行 ... 会,「 ”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编译 ... 会编. 中华医药学史[M].台湾省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409. 罗尔纲著,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生活·读书·新知历史认知网书店,2014:105—112。 张效霞著.名人与中医.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80.

民国两大悬案之一:胡适的病与中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为什么有名的中医都在农村里?城市有名中医却都不知道?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基本理论就已形成,可谓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中医是我国的主要医学,为我国广大百姓解决了很多疾病的痛苦。

  2. 他人品不好,性格乖戾,为什么仍被尊为国学大师?

    黄侃,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

  3. 俞平伯晚年红学观点不仅振聋发聩,至今也没有望其项背者……

    俞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出身于世代诗书之家。曾祖俞樾,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对《红楼梦》也有涉猎。父亲俞陛云,近代知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俞平伯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国学基础雄厚。1919年他毕业于北大并负笈英伦深造,很自然地成为一个著名学者,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4. 千金拜师李东垣——我国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人物简介李东垣(1180—1251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名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被尊称为「”李君”,是我国「”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擅长调治脾土,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是脾胃内伤学的奠基人,素有:「”外感宗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说,和医圣张仲景并列,可见李东垣在中医理论学上的贡献。生平经历李东垣出身于真定世家大户,其家世居于此,颇有资财。东垣自幼天资聪慧,沉静

  5. 元代神医徐文中:能呼风唤雨解旱情,可惜名医难出高徒

    古代医道的根本,《黄帝内经》开篇讲到的其实是如何顺应「”道”。中医的传承顺序是上帝-先师-岐伯-黄帝。「”上帝”是天上的最高主宰。中国道教信仰的「”上帝”,祭祀的是「”玄天上帝”。因为,中医的根源于天道,自然会涉及到神和道,自然是名正言顺的神传医学。那些保持传统医道的人,因为能参透天地人之间的道理,所以会出现一些人们想象不到的奇特能力。中国古代有不少神医,比如华佗、扁鹊、孙思邈、李时珍等等,他们的

  6. 深扒文豪们不为人知的搞笑历史,看完后让人笑喷

    但实际上这些文豪们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当初我们在教科书上学习他们传承下来的知识时,根本没有想到他们还有这么有趣的一面,令人大跌眼镜。鲁迅先生这一生无疑是伟大的,他对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7. 战士、绅士和隐士|许纪霖《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出版

    "11月2日,著名历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许纪霖携新作《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来到南京先锋书店,作了题为"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图景"的新书分享。△现场图01战士、绅士和隐士在繁杂的大时代中,不同个体的命运抉择,受到诸多复杂条件的影响,许纪霖以鲁迅、胡适、林语堂为例,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决断,透视大时代下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

  8. 他的文史、英语双满分,数学只有0分,被北大拒绝却被清华录取

    提及到我国近代的「”偏科学霸”们,大家心中肯定有很多人选。臧克家先生、钱钟书先生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今天要说的这位「”偏科学霸”却有点儿不一样,让咱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吧。这位「”偏科学霸”叫做吴晗。吴晗,浙江省义乌市人。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尤其是在研究明史上,吴晗是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其他「”偏科学霸”不一样的是,吴晗在小的时候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吴晗的父亲是秀才出身

  9. 学术江湖里的光明顶之战

    作者:狟先森1959年,中研院院长胡适的办公桌前很不太平。

  10. 民国最后的才女,如何以零分数学进入北大,胡适为何要帮其争取

    民国时期,是新思想和旧文化交汇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认识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不再只是等待着嫁人,不少女性解放思想,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开始求学、留洋、参军等,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被誉为民国最后的才女,曾以0分的数学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

随机推荐

  1. 梦见“生小孩”是什么意思

    梦见生小孩,会心想事成、有财运。“生小孩”的意思,是你的一次脱胎换骨,是一个全新的自我,这就是梦的解析,也是您潜意识的作用。已经结婚的女性也会梦见生小孩,这说明你对目前的处境不满,心中渴望得到关心,还象征着你得到一个全新的自我,得到新的发展机会。梦见别人生小孩,出门时要注意自己的钱财,小心驶得万年船。梦见看到别人要生小孩是祥兆,会扬名天下。

  2. 安然无恙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ānránwúyàng【解释】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出处】《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安然无恙的故事【例子】只求处士每岁元旦,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立于苑东,吾辈则安然无恙矣。(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近义词】平安无事,安然无事,安然如故【反义词】九死一生,在劫难逃,危在旦夕【相关】百度“安然无恙”

  3. 肉麻的爱情短信

    固守爱情的阵地,执著最初的约定;过往的生命虽数不尽,但唯有与你心心相印;无论阳光风雨怎样的境地,只愿与你牵手共创人生的奇迹!亲爱的,到死爱你!我爱你的情,比山高,比海深。想悄悄折一朵花,静静的放在你身旁,却发现因为爱的滋养,一种莫名的力量,使你你周围簇拥著美景生长。我不知道月亮能不能代表我的心,但我告诉你我真的爱你!

  4. 心怡神旷是什么意思?

    【拼音】xīnyíshénkuàng【解释】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同“心旷神怡”。【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泰和记·刘苏州席上写风情〉》:“幸青皇肯怜,故红妆相向,心怡神旷。”明·张居正《游衡岳后记》:“及登衡岳,览洞壑之幽邃,与林泉之隈隩,虑澹物轻,心怡神旷。”【例子】无【相关】百度“心怡神旷”

  5. 王秀兰居士往生录

    王秀兰居士,女,104岁,山东省烟台市珠玑巷人。王秀兰居士,有三个儿子,亲出二个,年轻即寡居,靠给人家洗衣服,做零活度日,维持生计。听说去金陵寺求助念往生,欢喜得睁开了眼,两手不停舞动。仅隔九个小时,王秀兰大德菩萨平静捨报、安然往生净土,遗容慈祥和蔼,头顶温热,肢体柔软灵活。>谨以王秀兰大德菩萨往生录光碟,恭敬供养十方,祈愿一切有缘,真实心地上回心向佛,咸得阿弥陀佛光明照耀,咸得真实大利,咸得解脱。

  6. 梦见女人披发

    周公解梦梦见女人披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人披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彻悟人生》第二十三个故事

    彻悟人生觉真法师北宋有一个着名的法演禅师,四川绵阳人。那烂陀寺是当时全印度佛教最高学府,也是最享有世界盛誉的一所佛教大学。对于婆罗门提出的这个问题,结果,那烂陀寺的僧人们,竟没有人出来回答。如此为难之际,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玄奘大师挺身而出。佛教徒强调自证自悟的智慧,正来自对人类自身内宇宙奥秘进行探索的那种虔诚和解行求证的无比毅力。

  8. 念佛施茶端坐而化

    >老人家平常的善行以及念佛让人称讚,而且他的孝心也是少见。在母亲去世后,他就在坟墓旁边围了一个草棚,为母亲守孝,念佛超度。他在临终前三天洗澡,告诉子女他将在三天后正午往生极乐佛国。等时间到了正午,他回房坐在炕上,默念佛号。他的孩子捅破窗户纸偷看,老人家说:「你们让开,我要走了。」就这样端坐而化,冥冥中也教化了不少人。

  9. 志足意满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zhìzúyìmǎn。

  10. 改过不吝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改正错误态度坚决,不犹豫。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言能纳谏也。”

返回
顶部